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習近平總書記時隔四年再次親臨江西考察指導,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西實踐把脈定向、指路引航,讓我們倍感溫暖、深受鼓舞。一年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人民,開拓進取、真抓實干,基本完成了縣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這一年,極不平凡,我們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面對企業經營困難、信心不足,社會投資不旺的現實困境,我們堅持用最大努力爭取最好結果,持續打出“穩增長”系列“組合拳”,全縣GDP增長4.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1%,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分別增長3.8%、6.1%左右,全縣經濟承壓前行、大勢向好,展現出強大韌勁。
這一年,極具突破,我們迎難而上,難中求成。面對重大項目儲備不足,資金、土地等瓶頸制約,我們堅持“項目為王”,全力推動資源向項目聚集、要素向項目聚攏、力量向項目聚合,全年新簽約項目28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2個;爭取地方專債項目19個;納入省市調度的64個大中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55億元,占年計劃的125%,項目建設跑出了“加速度”。
這一年,極有影響,我們吸睛引流,破圈出彩。面對龍頭產品缺失、基礎配套不足、季節差異明顯的旅游產業短板,我們堅持深耕細作,組織策劃靖安生活年系列活動,舉辦追風百里自駕生活季、仲夏造浪季等系列活動60余場,入選全省旅游宣傳推廣十佳案例;央視金牌欄目《山水間的家》走進靖安,全網傳播量累計突破1.3億次。全年旅游接待人次、綜合收入分別增長21.4%、20.3%,均創歷史新高,靖安的知名度、美譽度持續唱響。
這一年,極為不易,我們以民為本,堅守底線。面對收支平衡壓力持續增大的困局,我們堅持未雨綢繆、精打細算,實現“三保”預算足額保障。我們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把有限的財力向民生領域傾斜,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7%,辦成了一批關系民生福祉的大事要事,利民惠民更加可感、可及。
這一年,極富成效,我們苦干實干,干中求勝。面對日趨激烈的區域競爭,我們堅持拉高標桿、對標一流、爭先創優,榮獲全國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全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縣、全國鄉村建設評價樣板縣、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全國深呼吸生態魅力名縣、全國避暑旅游目的地、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五洲鉆石獎·2023文旅國際年度金牌旅游目的地等國家級榮譽,“小縣大作為”的信心更強、底氣更足、干勁更大。
回顧這一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著力挖潛力、添動能,產業發展更加興旺
1.綠色工業邁出新步伐。建成大健康產業服務中心和展示館,大健康產業園標準廠房完工,學府路、成業路、振興路、機場大道及科創大道建成通車。醫療器械產業CDMO創新平臺投入使用。建成小食品產業孵化平臺,華安、易成等食品企業成功入駐。投資5億元的電纜數字產業園、投資3.5億元的沁東藥業項目開工建設。老冰匠公司“退城入園”項目順利推進。新增規上工業企業6戶、省級專業化小巨人企業1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0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企業9戶、兩化融合示范企業4戶。大健康產業產值、稅收分別增長38%、428%。
2.現代農業取得新進展。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8000畝,完成冬種油菜5萬畝,糧食生產面積21.2萬畝。新增茶園3292畝,茶葉加工中心建成運營,靖安白茶連續五年入選江西農產品“二十大區域公用品牌”。新增森林藥材1227畝,打造林業產業示范基地10個。建成1個淡水鱸魚和5個棘胸蛙養殖基地。新增富硒認證產品7個、綠色有機認證產品12個。新開“靖品·凈安”品牌直營店2家,成功入駐省行政中心。扎實推進村企聯建,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150萬元、村民增收621萬元。入選全省“四融一共”和美鄉村建設先行示范縣。中源鄉、寶峰鎮獲評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鄉鎮,青山村、大團村、高湖村等10個村獲評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合港村被認定為江西省鄉村振興村級實踐基地。溪橋農業榮獲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坪頭嶺農產品合作社入選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和全國農民用水合作示范組織,意蜂實業、友和食品入選江西省農產品“企業產品品牌百強榜”。
3.全域旅游躍上新臺階。榮獲全省首批優秀旅游服務體驗試點城市。三爪侖5A景區創建工作加速推進,年侖溫泉度假村等項目順利開工。三爪侖四季滑雪場、瑪瑙巖森林鄉村、江西大鯢文創體驗中心等項目順利接游,寶峰書院一期、蓬萊府第等項目基本完工,中源國際滑雪場項目主體工程封頂。大力推進石頭村、簡鈺居、水岸邊等精品民宿及鄉村民宿集群建設,新增鄉村民宿100家,總數達900余家、3萬多床位。港背村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璪都鎮、高湖鎮獲評江西避暑旅游目的地。海益園入選首批全國五星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企業,茶灣山水獲評江西省五星級休閑鄉村民宿,鶴棲谷、香田烏石獲評全省3A級鄉村旅游點,沐光源宿、李家公寓山莊入選全省旅游民宿無障礙環境示范點。
(二)著力抓改革、優環境,創新活力更加強勁
1.重點改革持續深化。成立全省首個縣級休閑鄉村民宿協會,“探索實施休閑鄉村民宿產業規范經營和管理改革”入選中國改革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縣域案例二十佳,全省唯一。“探索‘兩山’轉化模式,盡享綠色詩意生活”入選文旅部綠色旅游發展案例。建成全省首個幸福河湖文化公園、河湖驛站,智慧河湖建設項目入選江西省數字河湖優秀案例。在全市率先推行生態環境“局隊站合一”體制改革,實現執法監測管理無縫銜接。
2.創新驅動持續強化。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8.1%,占GPD比重1.7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8家,新增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24家。新增有效發明專利9項,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68件,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打造“靖悅遠來”人才品牌,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19名,兌現人才政策獎補資金2300余萬元。水環境監測與河湖管理平臺項目榮獲第六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江西區域賽水利行業二等獎。緣生生物“重組溶葡萄球菌酶”項目獲第八屆創客中國江西賽區三等獎,為全省唯一獲獎醫藥企業。意蜂實業、合力照明參與項目均獲全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杰浩工具研發產品、瀚良生物發明專利入選江西省科技成果登記項目。
3.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深入推進“大一窗”“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實現企業開辦等761項審批服務事項綜合一窗受理出件,新增各類市場主體2199家,增長21.63%。推動惠企政策落地見效,為經營主體減負2.38億元。用好用活“鄉村民宿貸”“旅游升級貸”“轉型升級貸”等特色金融產品,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投向實體經濟貸款余額131.8億元,較年初增長9.9億元。深化“政銀郵”融合、在全省率先推出政府采購電子賣場“靖安白茶館”,不斷擦亮“靖心安心”營商環境服務品牌。前三季度全省營商環境指標監測排名全省第10、全市第1,躍升至全省第一方陣。
(三)著力提品質、重治理,城鄉顏值更加靚麗
1.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國家衛生縣創建工作穩步推進,市民中心和文化藝術青少年活動中心、清湖河水系綜合治理工程、商會大廈等項目陸續開工,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城南市民健身公園等項目基本完工。新建城市道路4條、城區停車場3個、“潮汐停車場”3個,新增停車位1000余個、新能源充電樁49根;完成3個老舊小區、320戶棚戶區改造,完成城鄉生活垃圾轉運站升級改造、生活污水處理廠二期改擴建工程,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居全省前列?!拔鏖T外歷史文化街區及清和廣場全面提升改造項目”入選全省首批城市體檢轉化城市更新項目優秀案例,青湖社區獲評全省“幸福社區”。
2.鄉村風貌不斷提升。美麗鄉鎮建設和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穩居省市前列,中源鄉、三爪侖鄉、寶峰鎮、高湖鎮、璪都鎮、仁首鎮達到省級示范類建設標準??h道升級改造17.5公里,建成路網聯通路8公里,改造農村危橋10座,建成鄉村生態停車場15個。加強宅基地規范管理和農房風貌管控,完成“三拆一改”599宗3.98萬平方米。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
完成新農村建設提升點60個,新改建農村廁所1304個。加快推進農村“三線”整治試點縣建設,打造30公里示范帶、10個精品村莊。倡導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全省移風易俗“好家庭”、婚事新辦“好公婆”、孝老愛親“好媳婦”、弘揚新風“好理事長”均榜上有名。三坪村、港背村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3.生態優勢更加鞏固。獲評首批省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改革示范基地、省級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試點縣,通過全省首批“江西綠色生態”品牌建設試點縣項目驗收。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縣城PM2.5平均濃度17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率99.7%,地表水斷面水質達標率100%,均居全省前列。中央、省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的28件信訪件全部辦結。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建設項目、縣城生活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整治工程、石馬水庫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與污染防治工程順利完工。完成娃娃魚研究所提升改造,江西大鯢資源保護和利用更具成效。“五長”共治扎實推進,“山水林田湖”生態綜合治理成效顯著,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飛臨水口、寶峰境內越冬,被央視《新聞直播間》重點報道。全域推進幸福河湖建設,潦河灌區入選國家水利風景區。生態環境局獲評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先進集體,仁首鎮榮獲全省生態園林城鎮,官莊歐源、雷公尖坳口、香田烏石、中源金盆4個自然村獲評省級水生態文明村。
(四)著力惠民生、保民安,人民福祉更加殷實
1.社會保障力度加大。建成全市首個“零工驛站”就業服務平臺,新增城鎮就業1676人,撥付就業創業補貼1053.8萬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64億元,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持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基本養老參保人數10.77萬人,醫保參保人數12.99萬人。全面完成城鄉困難群眾提標提補工作,發放低保、特困人員供養金等各類救助資金5270萬元。實施持證殘疾人、退役軍人(三屬)等特殊群體免費乘坐縣內城鄉公交優待政策。深入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增長13.6%,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2.各項事業齊頭并進。“靖安縣”獲評省級地名文化遺產。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穩步推進,思成小學投入使用,靖安一小、清華小學等4所小學改建完成,城北幼兒園主體完工,城東學校啟動建設;榮獲全省中小學勞動教育示范區、全省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創新實踐首批試點縣。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新改擴建鄉鎮衛生院9所,建成村衛生室43個。疾控中心標準化建設順利啟動,南大一附院靖安院區、健康城等項目加速推進。實施“守護花蕾”HPV公益項目,入選全省首個消除宮頸癌試點縣,宮防所獲評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工商聯連續6年獲評全國“五好”縣級工商聯。藝術團和文化研究會掛牌成立??茀f獲評全國科普日活動優秀組織單位。公路文化館被命名為“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胺e極創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打造‘和諧心理 靖安生活’品牌”入選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優秀典型案例?!敖∩須夤f會志愿服務活動”入選國家全民健身志愿服務優秀案例。寶峰鎮獲評全省老年體育工作先進鄉鎮。伍映方獲批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姚全榮獲“江西好人”。
3.社會大局平穩有序。“五防五保”攻堅行動扎實開展,安全生產、食品藥品、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安全形勢平穩有序;應急救援、減災救災防線持續筑牢。實施未成年人保護“守望”工程,學生溺水事故連續三年“零發生”,獲評全省平安校園建設優秀縣。深化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只進一扇門,解紛萬家事”改革,“矛調中心”榮獲全省優秀人民調解組織。創新“雙改、雙選、雙聯”網格精細化管理模式,社區治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養老詐騙等各類違法犯罪活動,連續多年榮獲全省公眾安全感調查先進縣,法院、檢察院、公安局被評為全省政法滿意度調查先進政法單位。
(五)著力轉作風、促實干,政府建設更加有為
以“三比三爭”暨“四敢四創”活動為抓手,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深入推進統計造假屢禁難絕專項治理,統計局榮獲五年一評全省統計工作先進集體。全面貫徹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決策機制,自覺接受縣人大依法監督和縣政協民主監督,辦結縣人大代表建議104件、政協委員提案145件。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生態衛士”綜合執法改革獲評首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交警大隊被評為全國行政執法先進集體。全面推進“八五”普法,實現農村、社區網格“法律明白人”全覆蓋。深入開展政務公開,優化12345熱線等便民服務平臺,榮獲全省首批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縣。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持之以恒糾治“四風”,扎實推進“三嚴五整”減負行動。樹牢過“緊日子”思想,“三公”經費連續10年實現下降。強化政府投資項目風險評估,重點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金融領域、房地產等風險,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與此同時,國防動員、退役軍人事務、機關事務、民族宗教、外事僑務、人民防空等工作持續加強,地震、氣象、史志、檔案、工青婦、紅十字會、關心下一代等事業健康發展,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贛公網安備 3609250200000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