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表水資源
靖安縣集雨面積廣,全縣集雨面積1377.49km2,降水量基本沒有外流,也沒有外來水補充。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14.2億m3。全縣水域面積有41.8km2,自然河流網分布較密。北潦河與北河在縣域內總長201km,其中北潦河靖安段長98km,北河總長103km;全縣主要支流共有69條,流域面積1415.11km2,平均河網密度為0.3km/km2。
2.地下水資源
全縣地下水年平均補給量為1.4億m3,分別儲存于3種巖裂隙中:松散巖組,主要分布在北潦河與北河各個地帶,依其含水程度可分為三個亞區,詳見表1-1。
表1-1靖安縣地下水含水區域表
| ||||||||||||||||||||
基巖裂隙含水巖層,主要由花崗巖混合巖類、結晶巖類和板溪群構成。 | ||||||||||||||||||||
花崗巖類面積約為628km2,分布在石境、高湖、中源等地。混合巖類面積約602km2,部分在三爪侖、寶峰和仁首等地,多為潛水型,其徑流水位變幅可達10m~20m,平均泉流量為0.2m3/s。 碎屑巖類空隙含水巖層,零星分布于香田、仁首等地,面積2km2,水量甚小,流量為0.05m3/s。 | ||||||||||||||||||||
二、河湖水系概況
(一)河流水系
靖安縣境內主要有兩條河流,一條為北潦河、一條為北河。兩河貫穿整個縣域,其中北河為北潦河主要支流,北潦河為潦河的一級支流、修水的二級支流,總流域面積為1415.11km2。北潦河與北河流經境內長度為201km,主要支流有69條,其中流域面積接近或大于20km2的支流有14條,全縣平均河網密度為0.3km/km2。靖安縣河流水系分布詳見附圖三;主要河流情況見表1-3、表1-4、表1-5。
1.北潦河
北潦河發源于中源鄉境內的白沙坪,自西向東流經靖安縣中源鄉、高湖鎮、水口鄉、雙溪鎮、雷公尖鄉和香田鄉等地,在白路張家流入奉新縣干洲鎮,在仁首茂埠沿奉新-靖安、安義-靖安邊界入安義縣。北潦河境內全長98km,控制流域面積671.7km2。其長度在2km以上的支流有35條,流域面積接近或大于20km2的有西嶺河、大杞水、南邊水、桃源水、來堡水、石馬(黃龍)水、石下河7條,較小支流主要有南源水、合港水、古竹水、呂陽洞水、九洞水、黃坑水等。
表1-3北潦河一級支流情況調查表
|
表1-4 靖安縣北潦河二級支流情況調查表
河流名稱 | 長度(km) | 流域面積(km2 ) | |
西嶺水支流 | 根竹坪小溪 | 3.14 | 1.62 |
| 段下小溪 | 3.14 | 3.04 |
南邊水支流 | 鄧思坑小溪 | 4.40 | 9.48 |
來堡水支流 | 北坑小溪 | 9.46 | 6.00 |
北河支流 | 洪昌里水 | 3.98 | 16.10 |
| 杉樹坪水 | 1.56 | 21.00 |
| 黃竹源水 | 2.44 | 41.30 |
| 石境水 | 17.0 | 75.50 |
| 黃埔水 | 9.01 | 22.69 |
| 株坪水 | 7.91 | 25.50 |
| 三爪侖水 | 12.60 | 43.90 |
| 磨刀坑水 | 7.63 | 12.00 |
| 游源水 | 10.20 | 24.00 |
| 珠珞水 | 21.00 | 58.80 |
| 清潭水 | 10.60 | 34.20 |
| 大梓水 | 6.90 | 14.30 |
表1-5靖安縣北潦河三級支流情況調查表
| |||||||||||||||||
2.北河
北河發源于靖安縣西犁頭尖的南北兩麓,南麓干流為官莊水,在南村入羅灣水庫;北麓支流為石境水,在樓前村入羅灣水庫,經大壩流入三爪侖鄉、寶峰鎮、仁首鎮,在茂埠入安義縣境內。縣境內長103km,控制流域面積696.08km2。其長度在2km以上的支流有34條,流域面積接近或大于
20km2的有石境水、新莊水、黃浦水、三爪侖水、鹿源水、梓源水、潦源水(安義縣珠珞水下游段)7條,較小支流主要有蘆田水、劉家港水、磨刀坑水、丁坑水、中坑水、大梓水等。
(二)水資源開發與利用
根據靖安縣水務局統計資料顯示:截止2018年,靖安縣境內共建水庫30 座,總庫容達15392.0萬m3,所建水庫主要用于灌溉、供水和發電。具體情況如表1-6,表1-7所示。
表1-6靖安縣水庫概況表
|
表1-7靖安縣水庫基本情況表-1
|
表1-7靖安縣水庫基本情況表-2
|
表1-7靖安縣水庫基本情況表-3
|
1.水資源利用現狀
2018年,靖安縣年降水量1464.3mm,折合降水總量為20.18億m3,地表水資源總量11.01億m3,地下水資源總量5.01億m3。2018年總供水量0.86億m3,其中農田灌溉用水量0.67億m3,工業用水量0.06億m3,城鄉生活供水量0.02億m3,其他供水量0.11億m3。
2.水能利用現狀
靖安縣境內雨量充沛,北潦河、北河的上游山嶺綿亙,瀑布急灘多,水流急,河床落差大,峽谷與山間盆地交錯,蘊藏著豐富的水勢能資源。《靖安縣農村水利資源調查評價》顯示,北潦河從源頭白沙坪到兩河交匯處落差為995米,水勢能理論蘊藏量為56810千瓦;北河從源頭北港到兩河交匯處落差為1050米,水勢能理論蘊藏量56840千瓦。兩河理論蘊藏總量為113650千瓦。全縣有可開發的水勢能資源107205千瓦,其中南河51070千瓦,北河56135千瓦。截止2019年,已開發利用56470千瓦,占可發利用52.67%。其中南河已開發25855千瓦,占可開發的50.63%;北河已開發30615千瓦,占可開發的54.54%。
自改革開放以后,靖安縣的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較快,各領域需水量迅速增加。全縣現已建成各類小型農田水利工程1070處,其中:小型水庫27座、山塘水庫151座,蓄水能力達4013.76萬m3;小型引水工程渠堰854座;提水工程機電井提灌站38處。目前,已開發利用水能蘊藏量69720kW,占理論總量的61.34%。其中北潦河已開發21960kW,占理論總量的38.65%;北河已開發47760kW,占理論總量的84.03%。


贛公網安備 3609250200000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