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府辦字〔2024〕27號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2024年靖安縣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2024年6月25日
(此件主動公開)
2024年靖安縣政務公開工作要點
為貫徹落實《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24年江西省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贛府廳字〔2024〕15號)和《宜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24年宜春市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宜府辦字〔2024〕28號)等文件有關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如下工作要點。
一、推進高質量發展重點任務信息公開。集中公開“大抓落實、狠抓項目”活動、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869”行動計劃、優化營商環境“一號改革工程”、做優做強數字經濟“一號發展工程”、科技興贛六大行動等政策舉措和進展情況。及時公開農業產業化高質量發展政策舉措、進展成效,“揭榜掛帥”重大科技項目、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舉措和進展成效。實時發布電子商務“十百千萬”行動、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文化旅游、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體育賽事等方面有關政策措施。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系列政策舉措、中小企業政府采購支持政策等方面的政策、解讀和公示信息公開。依法推進轄區內企業信用信息公開公示。(責任單位:縣工信局、縣發改委、縣營商環境服務中心、縣科技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商務局、縣文廣新旅局、縣住建局、縣市監局、縣全民健身促進中心)
二、深化重點民生領域信息公開。每季度公開重大民生實事項目執行情況。及時公開高校畢業生、脫貧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的就業政策、招聘活動等信息。加強棚戶區(城市危舊房)改造、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方面的信息公開。做好義務教育階段招生政策、公辦學校劃片范圍、民辦學校招生計劃等信息公開。做好醫療保障領域涉民生事項的公開。及時公開傳染病防治工作監督檢查計劃及方案、本地區醫療機構設立、變更、注銷、公立醫療機構衛生機構績效考核結果等醫療衛生相關監督檢查信息。做好養老服務機構備案和監督檢查等信息公開。持續做好教育、衛生健康、供水、供電、供氣、環境保護、公共交通等領域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規范做好征地信息公開工作。(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縣教體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縣住建局、縣醫保局、縣衛健委、縣民政局、縣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縣生態環境局、縣交通運輸局、縣自然資源局)
三、加大政策宣傳,提升政策解讀質量。持續做好政策解讀和政策文件同步起草、同步審簽和同步發布“三同步”工作,主動公開的重大政策均應解讀,各單位負責同志應在重大政策出臺后,主動帶頭解讀,單位專家應對政策進行專業性解讀,確保準確傳達政策意圖。解讀材料主要從背景依據、目標任務、主要內容、關鍵詞、涉及范圍、執行標準、惠民利企舉措、新舊政策差異、專業詞匯等方面開展實質性解讀,并標注解讀人(解讀單位)及聯系方式,提供“政策+解讀+辦事+咨詢”的綜合解讀服務,不得出現簡單羅列標題、復制摘抄政策原文等情況。通過圖文、視頻、動漫、直播、簡明問答和現場宣講等多種形式開展政策解讀。積極參加2024年宜春市政府系統優秀政策解讀材料評選活動。建設完善“靖安縣惠企政策超市”專題,讓惠企政策直達企業。(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四、推進政民互動,加強群眾參與決策。制定涉及群眾、企業切身利益的政策,應通過問卷調查、調研走訪、網上征集、聽證座談等方式,開展廣泛的意見征集工作。從2024年開始,縣、鄉兩級政府在開展重大建設項目、公共資源配置、社會公益事業等工作中,要將公眾參與作為決策及執行的必經程序,充分聽取本地群眾意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持續做好4月和8月的政府系統“固定開放月”活動,邀請市民代表、企業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等參與活動,讓更多群眾走進政府機關,了解和體驗政府工作,并開展交流座談,收集意見建議,現場解疑釋惑。(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五、規范依申請公開工作流程。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應及時做好登記。辦理過程中應積極與申請人溝通,推動實質性解決申請背后的合理訴求。依申請公開答復書應規范制作,并做好合法性審查。圍繞征地拆遷、國土空間規劃、社會保障等企業群眾高度關注領域,推動申請較為集中的政府信息向主動公開轉化。收到上級對口部門咨詢或轉交的依申請公開件后,應同時向縣政府辦報告,全面準確了解依申請公開件內容,科學研判,有效提升辦理答復的規范化水平。(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六、壓緊壓實主體責任,有效回應社會關切。按照“誰主管誰回應、誰處置誰回應”的原則,嚴格落實涉靖政務輿情處置回應主體責任??h政府辦要加強與網信部門的信息動態共享,對一些敏感性強、關注度高、轉載量大、負面評論多的輿情信息,及時轉交有關鄉鎮和部門處理,進行全程跟蹤督辦。對上級下發的《政務輿情處置轉辦單》,應及時開展聯合處置,按時反饋辦理情況。建立健全政務輿情處置回應臺賬。(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七、加強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監管。持續加強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日常管理,持續開展日常抽檢和月度巡檢,杜絕出現空白欄目、欄目長期不更新、嚴重錯誤表述等問題。根據工作需要,不斷優化調整網站欄目設置,加強專題專欄建設管理。繼續抓好全縣政務新媒體規范管理和備案審查,賬號的變更、注銷等操作,應提前一周向縣政府辦進行備案。鼓勵打造精品優質賬號,積極參與全省優秀政務新媒體評選。做好政府公報數字化建設。開展“強制下載政務APP、網絡投票或答題”等數字形式主義整治,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八、扎實開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工作。推進第二批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制定實施方案,明確任務分工,及時調整優化政務公開標準目錄,加快與村(居)務公開有效銜接。加強政務公開專區建設,在拓展專區功能和用好用活專區方面下功夫,提供信息線上線下查詢、政策和辦事服務咨詢、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接收等服務,避免“貪大求洋”和簡單圍繞專區建設做政務公開工作。建立村(居)務公開檔案和查閱機制,歸檔管理好年度內公開的各類信息,確保群眾關心的事項和資金補貼等隨時可查。(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九、嚴格落實信息發布“三審三?!敝贫取?/span>依法對擬公開的信息進行保密審查。加強信息發布審核,不得出現身份證號、個人手機號等個人隱私信息。加強公開后信息管理,定期清理過時、失效內容,對于不需要長期公開的信息,按要求進行清理或歸檔。規范發布規范性文件,及時發布規范性文件立改廢信息。加強村(居)民微信群、村(居)務信息公開欄、應急廣播等村(居)務公開的重要平臺建設和管理。(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十、注重強化考核培訓,匯聚政務公開合力。各鄉鎮各單位要認真履行政務公開工作職責,主要負責同志每年至少聽取一次政務公開工作匯報,推進業務工作與公開要求深度融合。將政務公開納入領導干部培訓和初任公務員培訓內容。各單位政務公開分管領導和工作人員年內至少參加一次專題業務培訓。積極深入挖掘和宣傳政務公開工作特色亮點和典型經驗,按要求報送《江西·政能亮》優秀案例。(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附件:2024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責任分工安排表
附件
2024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責任分工
安排表
|
序號 |
工作內容 |
牽頭單位 |
|
1 |
集中公開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869”行動計劃相關政策舉措和進展情況。 |
縣工信局 |
|
2 |
集中公開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相關政策舉措和進展情況。 |
縣發改委 |
|
3 |
集中公開優化營商環境“一號改革工程”相關政策舉措和進展情況。 |
縣營商環境服務中心 |
|
4 |
集中公開科技興贛六大行動相關政策舉措和進展情況。 |
縣科技局 |
|
5 |
及時公開農業產業化高質量發展政策舉措和進展成效。 |
縣農業農村局 |
|
6 |
及時公開“揭榜掛帥”重大科技項目相關政策舉措和進展情況。 |
縣科技局 |
|
7 |
及時公開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舉措和進展成效。 |
縣發改委 |
|
8 |
及時公開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舉措和進展成效。 |
縣商務局 |
|
9 |
實時發布電子商務“十百千萬”行動、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文化旅游、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體育賽事等方面有關政策措施。 |
縣商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文廣新旅局、縣工信局、縣全民健身促進中心 |
|
10 |
加大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系列政策舉措政策解讀與信息公示。 |
縣市監局 |
|
11 |
加大中小企業政府采購支持政策等方面的政策解讀與信息公示。 |
縣財政局 |
|
12 |
依法推進轄區內企業信用信息公開公示。 |
縣市監局 |
|
13 |
及時公開2024年縣政府10件重大民生實事項目有關政策,并按季度公開執行情況。 |
按2024年縣政府10件重大民生實事責任分工負責 |
|
14 |
及時公開高校畢業生、脫貧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的就業政策、招聘活動等信息。 |
縣人社局 |
|
15 |
加強棚戶區(城市危舊房)改造、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方面的信息公開。 |
縣住建局 |
|
16 |
做好義務教育招生政策、公辦學校劃片范圍、民辦學校招生計劃等信息公開。 |
縣教體局 |
|
17 |
做好醫療保障領域涉民生事項的公開。 |
縣醫保局 |
|
18 |
及時公開傳染病防治工作監督檢查計劃及方案、本地區醫療機構設立、變更、注銷、公立醫療機構衛生機構績效考核結果等醫療衛生相關監督檢查信息。 |
縣衛健委 |
|
19 |
做好養老服務機構備案和監督檢查等信息公開。 |
縣民政局 |
|
20 |
持續做好教育、衛生健康、供水、供電、供氣、環境保護、公共交通等領域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 |
縣教體局、縣衛健委、縣住建局、縣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縣生態環境局、縣交通運輸局 |
|
21 |
規范做好征地信息公開工作。 |
縣自然資源局 |
備注:責任單位為各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直有關單位的,不再列表分解。


贛公網安備 3609250200000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