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8年財政決算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2018年,全縣財政總收入完成102090萬元,占全年預算數的100%,同比增收9364萬元,增長10.1%,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7993萬元,完成預算的93%,同比增長2.3%;中央收入完成30758萬元,完成預算的118.2%,同比增長30%;上劃省級收入3339萬元,完成預算數的115.9%,同比增長27.6%。
2018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主要項目決算情況:稅收收入完成46287萬元,占預算的90.2%,同比下降0.8%。其中:增值稅(45%部分)20714萬元,企業所得稅(32%)3095萬元,個人所得稅(32%)1028萬元,資源稅2610萬元,環境保護稅25萬元,城建稅2552萬元,房產稅645萬元,印花稅510萬元,城鎮土地使用稅1658萬元,土地增值稅5623萬元,車船稅1847萬元,耕地占用稅4054萬元,契稅1926萬元。非稅收入完成21706萬元,完成預算數的99.5%,同比增長9.8%,其中:專項收入1926萬元,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11760萬元,罰沒收入5806萬元,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1282萬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332萬元,其他收入600萬元。
上級補助情況:上級補助收入92649萬元,其中:返還性收入11291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收入50516萬元,專項轉移支付補助收入30842萬元。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決算情況:2018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90112萬元(其中“三公經費”支出2684.2萬元,包括因公出國(境)費用31.2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977.6萬元、公務接待費1675.4萬元),同比增長7.5%。上解支出3778萬元。
1、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執行情況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1935元,增長33.5%;
國防支出491萬元,增長19.5% ;
公共安全支出11822萬元,增長30.1%;
教育支出26856萬元,增長14.5%;
科學技術支出7156萬元,增長18.4%;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961萬元,增長5.3%;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2873萬元,增長2.5%;
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 17949萬元,下降1.8%;
節能環保支出 8138萬元,增長11.6%;
城鄉社區支出29698萬元,增長56.1%,主要是上級專項增加和新增債券資金用于城鄉社區事務支出;
農林水事務支出23579萬元,下降32.8%;
交通運輸支出2370萬元,下降1.7%;
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777萬元,下降39.9%;主要是上級專項減少的影響;
商業服務業支出2054萬元,增長33.3%;
金融支出9萬元,下降60.9%;
國土海洋氣象等支出920萬元,下降4.7%;
住房保障支出5641萬元,增長16.9%;
糧油物質儲備支出355萬元,增長113%;
債務還本付息支出5146萬元;
債務發行費用支出55萬元;
其他支出327萬元,下降94.4%,主要是年終支出科目調整。
全縣財政收支平衡情況:2018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各項上級補助收入、上年結余收入、調入資金,減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上解支出及結轉下年支出,收支相抵,財政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決算情況
2018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65386萬元,同比增長554.8%。主要收入項目: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完成61250萬元;2、國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完成2813萬元;3、農業土地開發資金收入328萬元;4、污水處理費收入完成300萬元;5、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完成252萬元,6、彩票公益金收入完成443萬元。
全縣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85825萬元,同比增長258.9%。主要支出項目: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81771萬元,主要是①征地與拆遷補償支出37852萬元;②土地開發支出16074萬元;③補助被征地農民支出3417萬元;④棚戶區改造支出24118萬元,其中新增專項債券資金安排的支出23976萬元;⑤其他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安排的支出310萬元;2、污水處理費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258萬元;3、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81萬元;4、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1846萬元;5、小型水庫移民扶助基金支出23萬元;6、彩票公益金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1331萬元;7、旅游發展基金支出291萬元;8、大中型水庫庫區基金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18萬元。
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加上級補助收入、上年結余收入減去基金支出、上解支出,收支相抵,滾存結余11639萬元。
(三)社會保險基金收支決算情況
2018年,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完成47391萬元,同比增長2.1%。主要收入項目:1、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7939萬元。2、失業保險基金收入591萬元。3、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11667萬元。4、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4735萬元。5、工傷保險基金收入443萬元。6、生育保險基金收入86萬元。7、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847萬元。8、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9083萬元。
全縣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完成48128萬元,同比增長17.4%。主要支出項目:1、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24967萬元。2、失業保險基金支出300萬元。3、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10946萬元。4、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2471萬元。5、工傷保險基金支出578萬元。6、生育保險基金支出107萬元。7、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2172萬元。8、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6587萬元。
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加上上級補助收入、上年結余收入,減去基金支出、上解上級支出,收支相抵,年終滾存結余50575萬元,其中當年結余-737萬元。
(四)國有資本經營收支決算情況
2018年,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完成600萬元。主要是利潤收入600萬元。
2018年,國有資本經營支出完成600萬元。主要是調出資金(調入一般公共預算)600萬元。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平衡。
(五)債務情況
2018年,上級核定我縣政府性債務限額186031萬元(一般債務99433萬元、專項債務86598萬),若包含或有債務6975.84萬元(其中擔保類債務2723.67萬元、救助類債務4252.17萬元),則我縣債務限額為193006.84萬元。
截至2018年底,我縣債務余額為171260.95萬元(一般債務85460.08萬元、專項78825.03萬元,或有6975.84萬元),低于債務限額,債務風險可控。
(六)預備費使用情況
2018年按預算支出額的2.1%安排預備費1800萬元。預備費支出1641.5萬元(具體支出項目見決算草案說明)。
二、2019年上半年全縣財政預算收支執行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執行情況
今年預算安排財政總收入108200萬元,比上年決算數增長6%,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71400萬元,比上年決算數增長5%。
1-6月份,全縣財政總收入完成62557萬元,完成全年預算57.8%,同比增長7%。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0395萬元,完成全年預算56.6%,同比下降6.2%。
收入級次完成情況:上劃中央收入完成20014萬元,同比增長43.9%;上劃省級收入2148萬元,同比增長41.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0395萬元,同比下降6.2%。
征管部門完成情況:稅務部門組織收入49451萬元(含教育費附加),同比增長8.5%;財政部門組織收入13106萬元,同比增長1.5%。
今年預算安排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9829萬元(含上級提前下達指標2298萬元),與上年基本持平。
1-6月份,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29925萬元(含上級專項),完成全年預算的 100%,同比增長8.9%。主要支出項目是: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2665萬元,同比增長9.7 %;
國防支出234萬元,同比下降31.6%;
公共安全支出7285萬元,同比增長9.6%;
教育支出21476萬元,同比增長14.9%;
科學技術支出11979萬元,同比增長20%;
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1764萬元,同比增長268.3%;主要受科目調整及上級專項增加的影響。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9258萬元,同比增長16.5%;
衛生健康支出17842萬元,同比增長14% ;
節能環保支出6479萬元,同比增長60.6%;
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0421萬元,同比增長63.3%;
農林水事務支出12060萬元,同比下降26.3%;
交通運輸支出1333萬元,同比增長205.7%;
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405萬元,同比增長91.9%;
商業服務業等支出204萬元,同比下降51.3%;
金融支出23萬元,同比增長187.5%;
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657萬元,同比增長242.2%;
住房保障支出1992萬元,同比增長34.8%;
糧油物質儲備支出96萬元,同比下降44.2%;
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653萬元;
債務付息支出1萬元;
其他支出3098萬元,同比下降68%。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執行情況
今年預算安排政府性基金收入74232萬元,比上年預算數增加33732萬元, 同比增長83.3%。
1-6月份,全縣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90850萬元,完成全年預算的122.4%,同比增收68458萬元,增長305.7%。主要收入項目: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完成90473萬元;2、污水處理費收入311萬元;3、彩票公益金收入66萬元。
今年預算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74232萬元,比上年預算數增加33732萬元, 同比增長83.3%。
1-6月份,全縣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91535萬元,完成全年預算的123.3%,同比增支80937萬元,增長763.7%。主要支出項目: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支出77262萬元;2、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收入安排的支出12904萬元;3、旅游發展基金支出85萬元;4、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1131萬元;5、債務付息支出123萬元;6、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30萬元。
(三)社會保險基金收支執行情況
今年預算安排社會保險基金收入47345萬元,同比減少1089萬元,下降2.2%。
上半年,全縣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完成26887萬元,完成全年預算的56.8%,同比增長12.5%。其中:1、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9688萬元。2、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2339萬元。3、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750萬元。4、失業保險基金收入165萬元。5、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6695萬元。6、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5071萬元。7、工傷保險基金135萬元。8、生育保險基金44萬元。
今年預算安排社會保險基金支出54634萬元,同比增加6284萬元,增長13.1%。
1-6月份,全縣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完成26258萬元,完成全年預算的48.3%,同比增長23.2%。其中:1、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12878萬元。2、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1853萬元。3、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1136萬元。4、失業保險基金支出15萬元。5、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4549萬元。6、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5508萬元。7、工傷保險基金支出275萬元。8、生育保險基金支出44萬元。
(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執行情況
我縣2019年預算安排收入600萬元。主要為房地產企業利潤收入600萬元。春秋盛苑房地產項目尚未全部銷售完畢,企業暫未形成利潤,收入暫時無法實現。
三、2019年上半年財政預算執行運行特點
(一)有保更有壓,收入質量不斷提高。強化稅收征管手段。積極發揮納稅人服務大廳功能,進一步健全了綜合治稅、涉稅信息傳遞機制;涉稅信息實行目錄管理,堵塞了稅收征管漏洞,規范了稅收征管行為。上半年,通過納稅人服務大廳入庫稅收1497.6萬元。積極應對減稅降費措施,切實提高財政收入質量。一是全面實施減稅降費政策,上半年,全縣累計減稅降費3600萬元,減征社會保障基金558萬元;二是切實加強征管,杜絕稅收空轉等行為。隨著我縣部分企業進項抵扣完成,稅收出現大幅度的增長。如洪屏電站完成稅收5362萬元,同比增加5139萬元,增長2300%。財政支持經濟發展方式持續改善。成立靖安縣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上半年開展倒貸業務34筆,金額13190萬元;開展擔保貸款業務6筆,金額700萬元。依托市財政建立“助貸”機制,積極為企業向上申請“過橋”資金,及時緩解企業的“燃眉之急”。上半年,共向上申請“過橋”資金2200萬元。大力拓展“財園信貸通”、“財政惠農信貸通”等業務,按規定擴大支持范圍;上半年財園信貸通發放貸款17525萬元,惠及52戶企業。財政惠農信貸通發放貸款 3422萬元,惠及42戶企業。切實支持了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發展。積極籌集資金保發展。截至6月止,向上爭取到位資金7.66億元,同比增長13%。同時,積極爭取上級債券資金,保障重大項目資金需求(為做好全縣棚戶區改造,提升民眾獲得感和幸福指數,2019年爭取上級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資金22058萬元。)。截至6月底,我縣已爭取到省地方政府債券資金34001萬元,其中一般債券10811萬元(含外債轉貸2758萬元),專項債券23190萬元(含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債券1132萬元)。目前債務余額18.49億元,嚴格按照上級文件要求,控制在下達的債務限額內。有效地壯大了財力,支持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二)重點更突出,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在保障全縣干部職工的基本工資、津補貼(績效工資)、社會保障繳費、住房公積金等各項工資性支出的同時,優先保障了教育、扶貧、社會保障等重點民生領域的支出。上半年,累計安排用于民生方面的資金104604萬元,同比增支14578萬元,增長16.2%,占財政支出總額的80.5%;八項重點支出達107405萬元,同比增長20%。其中:扶貧支出524萬元,教育支出21476萬元,節能環保支出6479萬元等。同時,做好了財政惠農“一卡通”的發放工作,上半年,全縣通過“一卡通”發放財政惠農補貼資金3088.4萬元,惠及全縣3.4萬人次。
(三)改革更全面,預算管理不斷提升。2019年,全口徑“四大預算”在全縣實現全覆蓋,做到了“四本預算”統籌安排。嚴格執行新《預算法》,將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結余結轉兩年以上資金全部補充到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統籌用于以后年度預算編制。嚴格預算執行,切實做好支出經濟分類改革工作,做到“無預算不支出”。進一步探索PPP模式,目前,靖安縣北潦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項目已完成項目拆包后的可研初稿,財政承受能力報告和物有所值報告正在草擬當中,預計年底可錄入財政部PPP管理系統。扎實做好國庫集中支付改革,上半年公務卡消費金額290萬元,同比增加172.7萬元,下降147.2%。規范政府采購行為,政府購買服務更加透明。上半年實現采購金額3158.3萬元,節約資金286.1萬元,節約率達8.3%。預算公開實現全覆蓋。2019年,依據《預算法》,全縣財政總預算和部門預算均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規定的方式,全部向社會公開。同時,部門預算做到了集中在一天內公開。
(四)監管更有力,資金績效進一步凸顯。在開展存量資金及扶貧資金等多項重點檢查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三公”經費、財政績效的檢查。截止6月份,全縣各級納入平臺監管“三公”經費支出共計646.4萬元,月平均107.7萬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5.6萬元、公務接待費469.8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171萬元。進一步規范了“三公經費”使用,并且做到了“陽光運行、全程留痕”。強化政府投資評審機制,截至6月份為止,我縣評審項目152個,送審金額3.82億元,核減各種不合理資金6700萬元,核減率17.7%。績效評價工作進一步加強,下發了對部門項目支出、部門整體支出進行績效評價的兩個文件,并且選取了30個項目、2個部門進行重點評價,目前項目單位已完成自評工作,財政再評價將按文件規定進行。資金效益意識進一步加強。截止6月止,累計收繳存量資金5051萬元,除部分資金按規定繼續用于項目建設外,其余資金收回總預算,統籌使用。
四、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政稅收持續增長壓力加大。上半年,全縣財政收入雖然實現了收入平穩增長,超額實現了收入“過半”。一是受調整財政政策因素的影響,部分行業稅收流動性較大。如交通運輸業上半年完成3636萬元,同比減收3135萬元,下降46%。二是我縣稅源基礎依然薄弱,加上新增企業尚處于培育期,總部經濟成效尚不明顯,無法產生持續增長的稅源。三是減稅降費力度進一步加大。2019年,預計減稅降費7000萬元。
(二)收入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鄉鎮收入減收明顯。非稅收入占比22.5%,同比雖下降了0.9個百分點,但占比過大。鄉鎮實體經濟薄弱,支柱產業少。受政策因素影響,1—6月份完成17749萬元,同口徑下降29.6%。
(三)財政支出壓力進一步加大,收支平衡難度進一步增加。一是近幾年,上級頻繁出臺增支政策,“三保”支出呈連年增長趨勢;二是重點工程投入加大。G353、棚戶區改造、鄉村振興等重點工程后續尚需投入大量的資金;三是債務還本付息壓力加劇。考慮新增債券還本付息資金尚未列入預算的影響,今年償債壓力依然巨大。
五、下半年工作重點
上半年,我縣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財政收支實現持續增長,基本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但下半年形勢仍然不容樂觀。財政部門將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工作要求,圍繞年初預算目標,堅持穩中求進,不斷深化改革,強化財政監督,進一步提高理財水平,確保2019年預算任務的圓滿完成。
(一)促進產業發展,推動縣域經濟穩步增長。下半年,我們將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確定的財政收入增長工作目標,進一步強化收入組織工作,力爭財政收入規模實現新跨越。一是做強優勢產業,培育工業財源。提升特色工業產業聚集程度,尤其是我縣“硬質合金”和“綠色照明”兩大省級產業基地。改造提升有色金屬加工、傳統機械鑄造、木竹加工“三大傳統產業”,增強技術改造能力,推進洪屛電站二期建設。二是精準幫扶企業。樹立“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理念,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幫扶企業發展。三是支持園區建設。園區是工業發展的主陣地、實體經濟發展的主平臺;在抓好園區改革創新的同時,加快打造綠色照明產業園,加速推進工程機械產業園建設,持續推進貝倫適、正特鋁模板、景逸特種車輛等項目的建設、投產,不斷夯實稅源財源基礎。四是扎實做好棚戶區改造、特色小鎮等重點工程建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向上爭取各項民生工程等方面的項目和資金,加快項目規劃和建設進度,促進經濟穩步發展。
(二)加快支出進度,確保全年支出目標實現。堅持多方籌集、盤活存量、優化結構,統籌兼顧保障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一是千方百計籌集資金,確保“三保”支出目標的實現,積極保證縣重點建設和民生工程建設所需資金;二是積極探索和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吸引民間資本參與,有效規避財政風險,緩解政府建設資金壓力;三是用好用活增量債務轉貸規模,目前已成功爭取新增債券額度3.4億元,有效緩解了我縣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四是進一步盤活存量資金,截止6月底,累計收回存量資金5051萬元,同時進一步完善存量資金定期清理機制,避免出現新的資金沉淀,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五是嚴格預算管理,加快財政預算執行進度,避免資金滯留。
(三)加強績效評價力度,推動管理再上臺階。一是深化預算管理改革。進一步推進預算公開,積極推行政府支出經濟分類科目改革,建立健全財政結余結轉資金與預算安排統籌結合機制。規范專項資金管理,嚴格按照《靖安縣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建立項目庫管理,加大專項資金整合力度。硬化預算約束,嚴格預算編制和執行,堅持無預算不支出的原則。二是深化國庫管理改革。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實行國庫支付電子化。嚴格執行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規范財政庫款和銀行賬戶管理,全面清理財政往來款。進一步加大財政存量資金盤活、清理、整合力度。三是推進績效管理改革。認真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強化預算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實行財政資金全程監管、績效評估和責任追究,逐步將績效評價覆蓋全縣預算單位和所有財政資金。2019年,所有單位必須對專項資金開展自評,同時選取部分單位開展部門整體支出自評。四是加強政府采購(購買服務)管理,進一步理順采購監管職能,完善采購目錄和標準,創新采購方式,規范采購行為,提高采購效益。
(四)進一步守牢“底線”,加快財政經濟轉型步伐。一是堅守不發生系統性財政金融風險底線,嚴格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完善政府性債務動態監控機制。二是進一步清理政府隱性債務,細化償債計劃,落實好償債資金,管好用好債券資金。三是進一步深化平臺轉型,切實做好融資平臺1+6文章,妥善處理好發展與現實的矛盾。四是進一步強化財政監督,規范財政秩序,確保財政資金安全。
我們堅信,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的監督支持下,財政部門將積極應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嚴格執行《預算法》,積極發揮財政職能,扎實工作,穩中求進,守牢底線,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的財政收支預算和各項財稅工作任務。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