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省靖安縣錨定“文旅美縣、生態名縣”發展目標,持續深耕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以水為媒、以生態為基,通過因勢利導抓熱度、因地制宜壯產業、因時推進拓鏈條,將優質水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讓一汪碧水“流金淌銀”,綠水青山底色更靚、金山銀山成色更足,奮力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縣域發展新圖景。
因勢利導:借勢市場需求,點燃水經濟熱度。
全縣森林覆蓋率高達84.25%,北潦河及其支流北河水質常年保持優良,2024年水質穩定在II類,優良率達100%,水質綜合指數位列全省第三。靖安北河、北潦河入選江西省美麗河湖優秀案例。依托水生態優勢,精準把握暑期“高溫尋涼”與“親子出游”疊加的市場機遇,將生態稟賦轉化為消費吸引力,推動水上項目從“常規體驗”升級為“暑期必選項”。今年7月,首屆槳板潮玩季活動在仁首鎮陳家畬啟動,五彩槳板扮靚河面,親子互動、休閑體驗等場景吸引大量游客,活動期間某水域日均接待量超300人次,周末峰值破千;擴大品牌影響力,以旅游文化節為載體,邀請抖音、小紅書等平臺文旅博主實地體驗,打造#靖果凍水等熱門話題,相關內容閱讀量破千萬。數據顯示,2025年暑期,全縣接待游客同比增長28.18%,實現旅游綜合收入同比增長28.95%,其中63%的收入貢獻直接來自水上項目,“暑期玩水解暑”成為靖安文旅金字招牌。
因地制宜:創新運營模式,激活碧水資本價值。
致力于“好水活用”,創新推出“河道經營權拍賣”模式,通過鄉村振興——兩山轉化大數據平臺,對重點河段運營權公開競價,吸引專業文旅企業參與開發。近兩年,先后完成仁首鎮周口村陳家畬,寶峰鎮周郎村、寶田村等6處河段經營權拍賣,承包單價從每畝每年約470元躍升至1290元,增幅高達174%,總收益突破百萬元;引入的企業不僅注入資金完善基礎設施,更帶來專業運營思路,打造差異化水上項目,有效避免同質化競爭。競拍企業依托優質水資源,打造了陳家畬水上運動基地、曬網地4號碼頭、奇游營地等特色項目14個,其中,寶峰鎮周郎村“曬網地”改造為4號碼頭后,日均接待游客超400人次,實現“沉睡碧水”向“流動資本”的轉變。河道經營權拍賣收益部分投入河湖維護和治理,踐行了“用生態賺來的錢反哺生態”的可持續理念。
因時推進:延伸產業鏈條,深耕水全域發展。
打破“就水做水”的局限,以“玩水”為核心延伸產業鏈,構建“一業興、百業旺”的發展格局,在業態融合上,推出“漂流+槳板+露營+民宿”一體化體驗,虎嘯峽景區新增露營、溯溪業態,大鯢主題旅游區建成恒溫水上樂園,觀音巖景區開發溪降項目,多維度滿足不同群體消費需求;在產業聯動上,“玩水+住宿”“玩水+餐飲”效應凸顯,桂廬山居民宿推出“住宿+免費槳板體驗”套餐,周末入住率達100%,水岸邊民宿暑期日均滿房,“詹氏農莊”近兩個月日均接待游客兩三百人,收入近萬元;產業鏈延伸更讓村民廣泛受益,全縣通過經營民宿、擺攤售貨、銷售農產品等方式參與旅游發展的村民數量持續增長,2025年暑期相關就業崗位較去年同期增加32%,實現了“生態富民”的發展目標。2024年,全縣鄉村旅游共接待游客474.83萬人次,綜合收入26.21億元,帶動就業1.5萬人,戶均增收超4萬元,入選“中國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縣域案例”二十佳。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