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仁首鎮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縣決策部署,踐行新發展理念,主動適應新常態,全面統籌經濟發展與疫情防控,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平穩。
一、2022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一)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筑牢政治堡壘。
半年來,仁首鎮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堅持嚴字當頭、嚴抓到底,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一是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6次,干部課堂學習18次,并通過黨委會“第一議題”、黨員干部輪訓等形式定期組織黨員領導干部開展集中學習,專題研究黨建工作,強化政治理論學習,樹牢黨建主責意識,不斷筑牢政治思想根基。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每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嚴把黨員入口關,狠抓黨員隊伍建設。二是強化黨建引領作示范。堅持黨建為引領,打造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品牌,實施黨建+平安建設、黨建+民事代辦、黨建+防返貧監測、黨建+鄉風文明、黨建+勤廉文化等5個子品牌特色亮點工作,以點帶面,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在創新社會治理、服務 建議修改為 改善民生、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的基礎作用,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設立兩利核酸查驗點臨時黨支部,設立黨員示范崗,讓黨旗在基層防疫一線高高飄揚。設立仁首鎮青年人才黨支部,壯大村級后備力量隊伍,提升基層黨建水平。積極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拓寬增收渠道,2021年,12個行政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完成194.2192萬元,同比增長104%,12個行政村均超10萬元,其中4個村超20萬元。三是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落到實處,嚴格落實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和“雙重組織生活”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堅持黨委對意識形態工作的全面領導,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加強網絡信息安全,堅決杜絕負面輿情事件發生。
(二)全力推動項目建設,鎮域經濟穩中向好。一是招商引資有成效。緊緊圍繞“強攻二季度、確保雙過半”目標任務,大力開展了招商引資工作,上半年新增入庫項目6個,規上企業2個,截至目前全鎮共有規上企業13家。促成投資21億元的泰豪動漫學院靖安新校區項目簽訂框架協議,引進南昌市恩惠醫用材料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的醫用耗材產品生產線項目和投資5億元的醫療器械手術耗材系列產品生產線項目,正在對接簽約事宜。目前在談的產業項目有11個,其中工業項目7個、教育項目1個、旅游項目2個、農業項目1個。2022年1-5月全鎮累計完成財政總收入457萬元,地方財政收入330萬元,經濟運行良好。二是項目建設有進展。投資2億元的博耀鋁業項目廠房主體工程已完工,預計七月份設備進場并進行試生產。投資3億元的江西龍泰洋健醫療器械項目,醫療器械許可證申報進展順利。投資5億元的晶砂輪轂項目,生產線設備已進場,七月可完成調試進行試生產。三是農旅產業有亮點。積極對接好美生態田園度假山莊項目,周邊基礎設施已完善優化,評審已通過,目前正在進行規劃設計;依托茶立方田園綜合體,做大做強白茶產業,全力推進靖安白茶種植,目前已完成意向種植任務2080畝。完成早稻種植面積1.8萬余畝。
(三)全力推進鄉村振興,鎮容村貌持續改善。一是鎮村面貌煥然一新。著力提升集鎮面貌,專門成立集鎮管理隊伍,建立“街段長”制,加強集鎮管理,著力整治亂停亂放、亂丟亂扔、占道經營等行為,街面環境整潔有序。積極推進5個“四融一共”和美鄉村建設點建設工作,目前已完成實地勘探和財審工作。深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完成了1個縣級廁所革命示范點和3個自定示范點共90戶廁所的改造。二是環境整治步伐加快。縱深推進路長制和農村人居長效管護,對村組干道兩旁的垃圾雜物堆積、環境臟亂、道路坑洼、面源污染現象進行集中治理。加大對人居環境督查整治力度,將督查評分與村級績效考核相掛鉤,截至目前已督促12個村1個社區共整改人居環境相關問題近2000條。三是基礎設施更趨完善。投資359萬元的10個移民項目順利推進,其中6個項目已完成驗收。茶立方產業路道路建設工程已全面完工,并安裝了安全防護欄。仁首黃秋地至仁裕移民點道路新建工程、仁首金田至石上(金田至遼源段)縣道升級改造工程有序推進。
(四)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會事業有效推進。一是脫貧成果持續鞏固。扎實開展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工作,堅持每月常態化排查,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做到應納盡納。結合仁首實際,創新建立了“3+3+2”防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即前期“農戶自主申報、網格員排查、部門數據篩查”三線并行監測預警、開展防貧保、互助基金救助、互助保險三道保障措施幫扶、強化產業和就業幫扶增收。截至目前,全鎮已為符合“防貧保”理賠標準的7戶監測戶申請了防貧保,已收到理賠金額達228339.32元,為9戶受救助農戶發放100487元救助款,其中,仁首互助基金50000元、仁首互助保險理賠金50487元,做到應幫盡幫,切實兜牢防返貧底線。實施產業銜接資金項目4個,共投入銜接資金115萬元,目前棠港村油茶基地經營管護項目和石下村遠方生物質燃料有限公司加工車間項目已完成。二是社會保障持續加強。加強救助力度,切實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全面落實低保、特困提標提補政策。半年來,累計發放五保、低保金236.3815萬元,高齡津貼23.5680萬元,臨時救助、大病救助3.8642萬元,殘疾人補貼21.338萬元,優撫資金212460萬元。開展低保、特困動態調整,上半年清退特困人員40人,低保清退87戶。持續加大社會保障力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參保率逐年提高。三是疫情防控常抓不懈。持續常態化抓好疫情防控,建立健全高效指揮體系,完善突發疫情精準管控和快速處置機制,開展全員大規模核酸檢測,落實好重點人員、重點場所和重點活動管控,常態化抓好各類人群的核酸檢測。扎實推進疫苗接種工作,截止2022年6月底,全鎮共完成第一針疫苗接種13376人,第二針疫苗接種12782人,加強針接種8036人,應接加強針完成率97.93%,為仁首群眾構筑起健康免疫長城。四是持續抓好社會穩定。落實好信訪接待、領導包案、積案化解工作,對重點人員進行梳理排查,制定穩控方案。成功調處各類信訪糾紛30余件。深入推進“水美家安-全民防溺水”專項行動,多措并舉筑牢涉水安全防護墻;以網格黨建為引領,創新黨員參與精神障礙患者的管理工作,加強精神障礙患者的服務管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深入推進“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培養“法律明白人”4053人,法律骨干854人。大力開展生產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專項整治,安全生產責任全面壓實,杜絕了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更清醒地認識到,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主要表現在:全鎮經濟總量仍然不大,經濟基礎仍然比較薄弱;旅游產業發展不快,還未融入到靖安打造全域旅游的核心區;鄉村振興、民生改善還有很多不足;部分干部執行力、創造力、攻堅力不夠強,為民服務還需提高。
二、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 以“第一等”的標準抓黨組織建設,全力提升基層黨建水平。一是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鑄就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員領導干部學習的第一議題,堅持和完善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強化基層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引導黨員干部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二是堅持把基層組織建強建優,筑牢堅強有力的戰斗堡壘。認真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認真落實好“三會一課”制度,提升主題黨日質量,讓組織生活活起來、走新更走心。嚴把黨員隊伍入口關,抓好黨員輪訓工作,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監督、管理,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三是堅持把干部隊伍建設作為關鍵,激發干事創業的擔當精神。打造講政治、講擔當、講團結的領導班子隊伍,把保持政治上的堅定性作為領導班子建設的核心,始終堅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和規范黨委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重大問題請示或者報告等制度,使整個班子在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動上合拍。打造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的鎮干部隊伍,堅持實干實績導向,認真落實“二十字”好干部標準,以“干部課堂”提升干部綜合素質,以管理考核規范干部行為,以“六個一線”崗位磨練培養干部,強化仁首干部形象。
(二)以“第一等”的力度抓項目建設,奮力提升全鎮綜合實力。一是千方百計抓招商,在招大引強上求突破。強化 “項目為王”理念,瞄準“5020”和大健康項目,積極走出去、請進來,精準招商,擴大戰果。盡最大努力,促成泰豪動漫學院、倍肯健康產業園、南大一附醫院修養基地、恩惠醫療器械、茶立方茶旅綜合體等大健康項目早日簽約落地。確保全年引進“5020”項目1個以上,億元項目6個以上,其中工業大健康項目不少于3個。二是全力以赴推項目,在產業強鎮上求突破。緊緊扭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實行一個項目一套人馬,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全年開工產業項目6個以上,竣工投產4個以上。突出加快博耀鋁業、晶砂輪轂、恩惠醫療用品、瑞翔達克羅涂裝等工業項目建設,確保年底全部建成投產。三是全心全意扶企業,在營商環境上求突破。嚴格落實鎮班子成員掛點服務企業和營商專員制度,定期深入企業宣傳落實紓企解困政策,積極幫助企業和項目解決實際困難,真正做到企業有求必應、無事不擾,切實營造濃厚的“親商、安商、富商”氛圍。爭取全年新注冊項目10個以上,入統億元企業5個以上,入規企業4個以上,入統固投項目8個以上。
(三)以“第一等”的行動抓鄉村振興,努力打造富民強農品牌。一是持續做強農業。加快與江西綠能農業有限公司合作步伐,推進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創新,打造仁首大米品牌。大力發展精品農業、特色農業,鼓勵龍頭企業、種糧大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富硒大米、中藥材等,提升仁首綠色優質農產品的競爭力。以茶立方為重點打造靖安白茶主產區,新增白茶基地1500畝以上,延伸白茶產業鏈條,提升白茶競爭力,加大招商推介力度,打造茶旅田園綜合體。服務好周口鱸魚養殖項目,完成二期項目建設。二是持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利用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成果,充分挖掘潛力,合理利用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努力謀劃村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不斷增強村集體經濟實力。利用好縣鄉投公司運營的機遇,做好土地、山林、水面等資源登記和入股工作,實現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農民變股民。加快優化村集體產業結構,提升村集體經濟質量,力爭70%的行政村集體經濟達到15萬元,30萬以上的龍頭村有突破。三是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把脫貧攻堅后續管理機制納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拓寬脫貧戶產業和就業增收渠道,助推脫貧戶扶“智”、扶“志”效果全面提升,持續落實防貧保、仁首互助基金救助、仁首互助保險救助等政策,提升致貧返貧防范水平,確保脫貧戶長期穩定脫貧。持續推進銜接項目建設,繼續加強產業項目管理,加大產業項目管護督查力度,確保實現當年建成項目可產生收益不低于5%,保障脫貧戶和監測戶收益。
(四)以“第一等”的舉措抓民生實事,全力營造和諧社會環境。一是強抓民生項目。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協調推進仁首鎮中心小學食堂項目建設。完成金田至石上(金田至周口段)縣道升級改造,完成新大橋連接線工程并通車,啟動李家洲橋改造項目;加快推進剩余4個移民項目建設。做好土地項目實施工作,完成土地“增減掛鉤”項目60畝、土地開發300畝以上。全面摸清存量用地底數,完成仁首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編制,規范農民建房“十個一”“八個有”建設,創建仁首特色。制定出臺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提高農業水灌溉利用率,解決農業灌溉難問題。二是美化鎮村環境。健全村莊環境長效管護機制,統籌資金,探索全面市場化機制,推進美麗鄉村示范點建設。大力推進“廁所革命”,高標準打造改廁試點村民小組,持續提升人居環境。加快推進農村污水管網建設,確保年底前完成29個站點建設。加大環境保護力度,著力環保問題整改,督促抓好金牛礦業、昌達礦業的綠色礦山建設。進一步優化集鎮巡防員隊伍,出臺集鎮長效管護工作方案,常態化抓好集鎮管理。三是深化社會保障。強化網格化服務管理,建立常態化矛盾化解機制,依法嚴厲打擊涉黑涉惡、非法集資、電信網絡詐騙等突出違法犯罪,推進信訪積案化解,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公眾安全感。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創新抓好鄉風文明理事會隊伍建設。常態化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措施,牢牢守住疫情防控底線。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持續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加強應急管理能力建設,抓好企業生產安全、防汛抗旱、地質災害防治、森林防火、食品安全、涉水安全等工作,確保全鎮大局和諧穩定。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