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软件,97国产一区,亚洲成av人影院,波多野结衣毛片,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痴汉,一区二区三国产,亚欧精品在线,好吊色国产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政府部門信息公開>部門信息公開目錄>農業農村局>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決策公開>發展規劃

靖安縣2021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總結與2022年工作打算

訪問量:

關聯稿件:

?  靖安縣2021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總結與2022年工作打算

  靖安縣地處贛西北,總面積1377平方公里,轄6鎮5鄉,76個行政村,人口16萬,“十三五”建檔立卡脫貧戶2143戶5494人,省市定脫貧村9個。2021年12月底,全縣共有脫貧戶2088戶5323人,“三類人員”120戶363人,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為15668元,同比底增長7.8%。脫貧攻堅勝利后,全縣上下持續深化習近平總書記“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重要思想認識,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決策部署,制定出臺了《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三十條措施》,全力保障銜接工作平穩有效開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2021年工作完成情況

   (一)強化責任落實,構建接續奮斗新格局

  1.深刻認識新征程。始終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堅定接續奮斗必勝信念、堅決作為“鞏固好”“拓展好”“銜接好”的第一道工序,定期在縣委常委會、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縣政府常務會、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會等會議上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以及建黨100周年重要講話精神。縣委第十六次黨代會明確提出了未來五年全力做好有效銜接工作的目標任務,進一步將全縣干部思想統一到黨中央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上來,不斷增強做好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2.強化組織新引領。切實加強對全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的領導,在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的基礎上,成立了黨政一把手任雙組長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領導小組,下設了住房、教育、健康、飲水、產業、就業、金融、生態保護、基礎設施、資金管理、駐村幫扶、感恩教育、社會兜底、督導考核、防返貧監測等15項重點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在原縣級扶貧部門和鄉村扶貧工作站(室)的基礎上,平穩有序做好了縣級扶貧部門轉為鄉村振興局,鄉村扶貧工作站(室)轉為鄉村振興工作站(室)的機構重組工作,保證了工作無縫銜接。同時全縣鄉村振興系統人員力量持續加大,鄉鎮鄉村振興工作站依然保持原有鄉鎮黨委副書記擔任工作站長;村級鄉村振興工作室在駐村工作隊(工作組)、村干部的基礎上,充實了1名年輕大學生從事信息錄入工作。

  3.完善制度新保障。立足抓常抓長,制定了《靖安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印發了《關于安排縣領導聯系幫扶重點鄉村振興重點村的通知》,對全縣7個省、市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安排了聯系幫扶縣領導,統籌指導推進銜接工作。實行常態化調研督導機制,每季度一督導一排名一約談,采取較真碰硬、壓茬滾動方式,推進各項工作落實。積極落實結對幫扶和駐村幫扶工作機制,編印了《靖安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監測幫扶手冊》,全力抓好脫貧成果監測工作;全縣共派出第一書記25名,隊員35名,對未派駐村工作隊的44個行政村,選定由鄉鎮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為組長,一般干部為組員的駐村工作組,承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及鄉村振興工作任務;出臺了《靖安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考核辦法》,繼續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

  4.作風建設新效能。為聚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作風優良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開展了全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領域作風專項整治自查自糾活動,查擺并整改問題6個。同時在出臺的《靖安縣鄉村振興干部培訓工作實施方案》指導性文件基礎上,制定了《靖安縣2021年度鄉村振興干部培訓計劃》,突出黨政干部、鄉村振興系統干部、行業部門干部、駐村幫扶干部、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干部“五個全覆蓋”目標,全縣各層次共舉辦扶貧干部培訓班58期,培訓總人數2424人次,其中縣級層面已舉辦11期,培訓總人數749人次,為全面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了有力作風和能力保障。

  5.資金管理新投入。為規范銜接資金管理,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扶貧項目及資金管理的意見》《靖安縣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試行)》《靖安縣扶貧資產運營管護制度(暫行)》等規范性文件。2021年度我縣各級銜接補助資金總計安排73個項目2891.68萬元,目前已基本完工,無結轉結余1年及以上資金。縣本級銜接資金投入200萬元,比2020年縣級投入175萬元增長14.29%。進一步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強化扶貧資金監管,在已出臺《關于完善扶貧資金項目公告公示制度的實施意見》的基礎上,2021年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扶貧項目及資金管理的意見》對公告公示的基本原則、公開內容、公開方式、項目驗收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二)強化政策落實,持續精準施策再發力

  1.落實義務教育保障政策。在保持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學段的學生資助體系的政策總體穩定基礎上,繼續實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嚴格落實控輟保學“雙線四包”工作機制,采取“一月一報”“一學一核”“一人一案”等舉措,通過送教上門、隨班就讀等方式保障適齡殘疾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確保除身體原因不具備學習條件外脫貧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不失學輟學。2021年共資助脫貧戶子女723人,發放資助金額71.8萬元;共為258名大學生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貸款金額225.216萬元。

  2.落實基本醫療保障政策。繼續縣域內醫療機構全面落實“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服務。2021年脫貧人員住院補償1288人次,住院總費用983.41萬元,實際報銷比例為90.73%;全縣村級衛生室開通了門診統籌工作,門診統籌已補償19098人次,補償費用221.45萬元;組織成立家庭醫生團隊為脫貧戶開展了2021年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及時為簽約對象按協議提供履約服務,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3.落實住房安全保障政策。全面加強了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和質量監管,動態了解和掌握低收入人口的住房安全狀況變化情況,排查出了2021年動態新增38戶農村低收入人口住房安全問題,及時納入錄入2021年危改計劃,目前已全部完工。同時為全縣農村唯一住房購買“農房險”,確保農村住房因災得到有效保障。

  4.落實飲水安全保障政策。下發了《關于開展2021年貧困人口飲水安全排查整改工作的函》,參照《貧困人口飲水安全評價表》要素,逐村、逐戶、逐項目對貧困人口飲水安全進行全面大排查。對全縣集中供水工程按不低于10%標準開展了兩次抽取水樣進行水質檢測,水質檢測結果均為合格;落實了135萬元資金專門用于農飲工程維養,切實保障飲水安全。

  5.落實社會兜底保障政策。全面落實低保五保提標提補政策。農村低保保障標準由去年每人每月480元提高到515元,財政月人均補差水平提高30元、達到355元,農村特困保障標準由去年每人每月505元提高到670元。2021年全縣保障農村低保3332戶5093人,縣特困戶703戶741人,殘疾人2032人。

  (三)強化工作落實,提升脫貧質量再鞏固

  1.健全監測幫扶機制,防止返貧致貧。在出臺的《靖安縣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實施方案》總體指導意見基礎上,印發了《關于建立靖安縣易致貧返貧監測機制的通知》,大力推行“三線預警、動態監測”制度。一是部門比對,進一步建立健全了以縣鄉村振興局牽頭,相關行業部門和11個鄉鎮的溝通聯絡平臺,定期開展信息比對,及時發現疑似易致貧返貧對象;二是干部走訪,以村為單位成立監測小組,定期開展走訪調查,全面摸排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疑似對象,以及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疑似對象;三是自主申報,實行農戶書面申請的同時,在鄉村場所廣泛張貼宣傳全省統一的二維碼,讓農戶通過手機掃碼自主申報困難幫扶訴求。以上三條途徑掌握的疑似對象經過核實后,按照“應納盡納”的原則,通過村民代表會議評議和公示、審核程序后,納入“三類人員”管理,并及時落實結對幫扶干部和相關幫扶措施,及時有效消除致貧返貧風險。截至目前,我縣共識別邊緣易致貧戶38戶117人,脫貧不穩定戶12戶26人,突發嚴重困難戶70戶220人,其中邊緣易致貧戶已消除風險18戶53人,脫貧不穩定戶11戶26人已消除風險。同時,探索建立了“財政+保險+農戶”的防貧保障機制,制定了《人保財險靖安分公司精準防貧保險承保方案》,縣財政出資43.2萬元,2021年共理賠5戶15萬元,為全縣農村人口購買了精準防貧保險,確保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和致貧底線。

  2.健全增收發展機制,持續穩定脫貧。始終把就業、產業、消費作為幫扶脫貧人口增收發展的重點,完善政策舉措,強化工作落實,培育增強穩定脫貧、持續發展動能。一是鞏固就業幫扶。建立了脫貧勞動力回訪機制,今年對全縣65周歲以下脫貧勞動力開展了培訓需求摸底,全縣共培訓143人次,發放培訓和生活費補貼共3.71萬元;全縣現有10家幫扶車間,共吸納97名脫貧勞動力就業;繼續做好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工作,全縣共開發公益性崗位1108個,共安置脫貧勞動力1020人;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發放7人,共計3.5萬元;發放外出務工交通補貼852人,共計38.08萬元,其中,監測戶3人0.15萬元;積極開展招工用工服務,線上線下齊發力推送崗位信息,共發布42期,推送崗位4090余個,共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12場,提供3500余個崗位。2021年全縣脫貧人口就業總人數2706人,占2020年度務工人數比例100.74%。二是做實產業幫扶。立足特色農業品牌和市場導向,科學規劃產業發展方向,推動產業扶貧由到村到戶為主向到鄉到村帶戶為主轉變,實現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和鄉村產業提檔升級,今年以來嚴格遵循從“短平快”入手,“短中長”結合的思路,以白茶、黃菊、油茶、筍竹林、民宿等產業幫扶項目為主體,突出打造精心打造“靖品?靖安生活館”區域公用品牌,2021年財政專項銜接資金用于產業項目2035.857萬元,占比70.4%,發放產業獎補資金200萬元。全縣脫貧人口小額信貸貸款余額395戶1610.8萬元;12個村級光伏電站運營良好,今年以來累計發電量96.06萬千瓦時,收益79.6萬元。正在積極探索建立“政府+保險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扶貧保險模式,增強扶貧產業抵御災害、抗擊風險的能力。三是做好消費幫扶。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互利共贏”,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消費幫扶,加強農產品產銷對接。全縣建立1個消費扶貧專館、5個消費扶貧專區、布放無人柜9臺,認定扶貧產品151個,帶貧消費扶貧數據庫認定供應商45個,在消費扶貧館上架商品89個,全年累計銷售9821萬元,其中,全縣企事業單位采購500萬元。

  3.健全資產管理機制,持續發揮效益。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扶貧資金及項目管理的意見》《靖安縣關于進一步加強扶貧資產管理的實施意見(試行)》等指導性文件,切實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后期管理維護,確保建成的扶貧項目不閑置、不浪費、不損失,持續發揮扶貧效益。一是全面清查扶貧資產。全縣共清查出2013年以來各年度資金所形成的扶貧資產7698.168139萬元(其中:到戶資產44.4561萬元、公益性資產2711.256139萬元、經營性資產4942.4559萬元)。目前所有資產已納入臺賬管理,并全部錄入全省扶貧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做到底數清。二是核實資產確權入帳。根據調查摸底出來的扶貧資產,經過公示無異議后,根據形成扶貧資產的類別,通過提供登記所需材料,及時將資產登記入賬,并由所在鄉鎮發放《扶貧資產產權登記證》,建立資產臺賬,確保清查準確、入帳真實、登記及時、權屬清晰。三是加強后續運維管護。村內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實施完成并驗收交付使用后,村兩委和駐村扶貧工作隊負責本村扶貧資產的管理工作,明確產權歸屬,逐一登記造冊入賬,按照規定辦理資產移交手續,指定專人管理,簽訂《扶貧資產管護移交單》,落實管護責任人。并要求定期對公益性資產進行保養維護,確保正常運行,建立管護制度,明確日常管護責任,確保資產不流失、不閑置浪費。四是做好資產收益分配。通過多種渠道方式,逐步提高當地脫貧群眾參與產業項目的受益比率,對已實施產業扶貧項目的帶貧效益,持續進行跟蹤問效,指導項目主體(含承包主體)加強經營生產。建立了《靖安縣產業扶貧項目利益聯結貧困戶臺賬》,及時掌握經營性資產利益聯結情況,并明確經營性資產的受益率,確保資產持續發揮效益。

  4.健全智志雙扶機制,持續激發內力。始終堅持扶志、扶德相結合,持續激發脫貧群眾內生動力。一是全面開展宣講。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到脫貧戶當中開展脫貧攻堅偉績、共產黨黨史等方面宣講活動;積極借助村“兩委”換屆機會,向與會村民代表就基礎設施建設、村民生活改善等方面脫貧攻堅成效成果進行宣講,村民代表給予了充分肯定。二是用好激勵平臺。持續開展好“愛心超市積分評定”“就業扶貧專崗考核”,以開展評定和考核的方式,形成有效合力,營造脫貧戶比學趕超的氛圍,破除極少數困難群眾的“等靠要”思想。三是深化感恩活動。在全縣脫貧村和脫貧戶中積極開展同唱一首歌《唱支山歌給黨聽》慶祝建黨100周年網絡拉歌活動,開展了感恩奮進脫貧戶評選,激勵脫貧群眾接續奮斗、脫貧致富,營造了脫貧群眾強大的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濃厚氛圍。

  5.健全排查整改機制,持續鞏固成果。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扎實落地。一是開展排查整改工作。印發了《關于對脫貧攻堅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全面排查整改的緊急通知》,確定了12大方面41條對照排查整改清單內容,明確了幫扶牽頭單位為排查整改業務指導和政策落實責任,強化對各鄉鎮排查整改的工作梳理、情況分析、數據核準,形成了縣鄉村上下聯動、各部門左右銜接、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全縣共排查發現6個方面19個具體問題,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二是開展考核問題整改。緊緊圍繞省市部署要求,對照問題清單舉一反三,全面查擺出了我縣4個方面19個具體問題,制定出臺了《靖安縣2020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方案》,明確了33條整改措施,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三是開展百日攻堅行動。出臺了《靖安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百日行動”實施方案》,成立了以縣委分管領導為總指揮,政府分管領導為副總指揮,相關行業部門為成員的行動指揮部。通過“村村到、戶戶查、人人過”的方式,全面排查出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鞏固成效等4個方面25個具體問題,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有效提升了全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水平。

  6.積極銜接鄉村建設,推進鄉村振興。在不斷鞏固健全脫貧村村莊環境常態化長效化管護治理、生活垃圾處理長效機制的基礎上,有效銜接鄉村建設行動,因地制宜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共申報并確定了中源鄉向務村、龍坵村,官莊鎮南村村、官莊村,香田鄉紅崗村,水口鄉騰豐村等6個為“十四五”省級重點村,璪都鎮港背村為市級示范村,確立縣級鄉村振興重點村15個,靖安縣擬定為全省鄉村振興先行示范縣,主要是在生態振興領域為全省做出示范引領。

  二、2022年工作打算

  2022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推進之年,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嚴格按照中央設立的5年過渡期,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繼續發揚脫貧攻堅精神,穩步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各項重點工作。

  圍繞一個目標。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有效銜接推進全省鄉村振興示范縣建設。

  實施二項手段。一是進一步完善落實防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機制,對返貧致貧風險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二是配合縣委、縣政府搭建鄉村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融資平臺,掛靠縣鄉村振興局,統籌實施推進鄉村振興示范縣建設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鞏固三個保障。一是繼續健全義務教育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保障接受義務教育的基本權利;二是加大健康幫扶新政策宣傳力度,全面提升縣域內醫療服務能力,開展縣鄉一體服務,加強鄉村一體聯動管理,切實提升縣鄉村醫療服務能力;三是繼續實施住房監測和飲水設施長效管護機制,落實唯一住房“農房保險”和飲水管護人員和經費,確保住房和飲水安全。

  強化四項措施。一是科學研判健康幫扶政策調整帶來的因病返貧致貧風險,加強事前排查和事中監測,采取加大防貧保投入兜底線和擴大產業收益資助增收入等雙重措施,確保不發生因病返貧致貧;二是成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常態化調研督導組,定期開展督促檢查,建立問題通報約談機制,壓實壓牢各級責任,提升工作水平;三是在編制出臺全縣村莊規劃的基礎上,一村一圖、一村一品,統籌推進鄉村建設行動,進一步完善水、電、路和教育、醫療、文化等基礎設施,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促進農村長效發展;四是組織實施農村環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動,加強村莊美化綠化,強化生活污水處理、生活垃圾治理,扎實推進“廁所革命”,將農村變景區、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全面打通“兩山”轉化通道,打造鄉村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生動畫卷。

附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返回頂部關閉本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盟| 宜州市| 揭阳市| 永济市| 普安县| 名山县| 河北省| 塔城市| 仁化县| 区。| 济阳县| 尉犁县| 九龙县| 紫金县| 富锦市| 福清市| 抚远县| 邓州市| 威信县| 迁安市| 马关县| 新津县| 黄龙县| 南靖县| 林西县| 隆林| 左贡县| 大渡口区| 原平市| 香港| 黄山市| 德阳市| 宝应县| 白水县| 屏东市| 兰溪市| 定襄县| 沂水县| 巫山县| 韩城市| 孟州市| 奎屯市| 敦煌市| 湘乡市| 盐源县| 突泉县| 房产| 浦江县| 白城市| 河池市| 泸溪县| 余江县| 涞源县| 陆川县| 长岭县| 资兴市| 靖远县| 宣武区| 临江市| 益阳市| 松溪县| 咸丰县| 长乐市| 孟津县| 嘉定区| 隆子县| 阳信县| 邯郸县| 石台县| 宝清县| 哈密市| 乡城县| 龙口市| 荆州市| 汨罗市| 洛阳市| 岱山县| 汨罗市| 新龙县| 德令哈市| 鹰潭市| 会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