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汛期水生態環境風險防范和水生態環境安全保障工作,筑牢水環境安全底線,持續推進作風建設走深走實、見行見效。宜春市靖安生態環境局以實干促發展,全面落實汛期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強涉水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切實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職責,確保交界斷面水質安全。
一是加深隱患排查,筑牢汛期安全防線
對境內香田、仁首2個省考斷面上游10公里河道范圍和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縣城生活污水處理廠、工業園污水處理廠等企業開展環境風險隱患檢查,嚴防雨水、污水集聚,影響水質。對重要河流入河排口開展同步監測,通過數據比對分析,準確掌握污染因子,對溯源發現的問題及時交辦相關責任單位進行整治,確保各入河口水質達標排放。
二是加大執法力度,強化汛期環境監管
加強食品等涉水類企業的執法監管和現場檢查,檢查企業污染設施運行和在線監測情況,督促企業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對出現環境違法行為的企業進行依法查處,同時,重點對降雨期間利用雨水口排污問題進行現場核查,防止企業汛期偷排、超標排污等環境違法行為,切實做好企業汛期水環境安全工作。截至目前,共出動執法人員16人次,檢查企業5家,排查共發現問題6個,完成整改5個。
三是加密監測頻次,做好汛期水質分析
密切關注雨情、水情,及時掌握國控、省控斷面水質變化情況,對水質異常波動情形,加大監測頻率,開展人工比對,強化監測分析,共出具監測數據52項,出具報告數4份。充分運用汛期水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成果,對2個斷面形成“一報一圖一單”,即一份詳細排查報告、一張斷面污染源分布圖、一份問題整治清單。
四是加強應急值守,提升汛期應急能力
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責任到人、信息通暢、不遲報、不漏報、不瞞報,扎實做好應急車輛和應急物資裝備等工作,遇緊急情況立即啟動突發環境應急響應,確保突發環境事件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