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看我剪的小兔子像不像?”“老師,這個字要怎么讀呀?”近日,靖安縣仁首鎮(zhèn)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活動室內,志愿者們帶著精心準備的課程,正和孩子們互動。這里正是該鎮(zhèn)“暑假七彩小課堂,就‘暑’你最乖”的活動現場。
非遺課堂上,傳統(tǒng)文化正悄悄浸潤孩子們心田。志愿者鋪開紅紙,指尖捏著剪刀演示“團花剪紙”技法,轉紙、下剪、翻折的動作行云流水,轉眼就剪出一只振翅欲飛的蝴蝶。“剪紙不是老古董,咱們可以剪奧特曼,也能剪田里的稻谷和村門口的老樟樹。”志愿者的話剛落,孩子們就炸開了鍋,有的把卡通圖案畫在紙上,有的嘗試將自家門前的果樹剪成紋樣,一張張童趣盎然的剪紙作品鋪滿桌面,古老技藝在孩童手中煥發(fā)著新活力。
國學課堂里,知識正變得萌態(tài)可掬。志愿者用動畫短片講《論語》,用情景劇演《三字經》,把“孝悌”“誠信”這些道理藏進小故事里。“孔融為什么讓梨呀?”“因為他懂禮貌!”“孟母為什么要搬家?”“怕壞朋友帶壞孟子!”孩子們舉著小手搶答,稚嫩的聲音里透露著對國學文化的熱愛。
運動課堂上,活力正隨著汗水“燃”起來。志愿者帶著孩子們打籃球,藍色的運動服在陽光下跳躍,一個帥氣的籃板扣殺,引得孩子們發(fā)出一陣陣歡呼聲。“老師,我也要跳,快教教我!”“還有我,還有!”志愿者剛下球場就被孩子們圍了起來,“好,但是咱們要從控球學起。”這節(jié)課,孩子們在運動中解鎖快樂,也收獲了健康的體魄。
從指尖的非遺傳承,到傳統(tǒng)的國學啟蒙,再到腳下的活力綻放,仁首鎮(zhèn)的暑假七彩小課堂像一塊調色板,為孩子們的暑假涂上了明亮的底色。志愿者們用耐心與創(chuàng)意,讓知識有了溫度,讓成長充滿樂趣。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