国产亚洲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软件,97国产一区,亚洲成av人影院,波多野结衣毛片,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痴汉,一区二区三国产,亚欧精品在线,好吊色国产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重點領域>社會公益事業>教育體育>職業教育

宜春市靖安縣職業中學2023年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

訪問量:

關聯稿件:

宜春市靖安縣職業中學2023年中等職業

教育質量年度報告

、學校情況

1.1學校概況

江西省靖安縣職業中學位于縣城西南后港西路140號,是一所全日制公辦職業中學,前身是1958年創辦的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西山分校。1980年8月創辦江西省靖安第二中學,1983年附設職業高中班,1985年正式命名為江西省靖安縣職業中學,1994年1月,經省教委批準為省級示范性職業中學。1995年4月,經省教委批準辦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同年11月又被批準為省重點職業中學,2010年學校重新通過了江西省重點職業中學的調整評估認定。2015年12月通過江西省達標中職學校的評估認定。2016年10月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021年8月被評為江西省C檔中等職業學校。

校園占地面積66889平方米,建筑面積40295.97平方米;校園布局合理,分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實訓區;建有教學樓兩棟、學生公寓三棟教師周轉房共大樓、實訓中心、綜合樓、實驗樓、圖書館、實訓樓、食堂各一棟;教學設施齊全,裝配一體機教室38間和裝配有多媒體的教室、實訓室等30間,圖書室、閱覽室、微機室、微課錄制室、健身房、各類專業實訓室配置齊全,并廣泛運用于教育教學之中。學校固定資產總值2965.6萬元,其中:房屋建筑物1857.2萬元,設備903.3萬元,圖書檔案、家具用具205.1萬元。

1.2學生情況

學校現有36個教學班,在冊學生1852人。其中2023年共計招收學生638名,比2022年招收的626名,多招收12名。2023年畢業生為599人(2020級學生),2022年畢業學生為414人(2019級學生),其中學生結構:2022年計算機應用專業165人,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53人幼兒保育專業79人,運動訓練專業55人,護理104人,金屬熱加工32人,會計事務12人、醫療器械維修與營銷14、電子商務81人、美容美體藝術專業16人 2021年計算機應用專業113人,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115人幼兒保育專業123人,運動訓練專業74人,護理70人,金屬熱加工14人,會計電算化24人、醫療器械維修與營銷4、電子商務63人、美容美體藝術專業9人 2022年流生16人,鞏固率為97.5%。2021年流生13人,鞏固率為97.9%

1.3教師隊伍

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108人,專任教師106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學歷3人,本科學歷98人,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達93%。高級教師18人,一級教師15;專業課教師56人,雙師型教師17人。省骨干教師1人,市骨干教師3人,縣級學科帶頭人1人,縣教學能手5人,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水平精湛。

1.4設施設備

學校現有實訓樓2棟5千余㎡,實訓實習功能室38間,校內教學儀器設備總價值903.3萬元,相比上年度增加122.66萬元。全日制在校生生均設備值0.43萬元,實訓實習工位數430個,圖書館紙質圖書3.98萬冊,數字資源2.03萬冊,比上年增加0.3萬冊。計算機實訓基地有實訓機房4個,共有微機280臺,設備總值160余萬元。金屬加工、焊工、鉗工實訓基地占地面積近500余平方米,有數控車床、刨床、銑床等9臺、電工電子電實驗實訓臺13套,鉗工設備16套,價值100余萬元。護理專業實訓室有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科等19個實訓室,價值300余萬元。學校還建設了體育教育體能訓練中心和學前教育訓練中心。實訓設備市內中職一流,為培養高技能人才提供了充足的實訓場地和先進的實訓設備。

人才培養

2.1學生素質

學校現有思政課教師14人,其中10人負責學校思政課教學工作,心理輔導4人,6人臨聘。學校積極組織思政課教師研討教研、學習,積極選派教師參加上級組織的教師培訓活動。開設了《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心理健康》《紅色文化》《職業道德與法律》等思政課程。每周2-4節,在思政課教材選用上,學校嚴格統一使用國家統編教材。通過教研活動,把課本理論知識與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和社會實踐相結合,采用多媒體、網絡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促進了思政課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改進。

學生文化基礎課合格率達到95%以上,體質測評合格率97%以上,畢業率達到100%,幼兒保育1+X證書通過率為90%,護士資格證通過率70%(比去年通過率提高11%)。今年護理專業幼兒保育專業、電子商務專業三個專業1+X證書站點建設基礎上,新申報1+X wps項目證書站點,目前共有4個1+X證書站點今年有護理專業護理技巧數字影音后期制作參加了省賽,其中數字影音后期制作項目取得省等獎。

2.2在校體驗

學生對于學校開展的理論學習、專業學習、課堂育人、課外育人、實習實訓、校園文化與社團活動、生活、校園安全和畢業生對學校的滿意度均達90%以上    

2.3資助情況

學校認真貫徹落實中等職業學校國家助學金管理暫行辦法和免學費政策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始終把國家助學金發放工作和免學費工作擺在管理的重要位置上。2023學年度,我校繼續做好在籍學生免學費以及貧困生補助工作。按照在籍學生數量以及一、二年級15%比例的貧困生,2023年春季共有165名學生享受補助標準為1000元每學期的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其中脫貧戶48名,突發嚴重困難戶4名,低保及一般貧困戶學生103名,城鎮貧困居民學生10人。2023年秋季共有183名學生享受補助標準為1000元每學期的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其中脫貧戶58名,突發嚴重困難6名,邊緣易致貧戶4名,低保及一般貧困戶學生103名,城鎮貧困居民學生122022年秋季有1781人,2023年春季有1771人分別享受中職免學費政策;同時,2022年秋季2020級學生萬嘉豪,2021級學生張悠分別獲得國家獎學金,通過以上各種教育扶貧,學校無學生因貧失學。

2.4就業質量

畢業生專業就業率為97%,對口就業率達85%,起始月平均工資在2100元以上,內地就業達95%,縣域內就業達92%,就業滿意率達90%以上,均比上一年有所提高。

2.5職業發展

學校借助企業的資源優勢,彌補專業課教學的不足,加速了“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以便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組織學生赴基地參加階段性實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及創新創業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學習中實踐。

2.6高職擴招

一是通過中高職貫通升入高職就學。目前主要是護理專業和幼兒保育專業與宜春職業技術學院合作、金屬熱加工專業與南昌交通學院合作,2023年宜春職業技術學院在與我校長學制3+2培養模式中,幼兒保育中高職對接學生50人。護理專業中高職對接學生50人。2023年南昌交通學院在與我校中高職貫通培養學生38人。二是通過對口單招升入高職就學。鼓勵各專業學生高考報名,單招升高職,升入高職人數逐年增加,今年已達61%以上。三是動員歷屆畢業生報名參加高職擴招。

文化傳承

3.1專業動態調整

學校堅定“專業有特色,學生有技術,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辦學追求,積極調整辦學思路,不斷調整專業設置,形成了以教育與體育類、醫藥衛生類、裝備制造類等為龍頭的3大類專業群共8個專業

醫藥衛生類專業是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質、職業道德和掌握護理專業崗位的護理專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溝通能力和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具有較高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適應現代護理專業的發展需要,能在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從事臨床護理、社區護理及預防保健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教育與體育類幼兒保育專業著重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使學生具備現代學前教育教學理念,熟悉幼兒心智發展規律,具有很強的聽、說、讀、寫的交際能力和計算機操作能力,能服務于幼兒教育發展的需要,可以從事高標準的幼兒教學運動訓練(足球)專業是培養能勝任初中與小學體育教學、訓練和競賽工作,并能從事學校體育管理及社區體育指導等工作的實用型體育教育人才。通過開設足球專業,培養學生積極向上、勇于拼搏,不怕困難、吃苦耐勞的精神,進一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思想品質;培養學生足球基礎能力,熟悉掌握足球基本技能,逐步適應足球行業的發展和需求,畢業后能夠進入足球領域開展一系列工作。

裝備制造類金屬熱加工專業致力于培養職業素質強、心理素質好、技術能力強的實用型高級硬質合金技術人才,主要培養服務于地方機械制造企業需求從事維護、維修、加工等工作產品銷售售后技術服務的高技能型人才。

3.2教育教學改革

學校設有運動訓練、幼兒保育、護理、金屬熱加工為龍頭的4個專業群。各專業開設的公共文化基礎素質課為: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中職生心理健康訓練、中職生禮儀素養訓練、職業道德與指導、職業生涯規劃、計算機操作與使用、體育、美術、音樂。

3.3教師培養培訓

學校高度重視教師培養,組織并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種教學培訓活動,提高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和“雙師”水平。2023年來共有100余人次教師參加了國培、省培及其它各級各類培訓,教師學習了新思想、新技術、新材料、新技能,專業理論水平和動手實踐能力得到提升。更新了教學理念,增長了實踐經驗,提升了教學能力,促進了教師共同進步。

校本培訓注重培養師德修養。利用每月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機會,認真開展師德師風教育,組織教師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斷提高教師政治理論水平與發展職業教育緊迫感、重要性的認識。教學與研究緊密結合,提高教師的理論修養和業務水平。2023年教學部門將工作重點放到課堂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上。定期組織教學例會,開展教研活動。從專業組入手,細化課題,將課堂教學與教學科研真正結合在一起,提高教學效果。師徒幫帶工作有序開展,提高年輕教師業務水平。將44青年教師與教研組長、骨干教師等進行一對一幫帶,加速了新教師們的快速成長。

3.4規范管理情況

學校堅持走與生產實踐、技術推廣、社會服務相結合的路子,形成“教—研—產”三位一體的辦學模式。為了發展運動訓練足球專業,學校和江西師范大學合作辦學,在靖安縣職業中學成立江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足球人才培養基地。常年派出足球專業教授、研究生、本科生到我校開展專業教學。該專業并與宜春職業技術學院合作,采取“3+2”大中專中高職貫通培養模式,將培養層次提升到大學專科。

學校秉承“崇德、好學、精技、強身”的校訓,以人為本,不斷深化內涵管理。引進ISO9000管理模式,實行企業化管理,規范管理制度,實施全員聘任制,績效分配制度,教代會參與評價監督機制和領導干部述職制度。加強校本教研,開展教學大比武和專業技能比拼活動,引導教師業務學習的技能操練。教師教學能力評價由終端管理向過程評價轉軌,逐步形成“潛心精心教學,愛心恒心育人”的濃厚氛圍。

學校注重“思考思索、學知學真、動腦動手、實驗實踐”的育人導向,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強化養成引導教育和技能實踐提高,制訂了《靖安職中學生行為規范》,與“德育積分”并軌實施,運用加減法,對學生日常行為進行量化管理。實施“135工程”。把法庭審判引進校園。實施學分制管理,明確了每個專業的課程研修目標與任務。推行選修課制度,組建專業技能興趣小組。改革晚課方式,開放實訓中心,安排學生進入實訓室操作演練。

學校堅持職業教有教無類”的辦學理念,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培訓資源,與縣紅十字會、縣民政局等部門合作,開展職業技能教育培訓。

3.5德育工作情況

我校堅持“崇德、好學、精技、強身”校訓,積極做好學生德育工作。2023年度,我校開展了豐富的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活動。2月舉辦了2023屆“十八而志,迎戰高考”成人禮儀式,通過成人禮活動讓同學們在體驗中華傳統教育的同時,正視自己肩上的責任,完成角色的轉變,激發了同學們對于成人成才的思考;舉行了清明祭掃和第六屆“頌國學經典,品盛世文明”清明谷雨朗誦會活動,利用祭掃及詩會等方式,在活動中讓學生學習前人英勇事跡,了解紅色江西的發展,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常懷感恩之心,同月開展了“禮贊黨的二十大,青春心向黨”思政主題演講比賽,通過活動,再次加深了師生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堅定了廣大師生永遠跟黨走的理想信念;5月舉辦了“傳承紅色基因,爭當時代新人”紅色故事我來講及“學習黨的二十大,展少年風采”校園歌詠大賽,學生們緊扣主題,熱情飽滿謳歌在歷史云煙中的優秀青年及其事跡,用自己的方式展現了新一代少年風采,同月邀請了縣消防大隊對我校師生進行了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及“一警六員”(四會)實操培訓,強化了師生的安全意識,掌握了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提升了師生防火自救、互救、他救的能力,同月還舉辦了第六屆“青春飛揚”班級足球聯賽,在賽場上學生們不僅鍛煉了身體,還學到了團體合作的重要性;9月舉行了2023年紅歌大賽暨軍訓會操展演活動,在會操表演中,新生們以熱情飽滿的精神面貌展示了軍訓的累累戰果。在教官的帶領下,同學們喊口號、齊步走、練站姿,動作整齊劃一。紅歌大賽中,新生們用自己嘹亮的歌聲,真摯的情感,唱出了紅歌中的激情與夢想、使命與擔當,展示了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的先進事跡,同月舉行了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聘任儀式,聘任儀式結束后,還邀請靖安縣反詐騙中心劉鵬警官為學生代表進行“預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系列講座----反詐進校園活動”的宣講,通過宣講,增強了同學們的自我防范意識和法治意識,為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受騙、營造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法治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10月開展了“應對‘失敗’我不怕”主題教育心理講座,讓學生了解了失敗在人生路上的不可避免性以及在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培養了學生應對失敗的積極心態,讓失敗成為學生向上攀登的墊腳石;11月再次邀請了縣消防大隊對我校師生進行了無腳本宿舍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活動“一警六員”(四會)實操培訓,強化了師生的安全意識,掌握了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提升了師生防火自救、互救、他救的能力,同月開展了“凝聚社會力量,合力共抗艾滋”主題教育講座,通過講座內容,同學們對艾滋病有了更客觀的了解,也深刻認識到了安全無小事,生命是大事,學會珍愛生命。通過國旗下的講話、主題班會課等活動,強化學生的法治觀念、交通安全觀念、消防安全觀念等,培養學生安全的法治意識,加強防范意識教育,使學生們能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學校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和展示的舞臺,開設籃球、足球、合唱、舞蹈美術等社團,均由學生自己組織,學校統一安排指導教師指導社團活動開展,活躍度高,專業性強,在校內外各種活動中嶄露頭角。

我校團委設立4個團支部,共有177名團員。本年度組織了新團員入團宣誓儀式,新團員們佩戴團徽,高舉右拳、共唱團歌,在團旗下共同宣誓,使學生進一步深刻理解領會團員的先進性和光榮感;組織團員學生參加思想旗幟”“堅強核心”“強國復興”“挺膺擔當”四次專題學習,通過學習座談、交流研討等形式,集中開展愛國教育主題的活動;組織團員開展“我向黨旗敬個禮”主題團會,通過團會對學生進行國旗法、國歌法和黨史國史教育使學生們進一步了解了黨的含義、黨的歷史,向黨表達了崇高的敬意,感受到了黨的偉大組織學生開展黨的二十大和我的人生路”主題書信征文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增強學生追求理想的決心和毅力,堅定愛國主義信念

我校學生會目前共有75名成員,分衛生部、文體部、紀律部、秘書部等4個部門,協助學校各部門完成相應的保障工作,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維護同學的權益,關心同學的成長,努力用自己的能力發揮作用,積極參與到學校管理和學生的自治工作中。

通過本年度各項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提高了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為和諧平安校園的創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6黨建情況

按照上級黨委的部署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大力推進支部“三化”建設,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主題黨日活動制度,積極開展“三比三爭”活動、“紅色研學教育”、“雙進雙服務”、“四進四促”等活動,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嚴格落實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將學校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緊密融合,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標,服務大局,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職教事業高質量發展。

3.7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

今年護理專業幼兒保育專業、電子商務專業三個專業1+X證書站點建設基礎上,新申報1+Xwps項目證書站點,目前共有4個1+X證書站點,其中護理專業為醫養個案證書點,幼兒保育專業為幼兒照護證書,電子商務專業為網店運營推廣證書站點,計算機應用專業為wps項目證書站點

四、國際合作

目前學校未涉及開展國際合作事宜。

產教融合

5.1校企合作開展情況和效果

學校先后與江西瀚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優而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江西爐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武漢現代天外天國際高爾夫俱樂部、靖安縣居云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江西存鑫半導體有限公司、江西意蜂實業有限公司、湖南長沙大漢師創有限公司、深圳新舟教育集團、深圳凱旋教育、華夏旅行社、靖安工業園區德銘納有限公司、杰浩硬質合金有限公司、安寶泰軸承有限公司、靖安縣幼兒園、靖安縣城東幼兒園、靖安智慧樹幼兒園靖安縣中影幼兒園、靖安小百靈幼兒園、靖安縣瑞瑅幼兒園、南昌紅谷灘嘉裕幼兒園、靖安瑪麗安幼兒園、靖安縣人民醫院、靖安縣中醫院、靖安縣婦幼保健院等企業簽訂合作協議,訂單培養,校企合作,無縫對接。根據人才培養方案,我校2022年參加崗位實習的2020級5個專業共有265人,其中自主實習的人數為54人,其余的211人全部由學校統一安排至校企合作單位實習。

學校借助企業的資源優勢,彌補專業課教學的不足,加速了“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組織學生赴基地參加階段性實習,培養了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增強了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學習中實踐。

5.2 學生實習情況

學生實習情況嚴格執行《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印發<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的通知》(教職成[2016]3號)文件,制定了《靖安縣職業中學畢業生頂崗實習就業管理制度》加強學生實習管理工作,規范實習管理,確保實習質量。

強化領導校長為學校實習、就業領導小組組長,分管實習就業的副校長為小組副組長,招就處、辦公室、教務處、政教處、總務處各負責人為成員。

任務明確。每學期開學第一周,制定好本學期的工作計劃,學期結束時完成工作總結;每年春季開學的第一個月部署學生實習工作,完成企業考察和畢業生回訪工作精心遴選實習企業,5月份左右集中安排學生實習、就業,同時協調解決實習、就業工作中的疑難問題;每年的11月份完成學生實習就業檔案裝訂工作。

細化管理。每安排一次校外實習之前,學校召開家長會、學生實習動員會增強學生安全意識。由就業進行就業指導,職業道德教育,介紹用人單位概況,征求學生和家長意見,學生本人申請,家長簽字,與學校簽定協議書。保障學生校外實習合法權益,與企業簽訂實習協議。通過簽訂《職業學校學生崗位實習三方協議》,確定了實習期間學生合理的待遇及工作時間;為保障廣大實習學生的權益,學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所有學生投保校園責任險及購買學生實習責任險,責任保險范圍覆蓋實習活動的全過程,為學生安全順利地開展實習工作提供保障充分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學校指派專人護送學生到企業,陪同學生在企業辦好所有手續,實習期間派實習帶隊教師管理。

認真落實職業指導計劃。每個專業必須完成《就業指導》教學內容與就業指導專題講座,招就處制定實習計劃,確保順利完成實習安排任務。

責任到人。班主任負責組織家長會,確保參加實習學生的家長到校開會,并負責學生與家長簽訂協議書。建好實習學生QQ群或微信群,利用微信群強化實習過程管理,及時掌握學生實習動態,嚴格落實好實習安全“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選好負責人,隨時掌握學生實習情況和在企業的表現,同時協同企業做好學生穩定工作,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上報招就處。

督查整改到位學校每年組織開展實習專項檢查,采用實地檢查、電話調查、了解教師指導學生崗位實習效果等多種形式進行,對在實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及時整改。實習結束,按照《規定》要求認真做好實習文檔材料收集、歸檔工作

5.3推進產教融合情況

近幾年來,我校一直致力于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探索,與江西戈騎磨削技術有限公司開展了廣泛深入的合作,該專業2019年來招生200余人,為相關企業輸送人才100余名,還有100余名學生在校培養中

一是校企共同建立“產教融合”課程體系。2019年與江西戈騎磨削技術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育人班。結合工作內容相關的專業課程和崗位需求以及職業資格標準,制定教學方案、教學標準、崗位標準以及評價標準等,建立產教融合課程體系。上午由學校教師上文化課,下午由企業老總和派出的專業技術人員到學校進行硬質合金專業的理論教學。將企業標準融入教學,明確人才培養方向,整合校企各自優勢資源,給學生提供優質教學。

二是創新三方聯動培養模式中職學校、企業、高職院校協同培養中職階段為金屬熱加工,高職階段為機械制造及自動化)與南昌交通學院和靖安縣職業中學三方互簽合作協議,構建校企院三方聯動機制。通過中職學校夯實基礎知識、企業強化專業技能、高等院校拓展核心素養等方式制定三元融合的培養目標,既打通了學生技術成才的通道,又解決了中職學生對高學歷繼續深造的需求。

三是建設實訓基地。在企業設立教室,建好實訓課堂,以企業的生產環境作為教學環境,以企業生產任務來確定教學目標,建設校外生產性實訓基地,打造校企雙元協同育人平臺。在學生掌握一定的硬質合金專業理論基礎上,每天下午至企業進行專業技術實踐,采取一對一師徒結對方式,保證學生能夠學到一技之長。

.服務貢獻

6.1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學校為縣域產業輸送技術技能人才40余人,畢業生就業率達90%;學生技能抽查合格率達90%以上,參加省、市技能大賽18人次獲獎。2022年底,學校陸續組織開展了1+X幼兒照護、網店運營推廣、醫養個案管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試工作106人通過考試取得了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發揮省達標中職學校職能,起到好的帶頭示范作用,用人單位滿意度明顯提升。

6.2社會服務

學校與相關行業、企業積極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為企業培訓和上崗輸送了大批技能型人才,成為各類人才培養、培訓基地,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學校予以高度評價。

在縣人社局、財政局等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大力支持,相關處室密切配合,結合我縣扶貧政策和勞務市場需求現狀,運用一切積極因素開展多種形式的就業引導和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專業師資和實訓基地對社會各界開放,提升服務社會民生和扶貧攻堅的能力。

2023年學校充分利用護理專業設備優勢,協助靖安縣紅十字會為全縣各企事業單位開展生命緊急救護培訓,共培訓8400余人,在全縣職業教育培訓中發揮著骨干作用。2023年,學校與靖安縣民政局合作,開展養老護理員培訓,共培訓養老護理員38人,為各鄉鎮敬老院提供技術型人才;為更好服務縣域經濟,學校還組織師生參與志愿服務及疫情防控等社區服務。

發展保障

7.1經費

學校把貫徹落實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與教育教學、師德師風建設緊密聯系起來,嚴格遵守教體局財務管理要求,堅持實行收支兩條線,認真做好財務公開,自覺接受教師和教代會的監督。2023年預算撥入經費2400萬元。另外縣財政安排專債項目資金2300萬元用于建設的綜合樓、第三學生公寓均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安排的專債項目資金4100萬元建設第二實訓綜合樓及圖書館、實驗樓均已封頂,預計在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7.2政策措施

一是靖安縣人民政府出臺《靖安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實施方案》,統籌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二是完善職業教育聯席制度,研究部署全縣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三是投入資金6500余萬元,在靖安縣職業中學開工建設的一棟綜合實訓樓和一棟學生公寓,目前已全部完工并已投入使用,另已開工建設的第二棟實訓樓和圖書館、實驗綜合樓等也均已封頂,進一步改善了學校的基礎設施,提升學校的辦學能力;四是有關領導對縣職業中學良好的發展態勢給予了肯定,對學校周邊用地現狀和未來作了科學的發展規劃,對中職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全面分析和考量。2023年招錄教師10名(其中引進緊缺性人才教師1人),并根據學校發展逐年增錄。

特色創新

學校積極探索新模式,實行了一種新型的教育教學制度——導師制,以更好地貫徹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現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養目標的轉變。這種模式下學校全體教師都參與到育人環節,都擔任導師,每個導師負責十幾名學生,通過面談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和學習狀況,幫助學生制定好每個學期的學習目標,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為學生量身定制改進的措施以及努力方向,關注學生從入學至畢業的整個教育過程和從學習、生活到德育的各個環節,體現出學校對學生教育的整體性和一貫性觀念。

學校多措并舉,破解了中職學校“農村學生多、貧困學生多、留守學生多、文化成績差、心理素質差、行為習慣差”的突出問題,突破了職業教育的發展瓶頸,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形成了“學技術,上職中;找工作,讀職校”的初中畢業學生爭讀職業中專的局面。2023年秋,招生人數達638人,比去年增加12人,辦學規模及招生人數均創歷年新高。

主要做法是:一是長期以來推行就業保障策略,名企就業形勢好。我校自2008年來,與碧桂園集團、富士康集團、TCL集團、深圳新舟教育、福建蘊美集團、華夏旅行社和靖安工業園區江鎢集團硬質合金有限公司、瀚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德銘納硬質合金有限公司、湖南長沙大漢師創有限公司惠民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纖蜜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杰浩硬質合金有限公司、安寶泰軸承有限公司靖安存鑫半導體有限公司等數十家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實現無縫接軌,受到用人單位好評,學生對口就業比率高達85%,待遇好,群眾反響好。二是優惠政策到位,在我校就讀的學生每年可享受免學費850元,還有相當一部分貧困中職生每年享受國家助學金資助2000元。學校還實施“精準助學 對接幫扶”政策,實行一對一的精準幫扶,確保學生不因貧失學。三是教師群體高度的責任感和對學生的關愛。學校校長以人格魅力來聚行政人心,學校黨政以關愛聚教師人心,教學團隊以愛心和責任聚人心,對在我校就讀的學生,在入學之初根據招生聯系人等情況,落實師生聯系制度,除了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外,其他任課老師主動聯系自己負責的學生,對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感等給予及時的關心幫助,解決學生實際困難,化解學生在心理上的困惑。

面臨挑戰

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一是部分教師和管理人員的職業教育理念還沒有真正確立,運用職業教育理念推進改革創新的自覺性需要進一步提高;二是教師隊伍還存在著數量、質量、結構、能力水平等方面的不足,“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還有待加強和提升;三是專業教學團隊建設途徑有待進一步拓展。由于國家允許社會能工巧匠、高技能型人才進職業學校的政策還不完善,學校引進名師、大師困難,學校專業教師創新能力和應用技術研發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改進措施:我校根據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5]6號),堅持“崇德、好學、精技、強身”的辦學理念和“服務學生發展、服務經濟發展”的辦學定位,以“特色專業群、教師隊伍、治理能力、特色項目”為重點,以專業群統籌發展機制創新、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教師隊伍創新能力提升等為突破,進一步改善實習實訓條件,完善課程體系建設和推進關鍵領域改革等薄弱環節,在三年建設期內全面完成卓越校的建設任務。

一要有序推進校園擴建工程項目。近兩年來,陸續投入資金6500萬元,開工建設綜合樓、第三學生公寓、第二綜合實訓樓及圖書館、實驗樓、中心廣場,努力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水平;

開設好護理專業。2019年5月,投入300余萬元建護理專業實訓室及學校硬件等方面接受了省護理專業專家審核,批復同意開設護理專業,第一批護理專45名學生,第二批護理專業66名學生,第三批護理專業92名學生,第四批護理專業95名學生,第五批護理專業115人,現正按護理專業開設課程組織授課教學,爭取培養出精品

三要緊跟教育部、江西關于在整省推進職業教育綜合專業改革提質創優的發展意見的戰略部署,一是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校企融合二是進一步爭取資金,改善辦學條件。

四要建立訂單主導的“專業+基地”人才培養模式。聚焦運動訓練(足球方向)、康養護理專業、學前教育、金屬熱加工等四個專業群所設崗位標準,確定群內各專業人才培養規格,構建群課程體系,建立訂單主導的“專業+基地”的人才模式改革。

                            

20231228

附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返回頂部關閉本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溪县| 濉溪县| 松溪县| 永安市| 沈阳市| 潍坊市| 闻喜县| 福泉市| 蒙城县| 巫山县| 台中市| 麟游县| 牟定县| 乌拉特中旗| 房产| 凉山| 谢通门县| 阳江市| 凌海市| 佛坪县| 西峡县| 南京市| 怀化市| 桦川县| 信宜市| 林周县| 白河县| 宜良县| 从化市| 衡南县| 襄垣县| 乌兰浩特市| 湾仔区| 高要市| 开化县| 香格里拉县| 千阳县| 桐城市| 青河县| 安仁县| 丽江市| 汽车| 九台市| 遂昌县| 澄迈县| 英吉沙县| 乌兰察布市| 嘉祥县| 江阴市| 常州市| 呼伦贝尔市| 祁门县| 怀宁县| 大连市| 华宁县| 淮南市| 福泉市| 响水县| 叶城县| 景德镇市| 乌兰察布市| 凤庆县| 四子王旗| 逊克县| 宁海县| 永德县| 威远县| 融水| 平谷区| 乐至县| 晋城| 华池县| 精河县| 新津县| 永康市| 阳城县| 吉水县| 洛南县| 曲周县| 新密市| 崇左市| 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