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背景依據
2021年7月,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2021年11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了《“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中共宜春市委關于制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健全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完善幫扶殘疾人就業及社會福利制度等提出明確要求。《宜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對提升殘疾人服務保障水平作出專節部署。
二、 出臺目的
“十三五”規劃的各項任務圓滿完成,殘疾人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體系初步建立,殘疾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廣大殘疾人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但殘疾人仍然是一個特別需要關心幫助的困難群體,殘疾人返貧致貧風險高,社會保障和就業質量還不高,殘疾人家庭人均收入與社會平均水平相比還存在不少差距,殘疾人事業仍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科學謀劃好“十四五”全縣殘疾人事業,大力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對加快推進我縣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 主要內容
圍繞建設“雙一流”靖安,聚焦殘疾人社會保障、就業創業、康復服務、特殊教育、文化體育、無障礙環境建設等重點內容。保障殘疾人平等權利,增進殘疾人民生福祉,增強殘疾人自我發展能力,不斷滿足殘疾人美好生活需要,以推動我縣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
第一部分總體要求。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市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市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14項主要指標。
第二部分重點任務。結合解決殘疾人急難愁盼問題和提升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水平,提出6項重點任務,即殘疾人社會保障功能更加完善、殘疾人就業創業水平不斷提升、殘疾人康復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殘疾人特殊教育全面發展、殘疾人文化體育服務更具活力、殘疾人無障礙環境建設規范推進。
第三部分主要舉措。圍繞社會保障、就業創業、特殊教育、康復服務、文化體育服務、平等參與環境、科技助殘、基層組織建設等八個方面,提出37項具體舉措,并設置6個專欄26項重點推進事項。
第四部分保障實施。從強化組織領導、完善經費保障和健全監測評估等三個方面作出規定,確保《規劃》落地見效。
四、 惠民利民舉措
一是落實低收入殘疾人幫扶政策。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及時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家庭納入監測和幫扶范圍;落實地方政府為符合條件的重度殘疾人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策,為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重度殘疾人按月足額發放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全面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動態調整機制。
二是推動殘疾人就業納入公共就業同步規劃實施,共享公共“普惠”政策,促進殘疾人平等就業;完善殘疾人集中就業單位資格認定管理辦法,強化在崗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大力扶持吸納農村殘疾人或農村重度殘疾人家庭成員就業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鄉村振興文化旅游企業(公司)等涉農合作組織。積極開發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公益性崗位。
三是鞏固提高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普及水平,做好控輟保學。落實適齡殘疾兒童少年“一人一案”科學教育安置;因地制宜合理配置特殊教育資源。落實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隨班就讀、特殊教育班和送教上門的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公用標準按特殊教育學校執行。繼續對殘疾學生實行高中階段免費教育,為殘疾學生提供輔助器具、特殊學習用品、康復訓練和無障礙等支持服務,滿足殘疾學生融合教育多樣化需求。
四是落實國家、省、市殘疾預防行動計劃,結合“殘疾預防日”“預防出生缺陷日”“愛眼日”“愛耳日”等節點,開展殘疾預防宣傳教育活動。建立常態化殘疾預防篩查機制,預防和減少出生缺陷、發育障礙致殘。大力推進0—6歲兒童殘疾篩查,積極開展殘疾人群體心理健康教育服務,提升殘疾人群體心理健康水平。確保到2025年0—6歲殘疾兒童普遍享有基本康復服務。加強兒童康復保障,關注生命早期1000天兒童健康保障,進一步完善康復服務體系,
五是持續開展“殘疾人文化周”“五個一”文化進家庭進社區等殘疾人群眾性文化藝術活動,加強殘疾人基層文化服務,不斷滿足殘疾人文化需求、增強殘疾人精神力量;加大為殘疾人服務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力度,舉辦不同類別的殘疾人康復健身體育賽事或活動,推廣殘疾人康復健身體育項目和方法,推動殘疾人體育健身活動逐步常態化;保障殘疾人享有更多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和機會,開展“全國助殘日”“國際殘疾人日”“全國殘疾預防日”等助殘宣傳活動。
六是落實憲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關于保障殘疾人權益的規定,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江西省殘疾人保障條例》《江西省殘疾人就業辦法》《江西省無障礙環境建設辦法》等法律法規宣傳教育納入“八五”普法重點任務;堅決打擊侵害殘疾人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建立健全殘疾人權益維護應急處置機制。落實《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江西省無障礙環境建設辦法》,新建設施嚴格執行無障礙相關標準規范。在鄉村建設行動、城市更新行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居住社區建設中統籌推進無障礙設施建設和改造。
五、專業詞匯
1.建立并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
2.殘疾人康復機構與特殊教育學校相互配合的特殊教育體系,建設縣特殊教育資源中心。
3.鼓勵依托現有特殊教育和康復資源等開展孤獨癥兒童教育。支持高校殘疾畢業生從事特殊教育事業。
4.加強國家通用手語和國家通用盲文人才隊伍培養,推進國家通用手語、通用盲文在特殊教育教材的應用。
(解讀人:熊曉莉 聯系電話:0795-4667959)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