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省靖安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綠色生態這一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堅決扛起美麗江西建設的政治責任,聚焦“四個走在前列”目標要求,縱深推進“兩山”轉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奮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高地。
聚焦系統治理,努力在生態環境質量提升上走前列。
成立了靖安“生態衛士”綜合執法中心,完善“人防+技防”立體化無盲點偵查巡防體系,利用無人機、沖鋒舟、無人智能遙控飛翼等科技裝備開展巡查工作;建成水源地信息化應急管控平臺,建立起“衛星遙感+無人機監控+手機APP”的監管技術網,實現了“天空地人”立體化監管;建立了污水處理設施統一運維機制,大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智能化運維管理平臺項目建設。今年1-6月份,縣城PM2.5平均濃度16微克/立方米,全市第1;空氣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6.7%。4個地表水斷面水質達標率均保持100%,水質綜合指數2.6306,全省第5。
聚焦“雙碳”引領,努力在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上走前列。努力構建布局集聚化、結構綠色化、鏈條生態化的大健康產業綠色制造工業體系,建成大健康產業服務中心,集中資源加快企業培育,醫療器械產業CDMO創新平臺、三爪侖綠色食品、南昌交通學院數字經濟產業園、瀚良生物等企業逐步壯大,投資84.6億元的洪屏二期項目已正式開工。出臺《靖安縣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推動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打造高效、綠色、低碳、循環型現代工業體系。開展“美麗工廠”試點創建,建成國家、省級綠色工廠1家。
聚焦“兩山”轉化,努力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上走前列。推動生態資源產業化,大力發展白茶、食用菌、棘胸蛙等特色產業,建成茶葉加工中心,實現了產加銷貫通,靖安白茶連續五年入選江西農產品“二十大區域公用品牌”。做好“生態+旅游”文章,舉辦第二屆靖安生活節,開展多種形式的旅游活動130余場,旅游接待人次、綜合收入分別增長12.7%、12.3%。推動生態產品市場化,以全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試點為契機,搭建“兩山”平臺,今年來共盤活山水林田湖及宅基地等農村閑置資產14處,為村集體增收753.94萬元,帶動農民增收216.96萬元。
聚焦改革創新,努力在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上走前列。創新完善生態文明制度,切實做到“五個率先”:率先建成全國首個水環境監測與河湖管理平臺,率先建成全省首個森林航空護林直升機場-靖安機場,率先在全省開展“生態衛士”綜合執法改革試點,率先成立全市首支縣級專業突發環境應急救援隊—靖安縣碧水救援隊,率先在全市推行生態環境“局隊站合一”體制改革。嚴格制度保護,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對2015年版《靖安縣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負面清單》進行了修訂,新增了24類禁止項目。全縣各項規劃、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嚴格落實負面清單要求,提前介入把好準入關口,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統籌規劃引領。印發了《靖安縣關于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的實施意見》《關于推進靖安縣建設“美麗江西”先行示范縣的實施意見》等重要文件,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持續鞏固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為我縣美麗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