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的根基在于市場主體
大眾創業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促進大眾創業、培育市場主體
方能不斷做大“老板”群體
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靖安篇章
靖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聚焦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中的焦點、難點、堵點
出臺18條“硬核”措施
優化準入機制力推市場主體擴容
創新服務舉措力助市場主體優化
加大政策扶持力求市場主體增效
厚植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土壤
催生、壯大、繁榮市場主體
助力靖安成為投資創業的一片熱土
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措施吧~
優化準入機制,力推市場主體擴容
(一)開展無照無證經營排查注冊。積極對接屬地鄉鎮及行業主管部門開展無照無證經營排查,對符合條件的經營戶立即辦理注冊,不符合條件的規范辦理,做到應辦盡辦。
(二)落實注冊便利化措施。大力推進“網上辦” “掌上辦”等不見面審批模式,進一步壓縮登記注冊辦理時間,對材料齊全的,咨詢領表、受理審批、發放執照,在0.5個工作日完成。
(三)推廣市場主體歇業制度。大力開展歇業制度宣傳,引導因為各種原因造成經營困難市場主體辦理歇業手續,通過“歇業”的方式休養緩沖,度過困難后重新開業。
(四)加強市場主體遷移管理。對外縣遷入企業化繁為簡,將遷移登記流程精簡為“遷入”一個環節。推行“企業遷移一件事”服務,將申請遷移、變更登記、調檔三個環節合并為一次辦理。
(五)提高年報服務水平。通過靖安發布、短信通知、電話通知等方式加強年報法律法規和填報指引的宣傳。對未年報的市場主體逐戶上門,現場指導辦理年報,力爭年報率95%以上。
(六)優化信用修復機制。加強信用修復渠道宣傳,按照“資料齊全馬上辦、資料不全指導辦、重大修復跟蹤辦”要求,及時辦理失信企業信用修復。
創新服務舉措,力助市場主體優化
(七)提升“個轉企”服務。提升“個轉企”服務。放寬辦理條件,完善線上辦理功能,開通“綠色通道”,對符合入規入統條件的個體工商戶,落實專人跟蹤指導辦理。
(八)開展食品藥品企業幫扶行動。采取“監管+指導”“監管+培訓”“監管+規范”“監管+提升”方式助力食品小作坊規范發展,打造品牌。支持引導單體零售藥店加入零售連鎖轉為連鎖門店。
(九)深化涉企收費專項治理。有序開展水電氣、中介、行政事業等價費專項檢查,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推動惠企收費政策落地,為市場主體降低經營成本。
(十)規范市場監管檢查。全面實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對違法違規行為,按規定處罰,做到該免則免,該減則減,該輕則輕,過罰相當,力求執法公平。
(十一)深入文明誠信經營戶創評。進一步完善“文明誠信經營戶”創評及激勵扶持機制,進一步加大銀行信貸授信額度和政策扶持力度,扶助文明誠信守法經營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健康快速成長。
(十二)發揮“小個專”黨建引領。抓實“小個專”黨建,抓好7個“小個專”支部建設,建成5個“小個專”黨建指導站,將非公黨建的政治優勢進一步轉化為經營優勢、發展優勢、競爭優勢。
(十三)強化知識產權運用與保護。鼓勵引導企業申請專利,推動企業從高校及科研院所轉讓的專利,落實好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及貼息扶持激勵政策,聚焦重點領域加大知識產權違法行為的檢查力度,保護知識產權合法權益。
(十四)加強質量與品牌建設。進一步推進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和“江西綠色生態”品牌建設,2024年力爭新建“江西綠色生態”團體標準1-2項。
(十五)開展政策公平競爭審查。清理妨礙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持續推進社會主義統一大市場建設。
(十六)正確應對職業打假保護企業合法利益。加強職業打假人的溝通,禁止惡意投訴,充分運用法律法規及“首違不罰”“輕微不罰”規定,采取警告、教育等柔性執法手段監管。
(十七)落實市監扶助政策。對獲國家、省、市質量獎,獲“江西名牌”,獲“江西綠色生態”認證,制定標準的企業,按規定分別落實2萬-50萬的獎勵不等的獎勵。對首次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的行業協會等組織,按規定分別落實10萬-20萬的獎勵。對新授權的發明專利并產生效益的獎勵3萬元,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貸款按規定給予利息30%的補貼,對從高校及科研院所轉讓的專利按照交易額的30%給予獎補。
(十八)開展放心消費創建示范。深化餐飲食品“食安封簽+互聯網+明廚亮灶”閉環管理。開展全縣放心消費創建示范點評選申報,對已經評選的放心消費示范點經營戶開展宣傳推薦,擴大影響力,提升社會消費信心。
(來源:縣市監局)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