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祚文(1907—1946),字漱云,靖安縣仁首團崗人。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出生。民國時期的地質學家。
雷祚文幼時在私塾攻讀過“四書”、“五經”和唐詩宋詞等,1921考入南昌心遠中學讀書,1924年以優異成績考進天津北洋大學礦冶專業學習,1930年大學畢業后回南昌,在心遠中學和省立工業學校任教。此時,他一邊教書,一邊自學,準備出國深造。
1933年雷祚文以優異成績考取美國科拉多礦業學院。經過4年的刻苦學習,取得了碩士學位。當他讀完博士學位的全部課業,等待論文答辯時,日本軍隊大舉入侵中國。他寫信給友人說:“當中華民族面臨外敵入侵的時候,中華兒女怎樣安心在異國伏案讀書呢?”于是,他毅然回國搞實業救國,先后在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授,西北工學院工科研究所任礦冶部主任。
1940年,雷祚文被西康西昌行轅聘任為會理金礦礦長兼總工程師。他到職后,探得該礦儲金量不多,無開采價值。然而當局卻要他寫假報告,謊報黃金儲量,借此濫發股票,搜刮民財,中飽私囊。他斷然拒絕,離開了會理。
1942年,雷祚文應一資本家的邀請,調查和開采西南地區的金礦。他單身一人,沐風櫛雨,不辭勞苦。調查結果,金礦儲量甚少,無開采價值,卻意外發現了四川渡口、攀枝花一帶有豐富的鐵礦和煤礦。于是他趕寫了一份調查報告給國家資源委員會,但該會置若罔聞。直到新中國成立后,渡口、攀枝花豐富的鐵礦、煤田才被開采。雷祚文1943年赴重慶,準備進入資源委員會工作,但經同學勸說,卻接受了教育部的委派,任西康技藝??茖W校校長。他在這里工作直到抗戰勝利。
1946年9月20日,雷祚文乘飛機去重慶大學和西南工業??茖W校任教時,飛機在螺髻山撞山墜毀罹難,年僅39歲。


贛公網安備 3609250200000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