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靖安縣境內野生動物資源十分豐富,共有38目110科283屬429種,占全省脊椎動物總種數的50.41%。其中魚類7目18科55屬77種,占江西省魚類種數的37.02%;兩棲動物2目8科12屬27種,占江西省兩棲動物種數的69.23%;爬行動物有3目11科38屬58種,占江西省爬行動物種數的73.42%;鳥類有18目53科129屬207種,占江西省鳥類種數的49.29%;哺乳動物有8目20科49屬60種,占江西省哺乳動物種數的57.14%。
(一)、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的動物有中華秋沙鴨、白頸長尾雉、云豹和豹4種;
(二)、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的動物有大鯢、虎紋蛙、海南鳽、小鴉鵑、鴛鴦、草鸮、短耳鸮、斑頭鵂鹠、領角鸮、褐林鸮、領鵂鹠、黑冠鵑隼、小隼、赤腹鷹、松雀鷹、紅隼、白鷴、勺雞、獼猴、穿山甲、大靈貓、小靈貓、豺、赤腹鷹、松雀鷹、河麂、水鹿、紅隼、白鷴等37種。
境內山高林密,水草豐茂,果實豐厚,有許多亞熱帶動物棲身于此。野生脊椎動物有34目96科283屬429種,占全省脊椎動物種數總量的50.41%。其中魚類7目18科55屬77種,兩棲類2目8科12屬27種,爬行類3目11科38屬58種,鳥類18目53科129屬207種,哺乳類8目20科49屬60種。昆蟲綱無脊椎類28目253科2243種,蛛形綱無脊椎類5目43科253種,甲殼綱無脊椎類2科3種,軟體類11科44種,大型真菌9目28科144科,土壤微生物12目18科63種。主要野生動物有:
獸類 猴、麂、獐、狐、獺、香貍(箭貓)、中尾貍、九節貍、(犴狗)、小黑熊、青猺、黃猺、野兔、野豬、野牛、野鹿、野貓、野馬、山羊、刺猬、黃鼬、山(田)鼠、松鼠等。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云豹、豹,屬國家二級保護的有獼猴、穿山甲、豺、水獺、大靈貓、小靈貓、河麂、水鹿、鬣羚等11種。清代縣志記有猿、虎、麈,然而20世紀80年代以后無人看到過。
鳥類 雁、鶩、喜鵲、鶯、燕、鳧、鳩、鷹、鷂、鷺、黃雀、麻雀、畫眉、相思鳥、啄木鳥、百舌、杜鵑、黃鳥、烏鴉、布谷鳥、鴛鴦、白鶴、野雉、錦雉、角雉、鴿雉、竹雉、水雉、白錦雉、鸕鶿、野鴨、翠鳥、鸚鵡、貓頭鷹等。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中華秋沙鴨、白頸長尾雉,屬國家二級保護的有海南虎斑、小鴉鵑、鴛鴦、草鸮、短耳鸮、斑頭鵂鶹、領角鸮、褐林鸮、鸰鵂鶹、黑冠鵑隼、小隼、赤腹鷹、松雀鷹、紅隼、白鷴、勺雞等24種。海南虎斑,全球種群數量不足1000只,2007年12月在靖安境內發現1只;中華秋沙鴨,全球種群數量不足5000只,2007年12月在靖安境內發現11只。
魚類 鯉魚、鯽魚、鯡魚、鱖魚、鰱魚、鳙魚、鰻魚、鱔魚、鯰魚、魚、魚、魚、花魚、烏魚、黃鰍、石鳊、軋、沙、洞星、翹嘴紅鲌、團頭魴、槍魚蝦、小鯢等。山區有屬國家二級保護的大鯢(娃娃魚),中源鄉、羅灣鄉、璪都鎮和大杞、北港兩個林場為其保護區,區內4條溪水中生長著約2400條。
蛙介類 角蛙、青蛙、土蛙、無斑雨蛙、中國雨蛙、黑斑蛙、澤蛙、飾紋姬蛙、棘胸蛙(石雞)、田雞、東方蠑螈、大蟾蜍、螺、蚌、蝦、蝟、螃蟹、蝸牛等。屬國家二級保護的有虎紋蛙。
爬行類 蟒蛇、眼鏡蛇、金環蛇、銀環蛇、菜花蛇、烏梢蛇、竹節蛇、竹葉青蛇、筍殼斑、赤鏈蛇、腹蛇、水蛇以及烏龜、黃喉水龜、大頭平胸龜、中華鱉、蜥蜴、壁虎、蜈蚣、水蛭、蚯蚓等。稀少珍貴的有蘄蛇、葛蛇、鐵線蛇、兩頭蛇、脫節蛇、狗尾蛇、貓公蛇、金王蛇、雞冠蛇、黃金條蛇等。
蟲類 蚱蟬、蟋蟀、蟈蟈、蚱蜢、飛蛾、蟑螂、黃蜂、油籮蜂、螞蟻、白蟻、蜘蛛、蜻蜓、青蟲、毛蟲、谷象、夜哇里、螢火蟲、金光蟲、水牛蟲、百足蟲、臭蟲、蠙蟲、蚜蟲、負泥蟲、卷葉蟲、稻兇蟲、蒼蠅、蚊子、跳蚤、稻飛虱、浮沉子、蛞蝓、蠟蛻、地老虎等。
境內特色野生動物
中華秋沙鴨、海南鳽(jiān)、白頸長尾雉、大鯢為靖安縣特色物種,中華秋沙鴨是國家Ⅰ級保護動物,全球種群數量不足5000只,為全球瀕危鳥類,在我縣的高湖鎮、水口鄉和仁首鎮均有分布;白頸長尾雉在我縣的璪都鎮新莊村被科考人員用紅外相機拍攝到了動態影像;被喻為“世界上最神秘的鳥”——海南鳽,在全球種群數量不足1000只,為全球瀕危的鳥類,2018年9月6日中源林業工作站救護了1只林農送來的“怪鳥”--海南鳽;大鯢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名錄,《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和《中國物種紅色名錄》都將其定為“極危種”,屬于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潦河大鯢保護區內的4條水系中均有分布,野生種群數量在2000尾以上。


贛公網安備 3609250200000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