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縣情簡介
“天涯尋靖安,總在白云邊”。靖安縣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宜春市北部,猶如一顆翠玉鑲嵌于群山環抱之中。東鄰安義,南界奉新,西毗修水,北靠武寧,東北連永修,總面積1377平方公里,轄6鎮5鄉,戶籍人口16萬,經昌銅高速到南昌37公里,距昌北國際機場56公里,是南昌都市圈的天然后花園。2025年1-6月,全縣GDP同比增長5.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0.4%,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1%,外貿出口增長11.4%。新獲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最快的100個縣、全省首批文旅美縣、全省公眾安全感調查先進縣、2024年度全市綜合考核第一等次等榮譽。
靖安是山水靈秀的生態大縣。“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是靖安自然環境的真實寫照,全縣森林覆蓋率84.25%,山區負氧離子高達10萬/立方厘米,擁有429種野生動物、2106種野生植物。純凈的空氣,清冽的水質,讓原生純種娃娃魚在此繁衍生息,獲評中國天然氧吧和中國娃娃魚之鄉。贛西北第一高峰九嶺尖草甸接天,長江經濟帶“最美河流”北河樟蔭如蓋,白崖山奇石競秀,三爪侖飛瀑流泉,一步一景,處處是景,被評為中國最美縣域和江西首個國家生態縣、全國首批“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靖安是人文厚重的千年古縣。自公元937年建縣,迄今1088年,歷史悠久、文風鼎盛。擁有老虎墩遺址、李洲坳東周墓葬、馬祖塔亭3個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其中老虎墩新石器時代遺存距今8000年左右,出土了目前長江中游地區發現年代最早的彩陶;2007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東周墓葬,改寫了中國紡織織造史;禪宗八祖馬祖道一舍利歸骨之地寶峰禪寺,名播海內外,是“馬祖建叢林”和“走江湖”的歷史文化源點。除此之外,靖安有不少歷史文化名人,詩人劉慎虛留詩《唐詩三百首》,青天況鐘“三任三留”治理蘇州,明代尚書李叔正、《白香詞譜》作者舒夢蘭等名仕輩出,曾鞏、陸九淵、王陽明均亦曾在此留下足跡,墨香詩韻,流轉千年,是中華詩詞之鄉、江西書畫之鄉。
靖安是活力迸發的產業新縣。靖安堅定踐行“兩山”理念,以綠色大健康產業統領一二三產發展。一產利用生態,全縣共有“三品一標”認證產品97個,認證面積60余萬畝,“靖安白茶”“靖安石蛙”“靖安香菇”等特優產品香飄四方,獲評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二產服從生態,吸引了滕王閣食品、瀚良生物等30余家大健康企業落戶,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2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6家,是全省首批大健康產業試點示范縣。三產保護生態,全縣建有15個景區、20多個度假項目、3個省級旅游小鎮、4個工業旅游點、70多個戶外運動項目、96個鄉村旅游示范點、900余家鄉村民宿。其中有周邊省份規模最大、海拔最高的中源國際滑雪場,江西首個四季可滑的三爪侖滑雪場,獲得吉尼斯紀錄的三爪侖虎嘯峽森林小火車,全國唯一的以大鯢為主題的文創產業園等景區景點,連續三年舉辦“靖安生活節”系列活動,是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江西首批文旅美縣。
靖安是平安祥和的宜居福縣。據《廣雅》所釋:“靖,安也”,意為安定、和平之意,這也是靖安現今國泰民安、群眾安居樂業的真實寫照。長期受耕讀文化滋養,靖安人民崇文尚德、開放包容、熱情好客,特別是近年來,通過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淳樸民風與好人文化交相輝映,涌現了30位中國好人,上榜人數占比全省第一,榮獲全省文明城市、全省平安縣。成功打造了環三爪侖百里長廊美麗示范帶2條,建成美麗宜居示范鄉鎮9個、示范村莊71個、示范庭院8800余戶,98%的農戶庭院建成“整潔庭院”,獲評全國鄉村建設評價樣板縣、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等稱號,全縣公眾安全感滿意度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有一種生活叫靖安”成為一個區域品牌。
“雖為千家縣,正在清華間”。當前的靖安正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央大力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等戰略,省委提出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市委賦予靖安加快打造“特色名縣”定位使命。下一步,靖安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市有關要求,圍繞“文旅美縣、生態名縣”的目標定位,聚力打造美麗中國建設先行地、江西綠色大健康產業承載地、南昌都市圈旅游度假首選目的地,推動文旅消費、工業實力、對外開放、城鄉融合、民生福祉五大躍升,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靖安篇章。


贛公網安備 3609250200000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