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縣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
2020年度工作要點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為切實做好2020年全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制訂要點如下。
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議精神,對標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工作重要論述、視察江西對脫貧攻堅重要要求,堅持“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實現高質量、確保可持續”工作方針,完成剩余233名貧困人口減貧任務,鞏固提升5383人、9個省市定貧困村脫貧退出成果,筑牢邊緣戶、監測戶返貧致貧防線,確保以高質量脫貧成色、可持續發展成效,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
一、拓寬增收渠道,全面解決“兩不愁”
(一)強化產業扶貧促增收。1、落實小額信貸規模1000萬元,安排產業獎補資金100萬元,鼓勵支持貧困戶發展白茶、藥材、蔬菜、生豬、雞鴨等特色種養產業。2、繼續推行“五個一”產業發展模式和“一領辦三參與”扶貧產業合作方式,發揮新型經濟主體、專業合作社作用,完善帶貧益貧機制,力爭規范建設合作社50個、產業扶貧基地15個以上。3、抓好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力爭每個貧困村培育3-5名帶頭人,每個非貧困村培育1名以上帶頭人。4、加強12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運維管理,接入國扶監測系統實時監測,確保發電和收益穩定。5、加強扶貧產業風險防范,將扶貧資金形成可核查的物化資產,積極探索農業保險新模式。(牽頭單位:縣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扶貧辦、縣林業局、縣財政局、縣銀監辦、縣人民銀行、縣農商銀行)
(二)強化就業扶貧促增收。1、做好轉移就業服務,引導貧困勞力外出和到縣工業園區務工,及時按標準發放交通補貼,確保貧困勞力就業率穩定在80%以上。2、鼓勵各類經營主體興辦鄉村就業扶貧車間15個以上,定期開展運行監管,促進貧困人口家門口就業。3、因地制宜開發農家書屋管理、鄉村道路維護、衛生保潔、山林防護等公益性崗位1000個以上,重點安排弱能貧困人口和受疫情影響臨時就業。4、摸清扶貧對象意愿和當地企業用工需求,有針對性開展免費就業技能培訓,提升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增收能力。(牽頭單位:縣人社局;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扶貧辦、縣殘聯、縣林業局、縣工信局)
(三)強化“兩不愁”兜底保障。1、全面落實低保、醫保、養老保險、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政策,確保特殊困難群體基本生活有保障。2、深入推進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脫貧攻堅期內,兜底脫貧對象低保要應享盡享,納入農村低保貧困戶盡可能落實延退政策。3、重點關注低保戶、特困供養戶、殘疾貧困戶等特殊群體,持續完善貧困家庭“三留守”關愛服務體系,落實家庭贍養、監護照料法定義務,建立健全信息臺賬和定期探訪制度。(牽頭單位:縣民政局;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縣醫保局、縣殘聯、縣扶貧辦)
二、筑牢脫貧底線,落實落細“三保障”
(一)筑牢義務教育保障。1、強化義務教育扶貧資助政策學校校長與鄉鎮屬地雙負責制,確保貧困家庭學生就讀信息精準、政策落實到位。2、重點對省外就讀貧困生進行跟蹤,學籍地確實落實不了資助政策的予以補發,做到不漏一人。3、整合工、青、婦教育資助資金,統籌資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4、改善鄉村辦學水平,加大控輟保學力度,全面保障除身體原因不具備學習條件外的義務教育階段貧困生不失學輟學。(牽頭單位:縣教體局;責任單位:縣總工會、團縣委、縣婦聯)
(二)筑牢基本醫療保障。1、全面落實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商業補充保險、醫療救助“四道保障線”,實施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報銷結算措施,保障貧困患者住院補償比例達到90%適度要求。2、開展塵肺病等慢性病排查,及時辦理慢性病證,落實貧困戶家庭醫生履約服務,加強貧困人口大病和慢性病精準救治。3、加強定點醫療機構監管力度,防止貧困對象無病住院、小病大治等現象,避免過度醫療。4、加強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規范化建設,培育壯大村醫隊伍,健全藥品管理使用、巡診等日常制度,確保貧困群眾能夠及時就近就醫。(牽頭單位:縣衛健委;責任單位:縣醫保局、縣人壽保險公司)
(三)筑牢住房安全保障。1、全面完成危房改造掃尾任務,貧困戶危房改造確保在6月底前竣工驗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貧困殘疾人家庭危房改造確保在10月底前竣工驗收。2、嚴格危房改造標準,嚴守建房面積紅線,嚴把改造質量關口,確保不因住房安全不達標、建房負債而影響脫貧質量。3、加強住房安全動態監測,實行掛牌管理,對全縣老舊房、土坯房進行全面排查,對改造質量不達標、建新不拆舊、子女住新房老人住舊房等現象進行整改,確保住房安全100%。(牽頭單位:縣住建局;責任單位:縣民政局、縣殘聯、縣扶貧辦)
(四)筑牢飲水安全保障。1、嚴格按照《農村飲水安全評價準則》,對分散供水貧困戶進行全面檢測鑒定,建立縣鄉村安全飲水工作臺賬,確保貧困群眾飲水安全100%。2、加強已建成農村飲水工程維修養護,推進2019-2020年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建設,全面發揮集中供水功能。3、完善飲水安全防范管理機制,強化突發災害和公共衛生飲水安全排查監控,提升飲水安全保障水平。(牽頭單位:縣水利局;責任單位:縣衛健委、縣扶貧辦)
三、健全體制機制,鞏固提升脫貧成效
(一)提升監測防范體系。加強動態監測,全面建立已退出貧困村、脫貧監測戶、邊緣戶的監測臺賬,進一步提升實時監測和預警防范工作體系,重點加強對返貧或致貧風險大的監測對象進行預警,因戶制宜迅速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幫扶,確保不返貧或致貧。(牽頭單位:縣扶貧辦;責任單位:縣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二)提升防貧保險機制。重點針對處于貧困邊緣且易致貧的農村低收入戶和人均收入不高且易返貧的脫貧戶開展防貧保險工作,緊扣因病、因學、因災風險,對符合條件的及時進行理賠,全面構建防范致貧返貧風險的長效機制。(牽頭單位:縣扶貧辦;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財保公司)
(三)提升扶貧項目功能。全面開展扶貧資產確權登記,建立“資產家底清晰、產權歸屬明晰、類型界定科學、管護主體明確、運行管理規范”管理臺帳。因地制宜實施扶貧項目建設,優化資產收益扶貧項目實施,按照產權集體所有、收益集體分配、體現差異化原則,構建長效穩定的帶貧減貧機制。(牽頭單位:縣扶貧辦;責任單位:縣民宗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林業局、縣財政局)
(四)提升人居發展環境。充分銜接鄉村振興戰略,著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社區和家庭環衛整治,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暢通村組公路;加強電力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實施農網改造升級;統籌推進網絡覆蓋、農村電商、網絡扶智、信息服務、網絡公益5大工程向縱深發展,打造安居樂業美麗家園。(牽頭單位:縣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縣住建局、縣生態環境局、縣交通運輸局、縣衛健委、縣商務局、縣供電公司、縣電信局、縣扶貧辦)
(五)提升脫貧內生動力。筑牢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深化“黨建+”扶貧,增強基層組織在脫貧攻堅中“主心骨”和領路人作用,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的基層治理體系。深入推進扶貧扶志感恩行動,深化感恩教育“六個一”和“三講一評”活動,持續宣傳好黨的扶貧政策,開展“感恩奮進脫貧戶”評選,引導貧困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樹立自我脫貧發展斗志,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牽頭單位:縣委組織部、縣委政法委、縣委宣傳部、縣扶貧辦;責任單位: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四、統籌協調推進,抓好各項重點工作
(一)積極應對疫情影響。1、定期摸清疫情對貧困群總生產生活的影響,建立及時分析研判制度。2、落實好《靖安縣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期間農村貧困群眾基本生活保障22條措施》,確保扶貧經營主體、扶貧車間全面復工復產,貧困勞力盡早返崗務工,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限度。(牽頭單位:縣扶貧辦;責任單位: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二)強化消費扶貧帶動。1、發揮工會組織作用,機關事業單位工會經費每人不少于500元用于采購扶貧農產品。2、完善扶貧產品認定機制, 拓寬銷售渠道,在郵政、供銷等電商平臺的基礎上,重點新增打造靖安生活體驗館、掌上靖安2個線上線下銷售平臺。3、深化扶貧產品進機關、學校、醫院、企業、社區等單位食堂和交易市場“六進”活動,力爭政府采購扶貧產品規模達500萬元。(牽頭單位:縣扶貧辦;責任單位:縣總工會、縣商務局、縣工業園管委會、縣工商聯、縣農業農村局、縣衛健委、縣教體局、縣供銷社、縣郵政公司)
(三)深入開展排查整改。開展脫貧攻堅突出問題排查整改集中行動,以“三落實”“三精準”“三保障”為重點,全面仔細排查梳理問題,建立問題清單,逐條逐項落實具體措施和責任人員,確保5月底前所有問題全部整改到位。(牽頭單位:縣扶貧辦;責任單位:縣十大扶貧工程牽頭單位)
(四)組織脫貧攻堅普查。聚焦脫貧攻堅效果真實性和準確性,配合做好2020年脫貧攻堅省級普查,確保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脫貧攻堅逐戶回查和整改工作,堅持“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不放松,全面檢驗脫貧攻堅成效和成色,為全面總結脫貧攻堅提供詳實依據。(牽頭單位:縣統計局、縣扶貧辦;責任單位:縣十大扶貧工程牽頭單位)
(五)扎實開展總結宣傳。深入推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工作重要論述、視察江西時對脫貧攻堅重要要求和全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精神。結合自身實際,創新宣傳形式,豐富宣傳載體,聚焦“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基調,認真籌備和組織脫貧攻堅輝煌成就系列展示,生動展現新時代靖安脫貧攻堅的工作實踐、典型模范和顯著成效,講好中國減貧靖安故事。(牽頭單位:縣委宣傳部、縣扶貧辦;責任單位:縣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五、強化保障措施,保持聚力攻堅格局
(一)強化資金保障投入。加大縣鄉財政扶貧投入和金融、土地、科技等政策支持力度,確保與脫貧攻堅收官任務相匹配。強化各級部門單位定點扶貧幫扶,深入推進政府、市場、社會互動和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聯動,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牽頭單位:縣財政局;責任單位:人行靖安支行、縣自然資源局、縣科技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民政局、團縣委、縣委統戰部、縣工商聯)
(二)壓實“掛鄉包村”責任。堅持“縣級抓總、行業部門抓落實、鄉鎮推進和實施”工作機制,全面壓實縣領導包鄉、縣直單位主要領導或部分鄉鎮班子成員包村的責任,集中開展好“周五扶貧日”活動,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走村入戶、摸清底數,全面掌握村情、戶情、實情,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牽頭單位:縣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責任單位:縣委各部門、縣直各單位)
(三)穩定駐村幫扶隊伍。保持已下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穩定,無特殊情況不換人,嚴格落實駐村干部與原單位工作脫鉤和吃住在村規定,保障駐村時間和成效。落實駐村干部生活保障和工作待遇,注重在決戰脫貧攻堅關鍵時刻考察識別和選拔使用干部。(牽頭單位:縣委組織部、縣扶貧辦;責任單位:各選派單位)
(四)加強扶貧干部培訓。嚴格落實《靖安縣2020年度扶貧干部培訓計劃》,實現黨政干部、扶貧系統干部、行業部門干部、駐村幫扶干部、貧困村干部“五個全覆蓋”目標,進一步提升扶貧干部業務水平,打造一支懂扶貧、會幫扶、作風硬的扶貧干部隊伍。(牽頭單位:縣委組織部、縣扶貧辦;責任單位:縣十大扶貧工程牽頭單位)
(五)嚴格督導考核制度。按照《關于深入開展脫貧攻堅常態化調研督導的通知》要求,常態化開展督導行動,實現鄉鎮、村組、貧困戶全覆蓋,督導結果實行每月通報、每季約談;各鄉鎮脫貧攻堅成效考核比重保持在全縣高質量發展考評分值比重的15%以上,以嚴督查嚴考核促進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牽頭單位:縣脫貧攻堅常態化調研督導組;責任單位:縣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六)強化攻堅作風建設。深入整治脫貧攻堅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嚴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堅決克服盲目樂觀思想和松懈厭戰情緒,堅決杜絕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牽頭單位:縣紀委監委、縣扶貧辦;責任單位:縣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各鄉鎮、縣“十大扶貧工程”牽頭單位依據本要點,制定各地、各行業部門工作要點,并呈報縣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