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打鼓鏟山歌(又名靖安鋤山鼓),主要流傳于靖安縣三爪侖及璪都等山上片客家人聚居地區,清初隨廣東、福建一帶客家人帶入靖安,已有300年以上的歷史。過去,每逢農歷六月耘禾,八月捍茶山都要唱“鋤山鼓”,它是一種集體勞動時唱的歌曲。鼓師身背圓鼓一面,雙手握槌,擊拍領唱,眾人唱和,談古說今,即興詼諧,調劑群眾勞動情緒,提高工效。“鋤山鼓”旋律清新質樸,粗獷流暢,有徵、羽兩種調式,終止音均下滑至角。歌序為:開工(冷鼓)——開號(喝彩)——唱歌(頭番歌)——冷鼓——望茶——冷鼓——謝茶——冷鼓——望飯——冷鼓——謝飯——冷鼓——山歌——冷鼓——散歌(即興編唱)——冷鼓——煞號(喝彩)——盤絲羅(收工)。曾載入《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江西卷》。 2008年5月,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8月吳景耀作為靖安打鼓鏟山歌傳承人被列為宜春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08年11月,他又當選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贛公網安備 3609250200000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