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宜春市靖安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推進河長制、林長制、路長制工作,以構建“黨建引領、政府搭臺、多長聯動、網格覆蓋、群防群治”方式,整合各部門資源,提升社會治理能效,融合河長、林長、路長,實現鎮域內網格全覆蓋、流程全閉環,全過程、全方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一是率先實施“河長制”。“以河為貴”,在江西率先實施“河長制”,全面實施縣鄉村三級主要領導任河長(庫長)的“河長制”。2017年6月開始進一步升級,由原來“要我當河長”提升為“我要當河長”的“認領制”,靖安縣入選全國首批河湖管護體制機制創新試點縣,靖安“河長制”被中國改革網列為2017年最成功的改革案例之一。靖安縣北潦河入選示范河湖建設全國首批試點之一,也是江西省唯一入選的河流。北潦河獲評“全國示范河湖”,北河獲評“長江經濟帶最美河流”。2021年靖安縣河長制管護經驗入選水利部《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典型案例匯編》。
二是全面推行“林長制”。“以樹為榮”,全面推行“林長制”,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成功創建7個省級森林鄉村,全縣共完成了人工造林3367.5畝,封山育林10000畝。同時大力開展古樹名木認養活動,通過掛牌認領的形式,在農村形成人人爭當“樹保姆”,建設美麗綠色鄉村的良好氛圍,全縣累計額完成古樹名木掛牌認養達8000余棵。
三是穩步推進“路長制”。“以路為美”,在全市率先啟動“國省干線路長制”工作,對全縣境內213公里國省干線公路以及公路邊溝外緣100米以內的路域環境進行綜合管理,穩步推進“公路+旅游”項目,重點打造了彩色道路、七彩景觀大道、公路驛站、觀景平臺等一批公路沿線旅游項目,筑造了“暢、安、舒、美”的路域環境。目前,境內有4條國省道干線公路被評為全省最美公路。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