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三中坐落于靖安縣城中心東方中路,是一所城區初級中學。學校創辦于1974年,原名雙溪鎮中學,1982年更名為靖安三中,我校原在縣城潦河北岸(即現在的雙溪中學),2007年1月根據縣委、縣政府網點調整安排,遷入現校址(原靖安中學校址)。學校招生鄉鎮為雙溪鎮、雷公尖、香田鄉香田村,服務半徑4千米,服務人員60000余人。
學校占地39996平方米,建筑面積12907平方米(其中教學輔助面積10841平方米),現有43個教學班,學生2182人。
一、資源配置情況
1.師資隊伍建設:學校現有在編教師130人;有本科學歷115人,大學學歷15人,有省優秀校長 1人、省特級教師1人、省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7人、省骨干教師6人、教學能手 1人、市學科帶頭人1人、市骨干教師7人;市名校長1人、名師 4人、縣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組成的骨干教師隊伍。
2.教育學設施建設:
學校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10841平方米;有標準化400米跑道、11人制足球運動場1個,有計算機教室3間,物理實驗室3間;化學實驗室3間,生物實驗室1間,理化生綜合實踐探究室1間,美術、書法教室4間,音樂教室4間,校圖書館現有藏書58000多冊,為江西省中小學二類圖書館。
3.校園安全建設:加強了學校的安全管理,大門處安裝了防撞設施、設立了家長會見室,安裝了一鍵報警、消防報警、監控等設備。從保安公司聘請保安4人,實行24小時值班。行政值日和班主任進行課間樓道安全巡查。通過安全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等進行疫情防控、交通安全、飲食安全、消防安全、傳染病安全、防溺水、防欺凌教育。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規范教育教學情況
落實“雙減”政策,開齊開足各門課程,并率先開設了足球課、書法課。開展師德師風教育,規范教師的執教行為,簽訂師德師風承諾書。每學年舉行初一年級新生均衡分班現場會。開齊開足音樂、體育、美術、勞動課程,開展“一班一品一特色”大課間活動,按雙減要求對學生進行測試,形成了學生過程性與結果性相結合的多元評價體系。
以“提質增效”為導向,加大對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教師的培訓力度,積極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從提高質量,課程開發、優化作業設計,提升作業品質,提高課后服務質量開展提質增效課題研究。
三、提高德育教育有效性
推行“教育不是填滿,而是點亮”育人理念,以品行積分制度等,加強學生常規教育;評選“月文明班級”“月文明學生”、“尊師守紀優秀學生”和“最美學生”;引導學生做到“六好”(“即:“唱好歌、做好操、寫好字、掃好地、做好作業包、穿好校服”),堅持“一把尺子量道德”品行積分和學生“每日一省”制度,給每位學生建立品行積分檔案,日常行為進行量化管理。
通過“黨員蹲班制”“行政蹲班制”等“三聯一示范”方式,開展結對幫扶、萬師訪萬家活動,對學生學習焦慮、交友、情緒調節、考試焦慮等青春期問題進行疏導。
四、校園文化建設
以“活成世界的一束光”為育人目標,從立言促行、立德樹人、樂事立功、五育并舉積極創設校園文化氛圍,打造校園文化品牌。
編寫了《文明禮儀教育讀本》《三立校園文化教育讀本》等校本課程;開展養花護花勞動教育活動;定期開展體育藝術活動,成立了籃球、足球等多個社團,積極組織參加市、縣藝術節、體育競賽活動。
五、學校教育工作碩果。先后榮獲“全國作文先進單位”、“江西省提升質量年先進單位”“江西省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江西省現代教育技術示范學校”、 “江西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宜春市文明單位”、 “宜春市中小學(幼兒園)平安校園示范學校”、“宜春市人防先進單位”“宜春市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單位”、“靖安縣教育先進單位”、“靖安縣教學質量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
“春風化雨潤桃李,眾志成城育英才”,靖安三中將始終堅持 “質量立校,科研強校,特色興校”之路,重視內涵發展,揚理想之風帆,繪教育之藍圖
“春風化雨潤桃李,眾志成城育英才”,學校將始終堅持 “教研興校,質量強校”之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揚理想之風帆,繪教育之藍圖。繼續朝著“扎實推進素質教育,謀求特色學校建設,全面提升辦學實力”的既定目標前進,并在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過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