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紓解“痛點”,實現“交易零成本”。始終將電子化招投標活動作為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依托省交易平臺,將開標會從現場搬到網上,力做好“互聯網+”與公共資源交易深度合文章。促進各類進場交易公開透明、網上操作留痕、減少人為干預,推動全縣公共資源交易服務規范陽光、便捷高效,更好服務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2024年以來,我縣工程建設、政府采購等進場項目均實現了全流程電子化交易,電子化交易項目占比為100%。
二是疏通“堵點”,堅持“不見面開標”常態化運行。“不見面”開標以“惠企、便民、降費、提效”為目標,以“互聯網+公共資源交易”為實施路徑,以“開標不見面,交易看得見”為全新交易模式。真正實現了“足不出戶,數據跑路”,讓企業徹底擺脫了地域時間限制,節約了投標成本、減少人為干預,有效防范“暗箱操作”,讓投標更加便捷、高效。2024年以來,依托“不見面開標”系統,累計承接各類“不見面開標”進場交易項目43場,其中工程建設項目及政府采購項目“不見面開標”占比100%。
三是聚焦“斷點”,加強跨市遠程異地評標力度。通過遠程異地評標,既實現了評標專家和招標人、投標人的“空間隔離”,又實現了評標的“協同運作”,避免了項目關鍵信息泄露,降低了評標成本。今后,將進一步加強跨市遠程異地評標力度,提升工程建設項目跨市遠程異地評標占比率。2024以來,累計承接各類“遠程異地評標”進場交易項目41場(含客場20場),其中完成工程建設項目“遠程異地評標”8場,均實現了跨市遠程異地評標。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