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湖河,作為靖安縣城的 “母親河”,不僅承載著歷史的記憶、文化的積淀,更見證著城市的蝶變,映襯著市民的幸福。
“以前這河水散發著異味,路過都讓人下意識加快腳步,現在吃完飯就想來遛彎兒!” 家住清湖河沿岸的劉奶奶,每天傍晚都會在河畔步道散步。這條曾讓居民避之不及的河流,如今已成為承載萬千家庭日常幸福感的 “生活后花園”,清湖河改造工程的民生效益正隨著潺潺流水浸潤人心。
作為一名在清湖河沿岸住了三十來年的老居民,劉奶奶見證了清湖河的蝶變,更見證了清湖河水系綜合治理工程帶來的顯著變化。
近年來,靖安縣委、縣政府緊扣“1353”工作思路,立足“文旅美縣、生態名縣”目標定位,將實施清湖河水系綜合治理工程作為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構建生態宜居環境、切實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在各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對清湖河實施了一系列治理措施,河、岸、橋、景多維共治,為沿河市民創造更多更好的濱水公共空間和親水體驗,加快構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詩意棲居地。
此外,還通過外水外排,減輕行洪壓力;高水高排,智能分流;低水低排,暢通行洪通道;內澇點整治,消除積水隱患等措施,走出一條從治水、管水到興水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如今,清湖河生態得到修復,美麗河流串聯起百姓身邊的宜居秀帶,越來越多的市民,喜歡用腳步細細丈量兩岸的美景,沿著河邊綠道散步健身成為很多居民的日常。
“河道里的水美了,水清岸綠,風景是真的好,身在城中,可隨時漫步河邊,每天都來轉轉,心中不僅感到很幸福,更為我們靖安驕傲。”市民肖大爺說道。
靚起來的清湖河,河水連接著古今,也奔涌著面向未來。河流是自然亦是人文,靖安市民見證清湖河的變遷,河水映出岸邊倒影,仿佛在訴說著它的經歷,有感動、有情懷、有故事,通通匯入這條人文歷史的河流,牽起安全宜居的“詩和遠方”。
“河水清了,人心順了,日子更好了。” 這是劉奶奶聊天時的感慨,也是這場民生工程最生動的注腳。當一河清水倒映著萬家燈火,這條重生的河流正流淌出實實在在的民生獲得感。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