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娜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關于將靖安打造成優質農產品供給地的建議》的提案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首先,非常感謝您對靖安縣農產品供給工作的支持和關心,您提出的觀點和建議,我們認真對待、仔細研究,制定切實有效措施,抓好落實。現就我們所做的工作并結合您的建議以及今后工作的措施匯報如下:
一、生產模式優化,提升產品競爭力
一是推進標準化基地建設。加快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化、標準化、組織化進程,目前已完成4個標準化農產品基地建設,后期將發揮“靖品”基地的引領帶動作用,繼續推進將符合準入要求的合作基地升級為標準化基地,擴大全縣優質農產品生產規模。
二是定制式種養殖。根據我縣現有食品加工企業原料需求,以后端特定需求帶動前端精準生產,實行“定品種、定產量、定技術”,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基礎上,提供定制化的優質農產品。
三是推廣立體種養模式。以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為抓手,積極探索“一地多用、一地多產”,大力推廣林下經濟模式,通過科學的生態立體布局,實現不同層次的種植和養殖模式。
二、補齊加工短板,提升企業硬實力
一是培育產業。充分利用“三級利益聯結”機制,培育優質加工企業。按照易成食品加工企業模式,幫助有潛力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進入食品加工園,協助取得QS食品加工許可證,解決我縣部分農產品加工企業無法線上銷售、進大型商超、不利于產品推廣的問題。
二是產業融合。聚焦本地優質農產品資源,突出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業,支持傳統農產品加工工藝升級改造,著力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引導農產品加工業與其它產業深度融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三、統籌物流資源,提升供應保障力
一是提高物流效率。依托即將建成的農產品交易中心倉儲及物流優勢,發揮中心輻射作用,“點線面”結合統籌運輸路線,科學合理配載,提升運輸效率,切實解決我縣農產品運費偏高的問題,助推我縣優質農產品走向全國市場。
二是加快冷鏈建設。針對鮮銷農產品集中上市時物流不暢、產銷脫節、損耗較大的情況,對農產品交易中心冷庫進行擴容升級,有效延長農產品儲藏時間,購置冷鏈運輸車輛,從而提高運轉效率,擴大農產品銷售半徑,確保農產品保值增值,提升利潤空間。
四、拓寬銷售渠道,提升市場影響力
一是加快電商運營中心建設。整合現有電商團隊、企業入駐中心,同步對外招攬優質電商團隊,加快直播帶貨頻次,以銷售數據檢驗第三方合作電商公司帶貨營銷能力,搭建起“外引內培”的電商人才基地。
二是依托靖安生活館強化宣傳。通過在南昌、靖安開設的10家直營門店及白茶形象店,精選我縣優質農產品進行展示推介及線下銷售,下一步將在省內外繼續布局,主推靖安白茶、農家蔬菜、娃娃魚、棘胸蛙等特色農產品,推動農產品“出村進城”。
三是全面拓寬銷售渠道。積極與省供銷集團、糧油集團等頭部企業洽談合作,主動對接中石油門店、盒馬鮮生、山姆等大型商超,同時加大對省內大型單位食堂、中高端餐廳的農產品供應,擴大市場份額,全面提升我縣優質農產品知名度。
2024年6月7日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