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雙節來臨,仁首鎮的“節日菜單”早已備好——9月26日至30日,一場場特色活動接連登場,將團圓的溫情、歡慶的喜悅與文明的新風,播撒進每一位群眾心間。
文藝匯演好戲連臺,移風易俗深入人心
9月30日晚,仁首鎮“‘好’聲說理樹新風 雙節同慶倡文明”移風易俗文藝匯演在仁首村劉家組文化廣場熱鬧開場。晚會一開始,激昂澎湃的鼓舞就如雷鳴般擂響了節日的序曲,瞬間點燃了全場觀眾的熱情。
生動有趣、貼近百姓生活的節目輪番上演。幽默詼諧的小品《賺回份子錢》,“俚”言“俚”語地諷刺了鋪張攀比的舊俗,倡導婚事新辦、節儉養德的文明新風,讓觀眾在歡聲笑語中悄然接受新風的洗禮。
韻味悠長的非遺茶花燈傳播著屬于本地特色的文化魅力;中國傳統戲曲黃梅戲,婉轉的唱腔聽得人如癡如醉;古典舞《梅花賦》、民族舞蹈《問花村串燒》,以及情景劇舞蹈《打鼓鏟山》等節目,讓群眾大飽眼福。
巧制花燈喜迎雙節,童心點亮美好祝愿
9月28日,仁首鎮石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喜迎雙節 巧制花燈”主題活動充滿了童趣與溫馨。
孩子們在志愿者的引導下,化身為一個個“小小藝術家”,盡情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進行裝飾。小小的花燈,不僅映亮了張張純真的笑臉,更承載著對家國團圓、未來美好的真摯祝愿。
指尖生輝體驗非遺,月滿華誕共寄情懷
9月26日-27日,仁首鎮蓮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月滿華誕,指尖生輝——沉浸式傳統文化手作之旅”,吸引了眾多孩子踴躍參與。
在志愿者細致的講解與示范下,孩子們用纖長的紙條卷曲、捏塑、拼貼,創作出圓月、國旗等圖案的雅致團扇;又用金屬絲線勾勒輪廓,以彩砂點綴填充,完成了一件件寓意團圓與祝福的掐絲琺瑯作品。
當融合“雙節”主題的作品在指尖誕生時,傳統文化的種子也在這場親身實踐中悄然深植。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