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縣2016年財政決算情況及
2017年上半年預算執行情況報告
—在縣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上
縣財政局局長劉方文
縣人大常委會:
我受縣人民政府委托,現將2016年財政決算情況及2017年上半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作如下匯報,請予審議,并請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6年財政決算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2016年,全縣財政總收入完成86660萬元,占預算的100%,同比增長3.9%,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7634萬元,完成預算的89.4%,同比下降0.25%,考慮營改增及中央與地方增值稅收入分成體制調整因素,同口徑增長2.1%;中央收入完成18325萬元,完成預算的108%,同比增長24.9%;上劃省級收入701萬元。
2016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主要項目決算情況:稅收收入完成53528萬元,占預算的87%,同比下降0.15%,其中:增值稅(1—4月25%、5—12月50%部分)10786萬元,營業稅12664萬元,企業所得稅(40%)3311萬元,個人所得稅(40%)973萬元,資源稅3713萬元,城建稅1502萬元,房產稅509萬元,印花稅348萬元,城鎮土地使用稅2617萬元,土地增值稅4556萬元,車船稅1375萬元,耕地占用稅6880萬元,契稅4294萬元。非稅收入完成14106萬元,完成預算數的99.9%,同比下降0.6%,其中:專項收入1491萬元,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7339萬元,罰沒收入2500萬元,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1673萬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96萬元,其他收入1007萬元。
上級補助情況:上級補助收入92376萬元,其中:返還性收入7567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收入51589萬元,專項轉移支付補助收入33220萬元。
上解支出3811萬元。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決算情況:2016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94720萬元(其中“三公經費”支出3095.3萬元,包括因公出國(境)費用19.67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1143.63萬元、公務接待費1932萬元),同比增長28.8%。主要支出項目是: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5047萬元,增長10.2%;
國防支出146萬元,下降5.8%;
公共安全支出9005萬元,增長20.4%;
教育支出21353萬元,增長2.4%;
科學技術支出4057萬元,增長7.3%;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672萬元,增長49.6%,主要是上級專項增加及本級投入加大;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4773萬元,增長1.9%;
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8749萬元,增長29.9%;
節能環保支出4171萬元,增長15.5%;
農林水事務支出42158萬元,增長31.8%,主要是上級專項增加;
城鄉社區支出12311萬元,增長337%,主要是上級專項增加和新增債券資金用于城鄉社區事務支出;
交通運輸支出4131萬元,增長120%,主要上級專項補助增加;
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603萬元,增長24.6%,主要是上級專項補助減少;
商業服務業支出1581萬元,下降1.7%;
金融支出88萬元,增長203%,主要是上級專項補助增加;
-國土海洋氣象等支出1244萬元,增長127%,主要是上級補助增加;
住房保障支出7827萬元,增長71.3%,主要是上級補助增加及新增債券資金用于住房保障支出;
糧油物質儲備支出428萬元,下降13.9%;
國債付息支出500萬元,增長5%;
其他支出23876萬元,增長47.2 %,主要是鄉鎮用于產業發展。
全縣財政收支平衡情況:2016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各項上級補助、上年結余收入、調入資金,減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上解支出及結轉下年支出,收支相抵,財政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決算情況
2016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59167萬元,同比下降58.7%。主要收入項目: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完成57295萬元;2、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收入完成125萬元;3、國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完成638萬元;4、污水處理費收入完成233萬元;5、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完成455萬元。
全縣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69995萬元,同比下降56.8%。主要支出項目: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支出64136萬元,主要是①征地和拆遷補償支出4340萬元;②土地開發支出53517萬元;③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支出1009萬元;④其他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安排的支出3876萬元;2、國有土地收益基金相關支出536萬元,主要是征地和拆遷補償支出536萬元;3、污水處理費支出136萬元;4、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支出25萬元;5、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支出116萬元;6、彩票公益金相關支出1750萬元,主要是用于體育事業的彩票公益金支出。
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加上級補助收入、上年結余收入及調入資金減去基金支出、上解支出及調出資金,收支相抵,滾存結余1977萬元。
(三)社會保險基金收支決算情況
2016年,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完成38341萬元,同比增長14.6%。主要收入項目:1、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1308萬元。2、失業保險基金收入235萬元。3、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3858萬元。4、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2976萬元。5、工傷保險基金收入523萬元。6、生育保險基金收入114萬元。7、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176萬元。8、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7151萬元。
全縣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完成31876萬元,同比增長27.5%。主要支出項目:1、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18342萬元。2、失業保險基金支出160萬元。3、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3283萬元。3、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2342萬元。4、工傷保險基金支出166萬元。5、生育保險基金支出64萬元。6、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1423萬元。7、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6096萬元。
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加上上級補助收入、上年結余收入,減去基金支出、上解上級支出,收支相抵,年終滾存結余45870萬元,其中當年結余6465萬元。
(四)債務情況
2016年,上級核定我縣政府性債務限額134940萬元(一般債務87580萬元、專項債務47360萬元,不包含或有債務),若包含或有債務7478.4萬元(其中擔保類債務2983.23萬元、救助類債務4495.17萬元),則我縣債務限額為142418.4萬元。
截至2016年底,我縣債務余額為139231.72萬元,控制在債務限額內。
(五)預備費使用情況
2016年按預算支出額的2.4%安排預備費1600萬元。預備費支出1553.7萬元(具體支出項目見決算草案說明)。
二、2017年上半年全縣財政預算收支執行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執行情況
今年預算安排財政總收入92727萬元,比上年決算數增長7%,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70339萬元,比上年決算數增長4%。
1-6月份,全縣財政總收入完成51934萬元,完成全年預算56%,同比增長10.6%。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8312萬元,完成全年預算54.5%,同比下降0.3%。
收入級次完成情況:上劃中央收入完成12251萬元,同比增長4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8312萬元,同比下降0.3%。上劃省級收入1371萬元。其中:鄉鎮財政收入完成28040萬元,同比增長6.7%。
征管部門完成情況:國稅部門組織收入17758萬元,同比增長73.7%;地稅部門組織收入21479萬元(含教育附加),同比下降27.9%;財政部門組織收入12697萬元,同比增長83.5%。
今年預算安排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2254萬元(不含上級專項),同比增長11.2%。
1-6月份,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01242萬元(含上級專項),完成全年預算的82.8%,同比增長25.9%。主要支出項目是: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8444萬元,同比增長34.5 %;
國防支出67萬元,同比增長11.7%;
公共安全支出5053萬元,同比增長21%;
教育支出14237萬元,同比增長31.6%;
科學技術支出6718萬元,同比增長29.3%;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521萬元,同比下降5.8%;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9192萬元,同比增長21.3%;
醫療衛生支出11513萬元,同比增長13.8%;
節能環保支出3031萬元,同比增長20.1%;
城鄉社區事務支出3329萬元,同比增長85.2%;
農林水事務支出14956萬元,同比增長24.9%;
交通運輸支出288萬元,同比下降43.2%;
資源勘探采掘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801萬元,同比增長330.6%;
商業服務業等事務支出313萬元,同比下降10.8%;
-國土資源氣象等事務支出219萬元,同比增長11.7%;
住房保障支出1384萬元,同比下降10.9%;
糧油物資管理事務支出50萬元,同比增長2%;
國債還本付息支出500萬元,同比增長22.5%;
其他支出10626萬元,同比增長35.4%。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執行情況
今年預算安排政府性基金收入40555萬元,比上年預算數增加10000萬元,增長32.7%。
1-6月份,全縣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978萬元,完成全年預算的2.4%,同比下降96.8%。主要收入項目: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完成723萬元;2、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完成53萬元。
1-6月份,全縣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6938萬元,完成全年預算的17.1%,同比下降82.8%。主要支出項目: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支出6579萬元。2、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15萬元。3、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安排的支出82萬元。4、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127萬元。
(三)社會保險基金收支執行情況
今年預算安排社會保險基金收入47239萬元,同比減少3628萬元,下降7.1%。
上半年,全縣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完成22535萬元,完成全年預算的47.7%,同比增長34%。其中:1、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8226萬元。2、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2505萬元。3、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984萬元。4、失業保險基金收入103萬元。5、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4949萬元。
1-6月份,全縣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完成19122萬元,完成全年預算的44.8%,同比增長32.6%。其中:1、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9388萬元。2、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1246萬元。3、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738萬元。4、失業保險基金支出3.5萬元。5、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3097萬元。
(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執行情況
我縣國有企業少,國有資本經營收入總量小,2017年預算安排184.8萬元。1—6月份,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完成85.2萬元,完成全年預算的43%。
1—6月份,全縣國有資本經營支出完成85.2萬元,完成預算數的43%。
三、2017年上半年財政預算執行運行特點
(一)統籌協調,穩中求進促增長。強化稅收征管手段。積極建立綜合治稅、涉稅信息傳遞機制,綜合治稅聯席會議機制,出臺了《靖安縣“縣級配套的上級專項資金、縣級配套資金、縣級投資資金”項目涉稅管理細則》,涉稅信息實行了目錄管理。上半年,通過綜合治稅入庫稅費800余萬元。創新財政支持經濟發展方式。依托市財政建立“助貸”機制,積極為企業向上申請“過橋”資金,及時緩解企業的“燃眉之急”。上半年,共向上申請“過橋”資金6274萬元。大力拓展“財園信貸通”、“財政惠農信貸通”等業務,上半年財園信貸通發放貸款新增0.957億元,惠及34戶企業;累計發放貸款7.03億元,惠及206戶企業。財政惠農信貸通發放貸款0.5317億元,惠及90戶企業。切實支持來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千方百計籌集資金促發展。截至6月止,向上爭取到位資金5.48億元,同比增長18.4%。同時,積極實施多項融資,保障重大項目資金需求。截至6月底,我縣已爭取到省地方政府債券額度28043萬元,其中存量債務置換債券額度14400萬元,增量債券13643萬元。土地儲備專項債券下一步即將下達,預計我縣6595萬元。已完成債券置換14400萬元。目前債務余額14.65億元,嚴格按照上級文件要求,控制在下達的債務限額14.85億元內。有效地壯大了財力,支持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二)聚焦重點,民生優先促發展。上半年,累計安排用于民生方面的資金7.5億元,同比增長23%,占財政支出總額的74.3%。支持教育優先發展,安排教育資金14237萬元,進一步促進教育均衡化發展。扶持就業創業,安排社會保障和就業資金19192萬元。提高社會保障、醫療保障標準,城鄉低保、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等多類困難群體補助標準得到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標準進一步得到提高。加大住房保障支出力度,安排1384萬元住房保障支出,保障了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需求。切實做好“一卡通”發放,上半年,全縣通過“一卡通”發放財政惠農補貼資金2482萬元,惠及全縣3.1萬人次。
(三)融合發展,改革提速促轉變。2017年,全口徑“四大預算”在全縣實現全覆蓋。嚴格執行新《預算法》,將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結余結轉兩年以上資金全部補充到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統籌用于以后年度預算編制。積極探索PPP模式,投資2億元的靖安縣足球廣場(體育中心)項目正在積極推進。總投資39.5995億元的靖安縣北潦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項目,目前物有所值報告、可承受能力報告、項目實施方案已完成,其中物有所值報告、可承受能力報告財政部門已批復,項目實施方案政府正在審核,該項目基礎信息已錄入PPP綜合信息平臺,等待省廳審核。進一步推進國庫集中支付改革,上半年公務卡消費金額達到270萬元,同比減少158萬元,下降36.9%。規范政府采購行為,政府綠色采購工作全面鋪開。上半年實現采購金額3058萬元,節約資金220萬元,節約率達7.2%。
(四)用管結合,強化監管重績效。開展了財政資金安全督查、會計監督檢查等多項重點檢查,并接受上級檢查;出臺了《靖安縣公務消費網絡監管平臺建設實施方案》,按照文件要求從2017年1月21日起,我縣全面推行公務消費網絡監管平臺建設,并將“三公”經費支出納入平臺進行監管。截至6月份為止,全縣各級納入平臺監管“三公”經費支出共計312.58萬元,月平均52.09萬元,其中公務接待179.74萬元、公務用車132.84萬元。進一步規范了“三公經費”使用,并且做到了“陽光運行、全程留痕”。強化政府投資評審機制,截至6月份為止,我縣評審項目130個,送審金額2.29億元,核減各種不合理資金2278萬元,核減率10.2%。穩步推進績效評價工作,出臺了《靖安縣財政資金績效評價工作方案》,按照文件精神決定對2016年度財政資金使用情況開展績效評價,并且選取了20個項目進行重點評價,目前項目單位已完成自評工作,財政已對14個項目進行了再評價。評價結果在再評價工作完成后將形成材料向政府專項匯報。
四、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政收入增收壓力進一步加大。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的影響,我縣部分行業、企業生產經營仍比較困難,加上結構性減稅、全面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政策影響,導致財政收入增速壓力進一步增大。主要表現在一是上年同期營業稅入庫1.34億元,占稅收收入比重的34%,今年為純減收因素。二是“四大行業”營改增稅收總量較小,改征增值入庫5564萬元,無法沖抵減收壓力,土地收入形勢嚴峻、房地產市場持續疲軟等因素影響,加之前期財政收入中一次性、超常規的短期增收因素十分明顯,對后續財政收入持續增長帶來極大壓力。三是財政部連續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的通知》(財預[2017]50號)、《關于堅決制止地方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違法違規融資的通知》(財預[2017]87號)兩個文件,基本上堵死了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我縣現有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主要來源于融資,勢必造成建設資金緊缺,工程停滯,實現稅收難度增大。
(二)財政收入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完成2014年“三稅”基數難度大。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較大,占比25%,隨著一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會陸續取消,非稅收入難以維持前期增速。2014年,增值稅、改征增值稅、營業稅基數為3.4億元。截止6月止,完成1.57億元。由于我縣實體經濟較弱,下一步如何完成“三稅”基數,需做進一步的努力。從月度執行情況來看,收入集中入庫現象仍然存在。
(三)財政支出壓力巨大,收支矛盾進一步加劇。一是上半年,財政收入趨緩,資金調度明顯緊張,剛性支出有增無減。2016年基本工資調整預計增加4000余萬元(其中在職人員及離休人員從2016年7月起、退休人員自2016年1月起)。二是土地出讓金收入形勢依然嚴峻,今年上半年我縣未形成一宗土地出讓。2017年土地出讓金預算收入為4億元,上半年完成751萬元,主要是鄉鎮小宗土地出讓和原有土地出讓老欠形成的收入。三是雖然省里已經下達我縣部分債券置換額度,但今年償債壓力仍然巨大,以及新增債券的還本付息資金尚未列入預算。四是隨著我縣重點項目和民生工程項目的推進,下半年面臨較大的資金需求。
五、下半年工作重點
上半年,我縣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財政收支實現持續增長,基本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但下半年形勢仍然不容樂觀。財政部門將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工作要求,圍繞年初預算目標,堅持穩中求進,不斷深化改革,強化財政監督,進一步提高理財水平,確保2017年預算任務的圓滿完成。
(一)把握節奏,持續推動縣域經濟穩步增長。下半年,我們將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確定的財政收入增長工作目標,進一步強化收入組織工作,力爭財政收入規模實現新跨越。一是做強優勢產業,培育工業財源。提升特色工業產業聚集程度,尤其是我縣“硬質合金”和“綠色照明”兩大省級產業基地。改造提升有色金屬加工、傳統機械鑄造、木竹加工“三大傳統產業”,增強技術改造能力。二是加快三產發展,涵養潛在財源。強化政策支撐、項目帶動、企業引領,依托中源客家小鎮、靖安縣北潦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項目等大項目,重點發展文化旅游、商貿物流、信息技術等現代服務業,提升經濟結構層次,涵養潛在財源。三是激活現有資源,提升存量財源。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穩定發展房地產,做好縣城內、交通線路和風景區周邊土地開發和整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重點項目推進力度,加速園區簽約企業投產見效。四是爭取“外源”,積極爭取上級財政支持。抓好各類重大項目的謀劃、包裝與申報工作,齊心協力爭取資金項目。
(二)統籌兼顧,確保全年支出目標實現。堅持多方籌集、盤活存量、優化結構,統籌兼顧保障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一是千方百計籌集資金,確保“三保”支出目標的實現,積極保證縣重點建設和民生工程建設所需資金;二是積極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吸引民間資本參與,有效規避財政風險,緩解政府建設資金壓力;三是用好用活存量債務置換額度和增量債務轉貸規模;四是進一步盤活存量資金,完善存量資金定期清理機制,避免出現新的資金沉淀,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五是嚴格預算管理,加快財政預算執行進度,避免資金滯留。
(三)多措并舉,創新舉措促發展。在充分發揮上級各類專項資金效能的同時,著力創新方式,推動經濟穩步增長。一是積極發揮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的作用,支持我縣有發展前景的骨干企業特別是綠色低碳工業企業和創新性企業以及旅游產業企業的發展。二是進一步做好江西省公務消費網絡監管平臺工作,加強對“三公”經費支出的網絡監管,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控“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同時,將2017年各部門、各單位“三公”經費發生數與2018年預算編制掛鉤。三是繼續做好財政資金績效評價工作,深入推進部門預算改革,逐步擴大財政預決算公開范圍,完善投資評審制度,強化財政監督,促進監管融合,確保財政資金安全高效。四是進一步突出財源建設重點,狠抓簽約項目落地,進一步整合財政資金,積極支持招商引資,積極兌現財政扶持政策。加快土地拍賣,強化土地出讓金統籌力度。
(四)創新體制,進一步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一是進一步理順縣鄉收入分配。積極應對營改增全面鋪開的影響,借市縣財政管理體制調整之機,進一步理順縣鄉財政體制;在完善《靖安縣鄉鎮財政管理體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收入核查、土地收支管理等配套措施。二是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建立政府債券納入預算管理機制和政府債券風險預警機制,制定出臺《靖安縣政府性債務管理辦法》、《靖安縣政府性債務風險預警處置預案》等辦法,成立政府性債務管理領導小組,嚴控債務風險。三是積極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在保障靖安縣北潦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項目順利開展的同時,吸引更多民間資本與政府合作,有效規避財政風險,緩解政府建設資金壓力。四是深入推進部門預算改革,提高預算支出執行的約束力,加強預算績效考核機制,并將考核結果運用到部門預算編制當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五是繼續加強財政預決算公開,逐步擴大預決算公開范圍,積極做好“三公經費”公開工作。六是進一步擴大政府綠色采購,規范采購行為。七是做好承接《江西省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工作,積極加強與各部門、各單位的溝通,按照“一個(類)專項、一個辦法”的要求,梳理現有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配合相關部門制定出臺相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五)強責問效,進一步加強財政監督。一是以確保財政資金安全、管理規范為目標,加大與審計、稅務、監察等部門的聯合執法力度,強化財政監督檢查成果共享和運用,逐步建立檢查結果與預算編制動態關聯機制,切實規范財經秩序。二是落實與人大溝通協調機制,及時報告有關預算執行情況,提高人大代表預算審查服務質量。三是加強對民生資金、財政存量資金、“三公”經費、津補貼等重點領域的監督檢查工作。重點關注財政資金使用、財稅政策執行及私設“小金庫”等情況,提高會計監督成效。四是繼續做好財政資金績效評價工作,加強評價結果運用,將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到2018年預算編制工作中,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我們堅信,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的監督支持下,財稅部門將積極應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心系群眾、財政為民”,加快公共財政建設,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的財政收支預算和各項財稅工作任務。為實現“呵護綠心、領跑昌銅、融入省會、和美靖安”目標而努力奮斗!
附件1:轉移支付執行情況說明
附件2:舉借債務情況說明
附件3:關于靖安縣2017年對2016年度預算績效評價工作情況的說明
附件4:“三公”經費預算安排執行情況說明
附件5:靖安縣2016年縣級決算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