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基本規范》國家標準(GB/T 43153-2023)正式發布,這是我國針對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發布的首個國家標準,將為合理界定居家養老上門服務范圍、規范供給主體資質條件及供給流程內容要求等提供基本依據,對于推動居家養老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發展具有現實意義。標準明確,養老護理員、老年社會工作者等提供專業化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的人員應取得相關資質或達到相應職業標準要求。
《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基本規范》的主要內容:
標準是在全面總結各地實踐做法基礎上,適應居家養老服務發展需要編制而成的。標準主要內容分為“術語和定義”“總體要求”“服務內容”“服務流程及要求”“服務評價與改進”5個部分。其中,“總體要求”明確了服務組織、服務人員所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和服務應達到的基本要求;“服務內容”包括生活照料、基礎照護、健康管理、探訪關愛、精神慰藉、委托代辦、家庭生活環境適老化改造等7項服務,涵蓋了居家養老所需的主要專業化服務內容;“服務流程”明確了從咨詢接待、老年人能力評估、簽訂服務協議、服務準備到服務實施等一系列程序性要求;“服務評價與改進”明確了服務評價形式及對評價發現問題改進反饋的要求。
《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基本規范》著力解決的關鍵問題:
一是規范居家養老服務供給,提升居家養老服務專業化水平。近年來,伴隨養老服務社會化需求不斷增長,我國居家養老服務發展快速,開展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的各類機構不斷增多,但整體而言仍處于發展起步階段,規范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主要表現在:服務組織內部管理和制度要求不夠健全,服務范圍邊界不夠清晰,服務內容相對單一,服務資源整合仍有不足,服務人員系統化、專業化培訓較少,服務能力和水平仍需進一步提升。發布實施《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基本規范》國家標準,有利于推動服務組織和從業人員對照標準核心技術內容開展服務,完善服務項目,優化服務流程,提升居家養老服務專業化、規范化水平?!?/span> 二是從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角度來看,可以滿足居家老年人服務需求,提高老年人對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的滿意度。伴隨人口老齡化、高齡化和家庭小型化,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需要專業化、高品質的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制定實施全國統一的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基本規范,從老年人實際需求出發,明確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內容、供給主體組織實施條件、供給流程要求,將有助于引導服務組織緊緊圍繞老年人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特別是普遍高頻需求,進行流程優化再造和服務模式創新,加強與其他服務資源的鏈接整合,切實保障居家老年人獲取更加便捷、專業、整合性的養老服務,全面提升老年人居家養老幸福指數。
三是從供需對接的角度來看,推動供需良性循環,促進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發布實施《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基本規范》國家標準,從全國層面明確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內容、流程及有關技術性要求,一方面,可通過推動服務專業化規范化建設,提升老年人對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的認可度,帶動老年人消費信心和消費意愿提升;另一方面,可為加強居家養老服務組織內部管理提供有效的技術規范支撐,發揮標準引領和強化自律作用,推動養老服務行業規范管理和服務市場健康發展,形成以供給創造需求、以需求牽引供給的良性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