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健康是社會全面發展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為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的衛生健康服務和醫療保障需求,實現健康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靖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靖安縣“十四五”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現對《規劃》出臺背景和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背景依據
為建立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科學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實現區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協調發展,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有效提升,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能力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水平全面增強,根據《“健康江西2030”規劃綱要》《宜春市“十四五”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靖安縣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健康靖安行動實施意見的通知》《靖安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等制定《靖安縣“十四五”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
二、出臺目的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新時代衛生健康工作方針,堅持黨對衛生健康工作的領導,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進一步在早期預防和醫防協同、優質擴容和深度下沉、質量提升和均衡布局、中西醫并重和優勢互補上下功夫、出實招,著力解決影響全縣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大事、急事和難事,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醫療衛生健康需求,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
三、主要內容
《規劃》主要從功能定位、機構設置、資源配置三個方面謀劃了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高質量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強有力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打造特色鮮明中醫藥服務體系、優化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體系五項重點任務,并從縣、基層兩級明確了各自發展的重點和方向。
(一)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明確了疾控、院前急救、傳染病醫療救治、緊急醫學救援基地的機構設置。從縣、基層兩級明確了疾病預防控制網絡資源配置情況。
(二)建設高質量醫療服務體系。將縣人民醫院打造成為縣級區域醫療中心,支持醫療機構與省內外三甲綜合醫院協同合作。推進縣公立醫院胸痛、卒中、創傷急救、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等“五大中心”建設。
(三)建設強有力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主要是推進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每個鄉鎮辦好1所標準化建設的鄉鎮衛生院,實現常住人口超過800人的行政村有1個達標的村衛生室。城區按3-5個居委會的地域或1-2萬人口設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
(四)打造特色鮮明中醫藥服務體系。發揮中醫藥整體醫學和健康醫學優勢,建成以中醫院為龍頭,其他醫療機構中醫科室為骨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融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于一體的中醫藥服務體系。
(五)優化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體系。將健康教育、婦幼保健、精神衛生、職業健康、衛生監督等傳統的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以及老年健康、普惠托幼等新型服務機構,納入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體系。
四、執行標準
《宜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宜春市“十四五”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的通知》(宜府辦發〔2022〕2號)
五、惠民利民舉措
一是政府主導、多元辦醫。強化政府主導、投入保障、管理監督等責任,通過深化醫改,強化資源配置,加大建設力度,維護公益性,提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公平性和可及性。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滿足群眾多層次、多元化的健康需求。二是需求導向、分類指導。以主要健康問題為導向,擴大資源供給,提高質量水平。根據人口規模與密度、地理交通條件、疾病譜等因素,統籌城鄉、區域資源配置,統籌預防、治療、康復與健康促進、中西醫并重,合理制定不同區域、類型、層級資源配置標準。三是關口前移、醫防協同。強化預防為主,加大對公共衛生體系傾斜力度,建立醫防協同長效機制,將重大疫情防控在早期。堅持急慢并重,聚焦影響人民健康的主要問題,補齊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短板弱項。四是提質擴能、重心下沉。注重提高供給質量和服務水平,加快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以基層為重點,推動優質資源擴容下沉,密切上下聯動和協作,夯實基層基礎工作,提高醫療衛生體系的整體績效。加大對農村重點人群的保障力度,縮小城鄉、人群間資源配置、服務水平差距,促進健康公平。五是中西并重、特色發展。堅持中西醫建設任務同規劃、同部署、同落實,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服務體系,更好發揮中醫藥特色和比較優勢,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
六、新舊政策差異
無
七、后續工作考慮
到2025年,基本建成能有效應對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基本滿足公共安全形勢需要、有力支撐推進健康靖安建設的強大公共衛生體系。基本建成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層普遍具備首診分診和健康守門能力,力爭縣域內人人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優質高效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縣域內人人享有均質化的危急重癥、疑難病癥和專科醫療服務,以“一老一小”為重點的全周期健康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實現優質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均衡化、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質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基本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治”的就醫格局,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
八、專業詞匯
1. 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人口數×1000,人口數系年末常住人口。
2. 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年末執業(助理)醫師數/年末常住人口數×1000。
3.互聯網遠程醫療:網絡科技與醫療技術結合的產物,它通常包括:遠程診斷、專家會診、信息服務、在線檢查和遠程交流等幾個主要部分,它以計算機和網絡通信為基礎,實現對醫學資料和遠程視頻、音頻信息的傳輸、存儲、查詢、比較、顯示及共享。
4.院前醫療急救:是指對傷病員在送達醫院內救治前開展的以現場搶救和轉運途中救治、監護為主的急救服務活動。
5.醫共體:作為醫聯體內4種形式中尤為重要的一種推廣形式,是指在同一縣域內由縣醫院牽頭,將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聯合。通過縣域內搭建醫共體運營的形式,搭建起“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合理就醫秩序,實現“首診在基層,救治在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分級診療目標。
九、解讀人及聯系方式
解讀人:趙 倩 聯系方式:15279868833
靖安縣行政機關公文公開發布意見單
|
公文標題 |
靖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靖安縣“十四五”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的通知 |
||
|
起草單位 |
靖安縣衛生健康委員會 |
||
|
發文密級 |
公開 |
發文單位 |
□縣政府發文 R縣政府辦發文 □部門發文 |
|
公文屬性 |
£涉及面廣、與民生關系密切或社會關注度高的政策文件 (是否是行政規范性文件:□是 □否) R一般文件 |
||
|
意見征詢 |
□開展意見征詢: □向部門征詢 □向社會征詢 R未開展意見征詢 |
||
|
公開屬性 |
R主動公開 □依申請公開 理由 □不予公開 理由 |
||
|
發布方式 |
R全文發布 □刪減后發布 刪減內容 刪減理由 |
||
|
政策解讀 |
R有(材料附后),具體形式 文字解讀 □無 |
||
|
起草單位 領導審批 |
(單位印章) 2022 年 月 日 |
||
政策問答知識庫表單
|
政策文件標題 |
靖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靖安縣“十四五”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的通知 |
||
|
發文單位 |
靖安縣衛生健康委員會 |
公開屬性 |
主動公開 |
|
發布日期 |
2022年 月 日 |
是否有效 |
是 |
|
關鍵字 |
全民健康、衛生健康資源、醫療服務質量 |
||
|
問題1:本規劃的總體目標是什么? |
|||
|
解答內容:“十四五”時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能有效應對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基本滿足公共安全形勢需要、有力支撐推進健康靖安建設的強大公共衛生體系。基本建成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層普遍具備首診分診和健康守門能力,力爭縣域內人人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優質高效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縣域內人人享有均質化的危急重癥、疑難病癥和??漆t療服務,以“一老一小”為重點的全周期健康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實現優質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均衡化、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質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基本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治”的就醫格局,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 |
|||
|
問題2:本規劃的保障措施是什么? |
|||
|
解答內容:為推進《規劃》順利實施,三大保障措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二是明確部門職責;三是嚴格規劃實施。 |
|||
|
問題3:目前面臨的挑戰是什么? |
|||
|
解答內容:一是公共衛生體系亟待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壓力較大,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整體能力有待提升,“重醫輕防”狀況需要改變。二是推動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健康優先、預防為主、共建共享的全民健康格局和社會氛圍還未有效形成。三是優質資源短缺,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不均衡,中醫藥傳承與創新不夠,中西醫互補協作格局尚未形成。四是“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醫療衛生服務供給不足,婦女兒童健康服務、康復護理、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服務、職業病防治等短板明顯。五是人工智能、5G、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優化衛生健康資源配置、創新服務模式、提高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提供了有力支撐,但適宜推廣使用不夠。六是多元化辦醫供給程度不高,群眾對美好健康期望更高,高質量、多樣化醫療服務需求增多,健康產業與事業發展融合度還不夠。 |
|||
注:本表紙質版報縣政府辦備案。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