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靖安縣機關事務管理中心
部門整體支出績效重點評價報告摘要
一、評價部門概要
靖安縣機關事務管理中心是承擔全縣公共機構節能管理、辦公用房管理、公務用車管理、公務接待、會務、后勤保障等工作的政府工作部門,承擔著組織和實施縣政府大院的物業管理、后勤保障、安全保衛、消防和社會綜合治理工作,推進、指導、協調、監督全縣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等職能,內設科室7個。靖安縣機關事務管理中心編制35人,其中:參公事業編19人,事業編16人;2023年12月底,在編在崗人員人數32人,包括參公事業編19人,事業編16人。
根據2023年部門賬面數據顯示,2023年靖安縣機關事務管理中心部門整體收入合計2553.23萬元,支出合計2131.32萬元,財政資金執行率為83.48%。
二、評價結論與績效分析
根據《2023年度靖安縣機關事務管理中心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評分表》,靖安縣機關事務管理中心綜合評價得分80.92分,評價等級為“良”。
2023年度靖安縣機關事務管理中心 整體績效評價得分一覽表
|
部門決策(15分) |
部門管理(25分) |
產出指標 (30分) |
效益指標 (20分) |
滿意度 (10分) |
評價得分 |
|
9.00 |
16.70 |
28.22 |
17.00 |
10.00 |
80.92 |
(一)總體結論
2023年,靖安縣機關事務管理中心圍繞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推進節能減塑工作開展,繼續以機關后勤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抓手,打造主動、高效的后勤服務體系”的目標定位,攻堅克難、真抓實干,推動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步和成效。但在管理執行過程中,還存在部門規劃計劃不到位、績效目標管理待加強、資產和財務管理不規范、部門產出待強化、部分項目執行和支出規范性有待提高等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應持續改進。
(二)總體績效
(1)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合理設置快慢充電樁比例,縣級辦公區地面停車位數量251個,充電樁40個,車位充電設施配建比15.94%。
(2)2021-2023年靖安縣新購置車輛共49輛,其中20輛為新能源車輛,新增及更新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40.82%。
(3)靖安縣機關事務管理中心開展節能減排系列活動;協助縣水利局、縣自然資源局和縣生態環“世界地球日”、“六五境局等單位做好了“中國水周”、環境日”等一系列節能宣傳活動;2023年《靖安縣公共機構節能考核材料》在全省公共機構節能考核工作中被評為三類縣第5名。
(4)公車管理方面靖安縣機關事務管理中心2023年3月完成2022年度全縣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統計報告工作,梳理了2022年度全縣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配備使用、更新、處置等情況;2023年3月,委托縣金融和國有資產服務中心對公車中心7輛公務車輛進行拍賣處理。公車監管常態化,堅持按照“一車一檔”原則完善車輛檔案,規范車輛“一車一卡”加油制度管理。
(5)機關后勤保障方面。一是加強安全保衛,進一步完善政府大樓安全保障工作,每天安排了一名干部在政府大廳值守,在元旦、春節、清明、端午、國慶等節假日由班子成員帶隊進行安全檢查。二是組織開展安全隱患治理行動,對政府大樓的配電、電梯、水泵房、消防等設備設施的運行情況,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安全排查。三是加強設備維護保養力度,加快保修反饋,完成了墻體漏雨、衛生間整修、線路理順、綠化亮化、定期消殺等事項。四是開展車位清理工作。對車位上長期停放的車輛進行清理,提高車位利用率,緩解干部職工停車困難。
三、存在問題
(一)部門規劃計劃和績效管理質量有待提高
一是績效目標設置質量有待提高。
靖安縣機關事務管理中心年初制定了整體支出績效目標,但辦公用房管理等職能未在績效目標表中體現,績效目標與部門職能、規劃計劃相關性有待提高;工作計劃中“完善辦公用房使用長效監督機制”和“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均會產生可持續影響力,未設置可持續影響力指標;工作計劃中“辦公用房使用管理工作”等工作計劃未在績效指標中體現,績效目標和部門年度任務數不對應。
二是績效管理流程執行不到位。
靖安縣機關事務管理中心未開展績效跟蹤工作。
三是部門規劃計劃不到位。
靖安縣機關事務管理中心制定了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但中長期規劃是針對公共機構節約方面的規劃,對單位其他職能未做具體規劃。制定的年度工作計劃未明確責任主體,未針對部門全部職能的履行進行計劃安排,比如未對機關食堂方面做具體規劃。
(二)預決算管理有待提高
一是預算編制不準確導致預算執行率偏低。
2023年支出預算完成數為2131.32萬元(序時賬),支出預算下達數為2553.23萬元,支出預算完成率83.48%。
二資金使用合規性有待提高。
(1)大額資金支付沒有事前審批流程,例如:2023年1月21#憑證,采購音頻設備一批花費199,997.00元,未見事前審批流程。
(2)設備采購未成立驗收小組驗收,例如:2023年1月27#憑證,向靖安縣靖和電腦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支付11720元購買打印機6臺,驗收單僅見一人簽字,未成立驗收小組驗收;2023年1月35#憑證,支付劉紅英12479元購買床上用品,未見驗收。
(三)資產管理不規范
(1)固定資產管理不規范,靖安縣機關事務管理中心固定資產存放在靖安縣機關事務管理中心、人防辦等不同地點,且未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未張貼固定資產的信息標簽,固定資產卡片未表注保存位置,未定期盤點,資產臺賬和實際資產情況無法全面對應。
(2)經核實相關資料及現場實地盤點,靖安機關事務管理中心目前管理的公務用車共計47輛,核查過程中發現有三輛公車(贛C8715G、贛C8802G、贛C8817G)定位器已損壞,公車平臺無法獲取其準確位置及行駛數據,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監管。
(四)部分項目產出指標未達標,部分項目執行和支出規范性有待提高
一是部分數量指標未達標。
靖安縣機關事務管理中心2023年支付的工程項目共12個,其中11個在計劃時間內完成,1個未在計劃時間內完成,重要項目實際完成率91.67%,具體情況如下:靖安縣政府大院停車優化工程合同約定2022年1月25日完工,實際2023年1月完工,且2023年1月43#憑證支付該項目70%工程款,附件中無驗收資料,據了解該項目資金數額超出50萬,正向審計局送審過程中。
二是部分項目執行規范性有待提高。
(1)根據《宜春市黨政機關辦公用房管理實施辦法》第二章第七條“全市各級黨政機關辦公用房的房屋所有權、土地使用權等不動產權利(以下統稱辦公用房權屬),統一登記至本級機關事務主管部門名下。凡辦公用房權屬清晰、資料齊全的,由本級機關事務主管部門直接到有關不動產登記部門辦理統一更名登記手續”,靖安縣黨政機關辦公用房的房屋所有權、土地使用權等不動產權利應統一登記至靖安縣機關事務管理中心名下進行管理。經了解,靖安縣機關事務管理中心2023年尚未開展該項工作,未開展的原因為省管局在2023年下發了辦公用房權屬登記方案,但宜春市辦公用房權屬登記方案于2024年7月26日才下發,按照宜春市要求市縣同步展開。目前靖安縣機關事務管理中心已初步草擬全縣工作方案,并已發函給相關業務部門征求相關專班人員名單。
(2)根據《公共機構能耗折標統計分析報表》,2023年靖安縣公共機構總能耗按標準煤計算為2216.056噸,建筑面積53.7624萬平方米,人數為30812人,單位建筑面積能耗為4.12千克標準煤/平方米,人均綜合能耗為71.92千克標準煤/人,高于《江西省“十四五”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工作規劃》“十四五”時期江西省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主要指標中2020年基期指標(人均綜合能耗:67.63千克標準煤/人 ,單位建筑面積能耗:3.93千克標準煤/平方米) 。經了解,能源數據是公節單位根據當月水電報銷發票數據錄入國管局節能數據系統,建筑面積由各單位據實填報,靖安縣機關管理中心不會對以上數據進行核實。
三是部分項目支出規范性有待提高。
(1)縣人防辦保障中心廚具購置等資金,財政指標3070000元,執行資金金額2366595元。
①2023年1月26#憑證,支付江西昌宏健康產業有限公司43200元購買跑步機兩臺,這兩臺跑步機未在網上超市購買未見詢價比價流程,2021年11月17日召開領導班子會議確定江西昌宏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為人防辦健身房器材提供商,但是相應會議記錄內容過于簡潔沒有寫明選定這家供應商的緣由,且未見領導簽字同意。
②2023年1月36#憑證,支付江西江南星廚房設備有限公司91290元,委托其對人防辦廚房設備進行改造升級,在網上超市購買未見詢價比價流程。
(2)人防辦生活保障房維修改造資金,財政指標3680000元,執行資金金額3212573.79元。
①資金被擠占96151.12元,其中巡察辦改造工程擠占65468.12元、辦公用品廣告制作等擠占30683元,另有縣人防辦保障中心廚具購置費用349040元,會計做賬時選錯項目庫導致該費用被歸集到人防辦生活保障房維修改造項目。
②施工前期流程執行不到位,2023年1月41#憑證,支付靖安縣彭彤裝修中心人防辦生活保障區改造工程款70%共計391762元,存在先確定施工方,開始施工后補預算、財評等流程的情況,該項目沒有招標卻出具了招標控制價,且招標人處蓋章人為施工方靖安縣彭彤裝修中心。
③監理費用支付不合理,2023年11月22#憑證,支付江西添興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監理費196030元,監理合同簽訂日期為2023年10月16日,但是監理項目縣人防辦生活保障房維修改造工程在監理合同簽訂前就已經開工,無法確定是否對該工程進行實際監理。
四、相關建議
(一)提高績效管理力度,通過績效跟蹤提高預算執行率
一是加強對《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文件的學習,貫徹落實文件要求。重視績效指標來源,提高績效指標和計劃的相關性。設置績效指標時建議以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任務、中長期規劃、部門考核要求、資金管理辦法等為基礎,按照預算績效管理具體要求,將部門績效目標進行細化分解成具體指標,提高績效指標和部門工作計劃和職責的統一性。
二是通過績效跟蹤提高預算執行率。做實績效運行監控,?深化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雙監控”,?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進一步提高預算執行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益。
(二)完善財務管理工作,提高資金使用規范性
一是完善資金審批手續,財務人員應加強對財務制度的學習,從嚴把關,嚴格監督,規范事前審批和事后驗收流程。
二是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工作,提高資金使用規范性。建立嚴謹的財務制度規范財務工作標準,定期對部門財務工作的開展自查自糾,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執行,強化會計監督職能和審核責任。
(三)強化資產管理意識,提高資產管理水平
強化資產管理意識,貫徹資產管理制度。加強相關人員對固定資產管理正確認識和重視程度,積極學習并貫徹落實《關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通知》等相關制度文件,建立資產日常管理和定期清查機制,明確各項資產的保存位置,完成資產貼標,進一步提升固定資產管理水平,加強固定資產標準化、統一化管理。
(四)事前做好項目規劃,事中做好監督,事后做好審查,提高項目執行和支出規范性
一是提高項目執行規范性,事前做好項目規劃,制定實施方案和管理制度,事中和事后根據項目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定期對項目管理規范進行審查和改進,?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和反饋,?不斷優化規范,?提高項目管理的規范性和效率。
二是提高項目支出規范性,對于專項資金?應事前明確資金的具體用途和目的,?確保資金與項目目標緊密相關,?避免資金被挪用或誤用;事中通過完善的審批機制和監管機制?確保資金的使用合規性;事后及時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商討解決措施。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