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走進中源鄉龍丘村棘胸蛙養殖基地項目施工現場,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場景,處處洋溢著大干快上的濃厚氛圍。該項目是縣鄉村振興局為了扶持溪橋農業公司在我縣進一步做大做強棘胸蛙產業,實施的“龍頭企業+村集體+農戶”的村企聯建項目。項目投入鄉村振興銜接補助資金300萬元,基地占地70畝,集蝌蚪養殖、種蛙養殖池、商品蛙養殖、林下養殖4個區域,項目建成后,為我縣首個全產業鏈綜合大型養殖基地。
該養殖基地同時也是溪橋農業公司負責人彭贊在靖安經營多年,實現發展壯大一次重大突破。2008年1月,彭贊被靖安良好的生態環境所吸引,從廣西老家來到靖安養殖棘胸蛙,棘胸蛙的養殖對地域環境、水質要求十分嚴格,創業初期,由于技術不成熟、馬尾山基地搬遷等諸多原因,導致棘胸蛙大規模死亡,損失嚴重。
“鄉村振興局幫了我大忙!在鄉村振興局的資金支持和服務幫助下,改建水口鄉來堡村基地,新建中源鄉洞下村、高湖鎮山口村基地,前期種蛙孵化成活率不高、養殖規模受限的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在談及坎坷的養蛙之路時,彭贊激動地說道,“特別是今年,縣鄉村振興局計劃投入1000多萬元,幫助村集體建設12個棘胸蛙養殖基地,為我們養殖戶注入‘強心劑’!對于實現我和我的團隊的夢想——‘在生態優美的靖安建設全國最大的棘胸蛙養殖基地’是關鍵一步”。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棘胸蛙產業、增強發展信心,拓展當地養殖規模,走好“以溪橋農業公司為市場主體、村集體積極參與發展增收的模式”,2024年縣鄉村振興局分批次組織高湖鎮、官莊鎮、寶峰鎮、中源鄉等地村干部到水口鄉青山村村集體自主經營的養殖基地調研,了解運營增收模式,得知該村投資15萬元的基地,僅2023年就增收8萬余元后,大家紛紛行動起來。高湖鎮山口村支部書記陳小強表示:“我過去對村里自主養殖棘胸蛙產業,還是存在顧慮心理,擔心養殖技術、經營銷售等環節出問題,通過這次縣鄉村振興局帶我們到青山村實地考察和深入交流,回去后將立即啟動第二期養殖基地建設。”
今年以來,縣鄉村振興局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大抓落實、狠抓項目”暨市場主體“五抓五提升”攻堅行動部署,充分發揮銜接資金優勢,聚焦特色優勢產業,以溪橋農業公司棘胸蛙養殖基地獲評“2023年度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為契機,培育市場主體做大做強,進一步帶動我縣棘胸蛙養殖產業發展壯大,將我縣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群眾及脫貧監測對象增收。
截至目前,縣鄉村振興局2024年計劃實施的12個養殖基地已全部開工,建成后將新增養殖大棚27200平方米。“縣委、縣政府有部署,我們就要有行動,并且要搶抓機遇、快速落實,支持溪橋農業公司在我縣做大做強。我們有決心、有信心,一定會將該產業培育成我縣特色產業的‘黑馬’。”縣鄉村振興局主要負責同志說。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