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靖安縣仁首鎮,有這樣一支“法律明白人”隊伍。他們扎根基層,宣傳政策法規,引導法律服務,化解矛盾糾紛,參與社會治理,是基層治理最為活躍的“平安細胞”。
胡瑞普是仁首鎮棠港村書記,自靖安縣開展“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以來,胡瑞普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農村“法律明白人”骨干。
近日,他與仁首鎮團結村書記,同時也是農村“法律明白人骨干”的趙團旗共同調解了一起糾紛。
仁首鎮團結村村民劉某某聘請熊某某與徐某為其新房三樓做粉刷。5月11日下午5時許,熊某某與徐某搬運工具至劉某某新房三樓,事后,熊某某與徐某到二樓觀看房屋裝修工藝,在觀看過程中,熊某某不慎從二樓摔至一樓,送醫搶救無效死亡。仁首司法所接到當事人申請后,立即組織胡瑞普和趙團旗共同予以調解。
兩位“法律明白人”骨干首先安撫好死者家屬情緒,詳細調查了解事情發生的經過,然后本著自愿平等原則依法開展調解。調解伊始,雙方當事人各執一詞,劉某某認為:粉刷還沒有開工,他們只是搬運工具去他新房,而且是在二樓觀看房屋裝修工藝時摔至一樓死亡,不是工作死亡,自己沒有責任,只愿意給予10萬元作為人道補償;熊某某家屬認為:雖然粉刷沒有正式開工,但是已跟劉某某達成口頭做工協議,要不然也不會搬工具去新房,事實上已經形成了雇傭關系,雇主應承擔一半責任,堅持要求賠償40萬元。由于賠償金額差距過大,調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法律明白人”骨干梳理好雙方訴求,認為爭議焦點在于責任劃分與賠償總額兩個方面,勸導雙方保持冷靜,避免發生沖突,并建議咨詢律師等人員專業法律意見。
雙方當事人通過咨詢律師、法官法律意見后,各自心里有了底數。司法所組織調解員與“法律明白人”骨干認真分析研判,決定分別做雙方思想工作,實現“逐個擊破”。“法律明白人”骨干首先勸導死者家屬,告知其應在法律規定范圍內合理提出賠償數額,再告知雇主一方安全防護措施未做到位,理應對熊某某的死亡承擔一定責任,并結合死者家屬上有老下有小的實際情況,盡可能給死者家屬多一點補償。經過反復勸說、溝通、協商,雙方最終達成協議:劉某某出于人道主義一次性補償死者家屬死亡賠償金、精神撫慰金、喪葬費、贍養費、被撫養人生活費等費用共計人民幣16萬元,最終事件得到圓滿解決。
在日常的工作之余,胡瑞普和趙團旗會加強學習法律法規,并積極向農村群眾普及宣傳。通過微信群、開展法律知識講堂等形式,向群眾及時傳授各種法律知識。像胡瑞普、趙團旗這樣的“法律明白人”骨干,目前在靖安縣有近4000名。
今年以來,全縣“法律明白人”參與法治宣傳2000余人次、化解矛盾糾紛100余件次、參與社會事務管理150余件次,引導法律服務280余件次,基本實現“法律明白人”以點帶面,聯網成片,帶動提升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成為服務群眾、凝聚基層治理不可或缺的攻堅力量。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