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間,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我館充分發揮宣傳窗口作用,積極籌辦演出、社教等系列活動,結合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我館圍繞“五一”和“5·18國際博物館日”宣傳,舉辦了“鼓上飛舞”文物保護專場演出兩場及“匠心匠意--玩轉五一”系列社教活動一場。
“鼓上飛舞”文物保護專場演出,于5月1日晚上在西門古街門口舉行一場,5月4日在官莊鎮舉行一場,主要節目為鼓藝表演、文物題材的時裝走秀、三句半、歌舞等。
演出以文物保護為主題,節目內容豐富多樣,時裝秀模特持寫有“保護文物、人人有責”牌子走秀,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文物保護意識。演出的形式打破了以往文物“高冷”的形象,賦予文物與人親近的溫度。有了時尚魅力,公眾對文物的關注度自然會提升。結合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博物館的力量”,讓文物與人們的生活結合起來,多層次、多形態、多渠道地講好文物故事,達到保護文物的宣傳效果。

5月1日在西門古街舉行的文物專場演出

5月4日在官莊鎮舉行的文物專場演出
另外,5月1日上午在況鐘紀念館三樓多功能廳,舉辦了 “匠心匠意--玩轉五一”系列活動,內容有“賞匠心瑰寶 傳古吳神韻--青銅鼎DIY活動”、“青韻留白--木質青花瓷瓶DIY活動”等體驗活動。
“匠心”是在掌握一門技藝的基礎上,盡力把技藝做到極致,其內涵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的內容。能將簡單的事兒,重復的做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活動開始前,給大家普及了青銅器、青花瓷等小知識,讓孩子們直呼“漲知識”, 然后由家長協助,親手制作青銅鼎及青花瓷木瓶,成品作為禮品自行帶走。
此次“五一”“匠心匠意”活動,吸引了眾多觀眾到館積極參與,熱情度很高。讓到館觀眾,尤其是青少年和小朋友們在創新活動中體驗傳統技藝,逐步增強創造思維與實踐能力,在傳承文化中陶冶情操,深刻感受傳統文化與技藝的獨特魅力。活動充分發揮博物館“第二課堂”的教育優勢,讓更多人在這些富有意義與趣味的動手體驗和學習創造活動中感受勞動的樂趣,讓匠心精神根植于每一個觀眾和孩子心里,樹立“文化過節”的新風尚。


青花瓷木瓶制作成果展示

青銅鼎制作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