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12日是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我國是人口大國,也是出生缺陷高發國家,每年有80萬至120萬名出生缺陷兒,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兒出生。
為貫徹落實國家衛健委辦公廳關于開展2023年出生缺陷相關宣傳日活動的通知精神,進一步加強社區女性居民的健康意識,提高婦女健康知識水平,9月6日上午,靖安縣人民醫院婦產科醫護團隊前往清華社區開展以“出生缺陷干預好,幫你生個好寶寶”為主題的義診活動。
靖安縣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陳雪梅帶領科室骨干醫護人員組成團隊,面對面為女性居民免費提供出生缺陷防治義診與咨詢服務,就現場參與活動的生育夫婦有關孕前、孕期困惑給予指導和建議,受到了市民的熱烈歡迎。
今后,我院婦產科也將以社區開展婦科疾病篩查義診為抓手,搭建義診平臺,積極倡導女性健康生活方式,關注關愛女性健康問題。
健康科普
一、什么是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是指嬰兒出生前發生的身體結構、功能或代謝異常。出生缺陷可由染色體畸變、基因突變等遺傳因素或環境因素引起,也可由這兩種因素交互作用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體異常、遺傳代謝性疾病、功能異常(如盲、聾和智力障礙等)。
出生缺陷是導致早期流產、死胎、圍產兒死亡、嬰幼兒死亡和先天殘疾的主要原因,不但嚴重危害兒童生存和生活質量,影響家庭幸福和諧,也會造成巨大的潛在壽命損失和社會經濟負擔。
二、出生缺陷三級防控
防治出生缺陷有明確的“三級預防”措施。
1.一級預防措施
開展預防性咨詢指導、孕前的保健和遺傳風險評估,比如進行婚前檢查、指導優生優育、孕前孕期保健等,預防因父母疾病造成的先天殘疾和圍產期的失誤造成的病殘。
2.二級預防措施
在懷孕期間依靠臨床檢測診斷技術,如做孕早、中期血生化指標、超聲NT檢查、唐氏篩查、四維彩超產前排畸、羊水穿刺及臍血分析等,這些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寶寶在宮內的發育情況,減少缺陷兒的出生。
3.三級預防措施
開展新生兒早期篩查,可以查出多種先天性致殘性疾病。比如新生兒足跟血檢,可以篩查出苯丙酮尿癥和甲狀腺功能低下等26種代謝遺傳性疾病;新生兒聽力篩查,可以較早篩查出聽力疾患的患兒等。對新生兒早期進行篩查、診斷及干預治療,避免或減輕致殘,將殘疾消滅于未發階段。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