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吹,氣象新,移風易俗樹新風……”近日,清脆的快板聲在靖安縣仁首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上響起,宣講員王志文手持竹板,用帶著鄉土氣息的“俚言俚語”宣講新風尚。臺下的鄉親們聽得入神,時不時跟著節奏點頭,掌聲混著笑聲在廣場上回蕩。
這生動的一幕,是仁首鎮創新理論宣講的縮影。近年來,該鎮跳出“會議室宣講”的傳統模式,把講臺搬到最接地氣的地方:文明實踐廣場的村晚舞臺上,農戶家曬谷場的竹席邊,甚至是春耕正忙的田間地頭。泥土氣息混著理論溫度,讓政策宣講不再是“紙上談兵”。
“快板一打響當當,陳規陋習全掃光”。宣講隊把群眾喜聞樂見的快板藝術與宣講內容深度融合,編寫了30多段朗朗上口的快板詞,從彩禮攀比講到垃圾分類,從孝老愛親說到鄉村治理。王志文便是這支“快板宣講隊”的骨干,他說:“老百姓不愛聽官話套話,把道理編進快板里,像唱山歌一樣傳開,大家記得牢、照著做?!?o:p>
宣講隊伍里,還活躍著一群特殊的“榮譽隊員”。鎮里邀請村里的老黨員、退休老干部加入,他們熟悉村情民意,擅長用家長里短講清大道理。團結村的王大爺就是其中一員。他宣講時說:“彩禮本是心意,不該變成負擔。你看我們的宣講員王志文,沒有彩禮、沒有大操大辦,婚事新辦省錢又熱鬧,這是我們該學的!”如今,像王大爺這樣的“榮譽隊員”在該鎮已有21名,他們帶著小馬扎走村串戶,把宣講變成了“拉家常”。
從廣場上的集中宣講,到曬谷場的圍坐暢談,再到田埂間的即興互動,該鎮用群眾聽得懂、樂于參與的方式,讓新風尚融入百姓生活的日常點滴。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