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软件,97国产一区,亚洲成av人影院,波多野结衣毛片,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痴汉,一区二区三国产,亚欧精品在线,好吊色国产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政府部門信息公開>部門信息公開目錄>自然資源局>法定主動公開內容>自然資源領域信息公開>地質災害預防和治理

靖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靖安縣2025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訪問量:

關聯稿件:

靖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靖安縣2025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

經縣政府同意,現將《靖安縣2025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遵照執行。

                                                   2025年4月10日


靖安縣2025年地質災害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做好靖安縣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高地質災害防治能力,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江西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江西省2025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宜春市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及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際,制定以下防治方案。

一、地質災害的基本情況

(一)地質災害現狀

江西省地質局生態地質大隊2019-2022年對我縣地質災害調查,發現我縣地質災害類型有滑坡、崩塌及泥石流三種。全縣歷史已發生的地質災害點共349處,其中滑坡157處,崩塌189處,泥石流3處。2024年3月20日前縣自然資源局通過組織全縣鄉、村兩級對照本轄區內地質災害點進行摸底排查,目前全縣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294個(公路隱患點65個),其中滑坡點127個、崩塌點165個、泥石流2個。

(二)地質災害發育特征

1.地質災害的空間分布。根據《靖安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轄區內的中源鄉—三爪侖鄉—寶峰鎮一帶為地質災害高易發區;雙洲—水口、鋪里—斜艷坑—龜山堂為地質災害中易發區;香田—雙溪—仁首為地質災害低易發區。

2.地質災害的時間分布。地質災害的高發時段與降雨強度密切相關,4~7月份,受強降雨的影響,易誘發地質災害并表現出顯著的群發特點。

3.地質災害的類型特征。地質災害的主要類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和不穩定高陡斜坡等。已存在的地質災害隱患點中,大多數以崩塌為主,這些崩塌均發育在淺層土質風化殼內,多分布于山區居民點房前屋后的高陡人工邊坡上,這類房前屋后的潛在致災體是由于人類工程活動不合理的切坡所致,由于致災體距離房屋近,運動速度快,突發性強,往往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危害極大。

(三)2025年地質災害態勢預測

2025年汛期降雨量可能偏多,時空分布不均,有降水相對集中期,可能產生局部地段洪澇和內澇。主汛期為4-7月。

根據我縣地質環境條件、從歷年汛期地質災害發生情況及其與降水的關系分析,結合2024年主汛期(4-7月)降水趨勢預測,預計2025年我縣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的數量、規模及危害在總體上與往年相當。在降水集中期,崩滑易發區、次易發區以及山區建設切坡段、城鎮規劃區切坡段、露天采礦(采石)場、新建和改擴建公路邊坡、水庫(電站)壩肩、溢洪道及引水(灌)渠等地易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同時,要密切關注伏秋期的暴雨,吸取經驗教訓,早加防范。

二、地質災害防護的重點區段和重要地質災害危險點

全縣重點防治的區段包括:

1.中源鄉港口村、西嶺村、古竹村。

2.官莊鎮塘埠村、官莊村、龍崗村、哨前村。

3.都鎮黃浦村、小水村、新莊村。

4.高湖鎮下觀村、山口村、西頭村。

5.仁首鎮象湖村。

6.水口鄉騰豐村。

7.駱家坪景區。

8.沙港電站引水渠,港口電站大壩,桃源水庫大壩,羅灣電廠生產區。

9.都至寶峰公路、山口至都公路、都至中源公路、洪屏電站新修公路、水口鄉中侖村佰伍段—大坪嶺(村級)公路、水口鄉中侖—黃坑(村級)公路邊坡。

針對我縣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發育分布特征,本防治方案提出了17個重要地質災害危險點(見附件3),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及應急措施,并對一般的地質災害點的防治提出了簡要的防治措施。

三、重點防范期

靖安縣2025年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同往年一樣,仍然為主汛期,即4至7月,是強降雨季節,為地質災害易發時段。各級各部門要提前做好防治地質災害的準備工作,對境內地質災害危險點有組織地開展汛前和汛期險情巡查,注意省級、市級和縣人民政府災害性天氣預報,抓住關鍵,認真落實汛期值班、災情速報、災后應急調查處置等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制度,有組織地安排危險區群眾安全轉移避險,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和人員傷亡,確保安全度汛。

四、地質災害監測人、防災責任人

地質災害的監測和預防原則上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統籌安排。直接危及公路、通訊、水利、生命線工程等設施和主要危及工礦企業、事業單位等受災主體較為單一的地質災害,由其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監測與預防。村防災責任人由村干部擔任。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在縣政府領導下,建立健全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地質災害監測人員經鄉鎮人民政府推薦入選后,報自然資源部門審定后予以任用。

五、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一)建立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網絡

1.監測網監測員(群測群防四級網)。負責對具體地質災害點的監測,除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和不穩定斜坡本身的變形跡象進行監測外,還應把該災害點威脅的對象和可能成災的范圍納入監測范圍;其監測手段主要是定人、定點、定時進行監測,一般進行簡易的位移和宏觀觀測,并做好記錄、上報等工作;災害點的監測原則上由受益人(單位)負責。發現臨災前兆,及時上傳下達,通知受威脅的群眾安全轉移。

2.村組級監測組(群測群防三級網)。負責組織、監督該村組地域內的地質災害點的群眾監測、預警;負責該村組地域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參與對突發性的地質災害進行核實和初步分析;出現異常情況,及時發布臨災預報,組織受威脅的群眾安全轉移;參與對突發地質災害進行搶險救災。

3.鄉鎮級監測分站(群測群防二級網)。負責對群測群防三、四級網進行監督管理;負責該鄉鎮地域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宣傳;負責對本行政區內較大級以上的地質災害點進行跟蹤,并對監測資料進行核實和初步分析,參與對突發地質災害進行搶險救災;鄉鎮級監測網由分管該項工作的鄉鎮長負責,領導和協助村有組織地進行臨災安全轉移。

4.縣級監測站(群測群防一級網)。負責對群測群防二、三級網的監督管理;負責該縣地域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宣傳;負責對本行政區內重大級以上地質災害點進行跟蹤,并對監測資料進行核實和初步分析,參與對突發性的地質災害進行搶險救災;負責本縣的群測群防的技術指導和信息管理,進行地質災害應急調查、應急監測;根據氣象、水文預報,對監測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及時向有關鄉鎮、村和礦山等有關單位發出預警通知。按照群測群防體系的要求,縣級監測站由縣人民政府組建,由分管地質災害工作的副縣長負責,發生突發地質災害時,及時啟動應急預案。

監測技術方法可根據地質災害點的實際情況確定?;?、崩塌、地面塌陷裂縫位移以測量為主,基本方法是設樁觀測、設片觀測、設尺觀測、井水和泉水觀測等簡易方法;泥石流的監測方法以專人巡查為主。

5.監測頻率。每年1至3月和10至12月為正常時段,每月至少觀測一次;每年4至9月為汛期,每10天觀測一次;連續降雨時段1天觀測1次,每次大雨應立即去進行監測;若發現監測地災點有異常變化或遇特大暴雨或連續強降雨,應加密監測,每小時1次或兩小時1次,必要時實行值班連續監測。

6.監測資料上報。每次監測都應認真做好記錄。監測記錄應按照規定及時上報,正常情況每月上報一次,縣自然資源局和基層自然資源所要設立值班電話,及時收集各監測點情況。

7.監測資料整理分析。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有專人負責,整理各監測點觀測資料,對出現異常的災害點應及時組織專家對監測資料進行分析研究,提出書面意見,供政府決策參考。

(二)逐步加強和完善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

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由弱到強依次分為四級,即預測(四級)、預警(三級)、預報(二級)、警報(一級),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縣級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由縣自然資源局和縣氣象局負責,充分利用氣象資料,逐級將有關預報預警信息通過手機短信(地災防治微信群)及時通知到各級防災責任人、監測人和地質災害危險點范圍內的村民。各鄉鎮、各單位和當地村民對照防災明白卡、避險明白卡的要求,及時做好防災避險的各項準備工作。

(三)及時做好地質災害災情速報

1.速報范圍。發生特大型、大型、中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發生人員死亡和失蹤的小型地質災害災情;避免人員死亡的成功預報實例。

2.速報時限。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接到發生特大型、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報告后,應在4小時內速報縣級人民政府和市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同時可直接速報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和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接到中、小型地質災害報告后,應在12小時內速報縣級人民政府和市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同時可直接速報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

3.地質災害報告的內容。

1)速報內容。地質災害速報的內容,主要包括地質災害險情或者災情發生的時間、地點、地質災害類型、災害體的規模、可能的引發因素、發展趨勢和受災(威脅)的人員與財產等,同時提出采取的對策與措施。發現地質災害險情或者災情有新的變化時,必須及時續報。

2)應急調查報告。地質災害應急調查結束后,應當及時提交地質災害應急調查報告。報告內容包括:搶險救災工作;其他災情和險情;地質災害類型的規模;地質災害成災原因,包括地質條件和引發因素(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地質災害發展趨勢;已經采取的防范措施及效果;今后的防治工作建議。

(四)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建設

1.選點定人,明確責任。在對已知地質災害信息和隱患排查的基礎上,確定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隱患點、危險區作為實施監測和預警的對象。在縣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領導及自然資源等有關部門的指導下,以受災害隱患威脅的村民為主體,選擇責任心強、有文化知識的村民作為災害隱患點、危險區的防災責任人、監測人。黨員和基層干部、村干部是群測群防工作的帶頭人,黨員和基干民兵是群測群防工作的骨干。對選定的防災責任人、監測人,要明確職責、分解任務,填寫責任表并簽名。

2.加強宣傳培訓,規范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鄉鎮人民政府和自然資源部門要廣泛宣傳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指導群眾認識地質災害前兆,學會預防、避讓、防抗地質災害,宣傳普及做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對選定的防災責任人、監測人要進行地質災害防治基本知識(含災害前兆特征、監測預報、緊急疏散等)的培訓,不斷提高防災責任、監測人的防災知識和技術水平和村民的防災、減災、抗災的意識和能力。在此基礎上,村委會要組織制定地質災害防治的村規民約,讓村干部和黨員積極帶頭,讓村民和群眾主動參與,讓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成為村民和群眾的自覺行動;做到防災制度落實、“兩卡”發放到位、監測預報及時、轉移避讓有序,使地質災害防治管理法治化、規范化、制度化。

3.落實監測避險措施及相關制度。災害隱患點、危險區要采取簡單監測措施;災害前兆或緊急情況出現后,有關人員要及時報告;群測群防點要配備報警工具(如哨子、警報器、號角、銅鑼等,每點要固定一種報警器材),并保證報警工具能正常使用;適時組織進行防災演練,讓村民熟悉報警聲音,一旦聽到警報聲,就會自覺、迅速地作出反應。要制定村民緊急避讓措施,在村附近選擇臨時避讓場地,指定一條或幾條群眾撤離線路,要讓有關群眾熟悉場地和線路。各鄉鎮人民政府和自然資源部門要建立值班制度,明確值班地點、聯系電話,保障通訊暢通。汛期期間,各鄉鎮政府和有關部門負責人要24小時開通手機;有群測群防任務的村要有電話等通訊設備,保持與鄉鎮人民政府聯絡暢通;村委會干部和防災責任人、監測人要按照當地鄉鎮人民政府、自然資源部門的統一部署,做好汛期值班工作。災情一旦發生,鄉鎮人民政府和村委會立即組織應急隊伍開展應急處置和施救,同時向縣人民政府和上級自然資源部門報告,做到“情況準確、上報迅速、續報完整”。

(五)認真落實應急預案有序地實施應急響應和善后處置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相關工作部門應嚴格按照《靖安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要求,抓好落實,汛前和汛期做好各項應急響應事前準備。明確各行政村地質災害危險區域范圍和應轉移的對象,做到組織機構落實,職責分工清楚,響應有序,預警信號、轉移路線、安置場所和保障措施落實到位。

災情險情發生后,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指揮搶險救災工作。自然資源部門要迅速查明災害類型、范圍、規模、發展趨勢、圈定地段,加強監測,做好搶險救災的技術指導工作。救災隊伍要迅速進入現場,搶救受災人員與財產,其他有關部門應按照職責分工及時做好搶險救災的相關工作。

地質災害災情和險情發生后,當地政府應做好災區群眾的思想工作,安定穩定群眾情緒,及時部署地質災害工程治理或者異地搬遷避讓。各有關部門按照責任分工認真落實應急響應和善后各項工作。自然資源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及時組織專業人員進行地質災害應急調查,并將調查結果上報上級人民政府和自然資源部門。各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應協助和督促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單位按照有關規定按時完成已批準執行的地質災害點治理工程和異地搬遷安置工程,并確保工程質量。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構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由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統一領導,縣自然資源局負責全縣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h發改、水利、財政、應急管理、建交、電力、通訊、氣象、民政和退役軍人事務局等有關部門協同縣自然資源局進行全縣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各鄉鎮人民政府應成立和充實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具體領導和協調本轄區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要進一步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制,建立和健全以各級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和有關部門領導崗位責任制為核心的地質災害防治體制。防災明白卡、避險明白卡由縣自然資源局負責印制,鄉鎮人民政府、村委會要及時將地質災害危險點的防災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發至防災負責單位、負責人和受災威脅群眾手中,把監測和防治任務落實到具體單位和責任人,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

(二)建立健全防災制度,強化監督管理

建立和完善年度防災方案,應急預案、災害速報、災點監測、險情巡查汛期值班、災情預報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等有關制度。加強地質災害預警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每年危險性地質災害點都要落實監測單位責任人和監測人。地質災害易發區的鄉鎮村應加強地質災害的群測群防工作,在地質災害質點防范期內,鄉鎮人民政府、基層群眾應當加強地質災害險情的巡回檢查,發現險情及時報告,及時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有組織地安排群眾按預定的轉移路線安全轉移,并做好善后工作。各鄉鎮人民政府應加強地質災害災情的調查摸底,對轄區內的重要地質災害危險點要設立警示牌,事先制定群眾和財產安全轉移預案,有計劃地安排治理或及時進行搬遷避讓。

(三)加強地質災害科普宣傳和防治知識培訓

縣自然資源局和鄉鎮人民政府必須繼續加大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宣傳和培訓力度,要以“世界地球日”“全國防災減災日”“土地日”“安全生產月”等為契機,對轄區內受地質災害威脅的村民,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科普宣傳,內容既有地質災害的一般知識、地質災害的群測群防、地質災害的預測和防治,還要有農村建房選址和工程經濟活動中如何防范地質災害、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先進經驗、典型事例的宣傳。通過宣傳和培訓,普及地質災害的防治知識,以提高各鄉鎮人民政府及廣大群眾對地質災害的認識和防范能力。

(四)部門合作,齊抓共管

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的原則,各有關部門負責人要切實履行地質災害防治第一責任人的職責,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自然資源部門要認真履行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職能;發展改革部門要加強對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的各類建設項目的審批管理;財政部門要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資金保障工作;水利部門要負責水系、水利工程的地質災害監測、防治工作,結合山洪災害防治,提供雨情、水情監測共享信息;鄉村振興部門要負責做好地質災害避災移民搬遷的組織與協調、移民搬遷計劃和資金的協調、移民搬遷工程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等工作;民政和退役軍人事務局要做好災民安置、救濟和救災物資保障等工作;建交部門要加強對地質災害易發區內城鎮建設的審批管理,及時制止和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章建設;公路事業發展部門要加強在建工程地質災害防治,負責公路沿線地質災害隱患排查、監測和防治工作;應急管理部門要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督促工礦企業落實所屬水壩、礦井、尾礦壩、工棚、廢石場、臨時設施等重點部位的地質災害防治措施;教育部門要加強對威脅中小學校舍安全的地質災害隱患排查、監測及防范工作,并將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列入中小學安全常識教育內容;工科商、旅游等管理部門要配合做好相關單位和企業地質災害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氣象部門要做好天氣監測和預報,及時與自然資源部門聯合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通信等部門要做好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傳輸的保障工作。

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和群測群防工作;在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內,切實加強對地質災害險情隱患的巡查和監測,建立巡查監測網絡,制定可行的防治措施,發生災情及險情隱患要及時處置和報告;負責本轄區內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地質災害搶險救災工作;按照地質災害速報制度,及時上報地質災害信息。要以行政村為單元,組織對轄區內位于群眾住宅房前屋后的不穩定斜坡(人工邊坡)進行排查,并列入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預警網絡范圍。汛期應確定責任人進行監測和巡查,盡量減少可能出現新的地質災害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各自然資源中心所:負責本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和群測群防工作;在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內,切實加強對地質災害險情隱患的巡查和監測,做好監測預警,制定可行的防治措施,發生災情及險情隱患要及時處置和報告;負責本鄉鎮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地質災害搶險救災工作;按照地質災害速報制度,及時上報地質災害信息及地質災害防治月報表;開展地質災害調查,落實搬遷選址。

各村村委會:負責落實本轄區內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防治和監測預警以及對突發性地質災害的組織搶險、避災工作;配合縣有關部門、鄉鎮人民政府、鄉鎮自然資源所宣傳有關地質災害防治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各受災害威脅戶:負責對威脅本戶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巡查、監測預警和報告工作;配合地質災害監測人及村級防災責任人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認真落實各項防治措施。

(五)加大投入,保證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需要

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將地質災害防治資金列入年度計劃和預算,確保潛在的地質災害得到及時調查、勘查和治理。因自然災害造成的地質災害確需治理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組織治理;因工程建設等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由責任單位承擔治理責任。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資機制,調動社會各界及人民群眾防治地質災害的積極性,鼓勵社會捐助,保證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需要。

附件:1.靖安縣地質災害調查、監測、預報責任表

      2.地質災害危害程度、規模分級數據參照表

      3.靖安縣重要地質災害危險點一覽表


附件1

靖安縣地質災害調查、監測、預報責任表

責任區

責任單位

責任人

聯系電話

辦公室

全縣

自然資源局

魏智勇

13879580825

4666529

全縣

自然資源局

龔道榮

副科級干部

13907954881

4662402

全縣

自然資源局

曾毓俊

地災防治股股長

15170559597

4662402

全縣

應急管理局

黨委委員

13979507998

4657735

中源鄉

中源鄉

舒志剛

副鄉長

18807054086

4798156

官莊鎮

官莊鎮

人大副主席

13247705046

4786118

都鎮

都鎮

徐震洋

組織委員

18770853865

4751101

三爪侖鄉

三爪侖鄉

漆海波

人大主席

13907954837

4765101

寶峰鎮

寶峰鎮

舒惠濤

人大主席

18720030148

4728182

高湖鎮

高湖鎮

劉陽云

副鎮長

18770576376

4742101

水口鄉

水口鄉

賀堅球

副科級干部

13970573797

4731189

仁首鎮

仁首鎮

人大主席

15907953218

4716179

雷公尖

雷公尖鄉

劉如鵬

一級主任科員

13979511448

4662539

雙溪鎮

雙溪鎮

鄧少平

人武部長

15297955030

4661191

香田鄉

香田鄉

姜蛟睿

黨委委員、人武部長

18322935600

4778101

公路沿線

公路事業發展中心

徐亞偉

副局長

13907052568

4662751

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

周向軍

黨組成員、副局長

18970543777

4653117

水利設施

水利局

漆傳欽

副局長

18720668066

4662717

毛公洞礦

工科商局

閔建波

副局長

13970587072

4662132

附件2

地質災害危害程度、規模分級數據參照表

地質災害危害程度分級參照數據

災害程度分數

死亡人數(人)

受威脅人數(人)

直接經濟損失(萬元)

一般級(輕)

3

10

100

較大級(中)

3-10

10-100

100-500

重大級(重)

10-30

100-1000

500-1000

特大級(特重)

30

1000

1000

地質災害規模分級參照數據

類型

大型

中型

小一型

小二型

崩塌、滑坡、泥石流

≥100萬m3

10-100萬m3

1-10萬m3

1萬m3

地面塌陷

≥100

10-100

10


附件3

靖安縣重要地質災害危險點一覽表

鄉鎮及單位

序號

危險點名稱

災害種類

規模等級

危害

等級

潛在危害

預防措施

中源鄉

1

垴上村下鋪組胡有鉞房后潛在滑坡

滑坡

(一)型

較大級

威脅3戶13人,12間房屋,財產2.4萬元。

加強監測,地表排水,裂縫填埋,強降雨避讓。

2

洞下村楊家組楊倫生房后潛在崩塌

崩塌

(一)型

較大級

威脅5戶21人,12間房屋,財產2.4萬元。

加強監測,削方減載,減少振動,強降雨避讓。

3

向務村熊家組熊孝柱房后潛在崩塌

崩塌

(一)型

較大級

威脅9間房屋,財產
1.8萬元。

加強監測,地表排水,削方減載,強降雨避讓。

4

港口村毛公洞泥石流

泥石流

中型

重大級

威脅民房30幢,農田10畝,石橋4座,人口80人,財產50萬元。

對雨量、水位和物源區進行監測和巡檢、排導工程治理。

5

九嶺獅子巖滑坡群

滑坡

中型

較大級

威脅采礦工人80人,財產20萬元。

加強監測,地表排水,裂縫填埋,盡早遷離民工,關閉民窿。

官莊鎮

6

合洞村灣子組徐玉陽、徐玉財,鐘煥全房后滑坡

滑坡

(一)型

較大級

威脅3戶12人,9間房屋,財產3萬元。

加強監測,地表排水,削方減載,坡改梯,強降雨避讓,建議搬遷。

7

哨前村合路組曾令喜房后崩塌點

崩塌

(一)型

較大級

威脅3戶18人,15間房屋,財產3萬元。

加強監測,地表排水,削方減載,強降雨避讓。

8

橋下村四畝組涂清平房后滑坡

滑坡

(一)型

較大級

威脅3戶11人,21間房屋,財產4.2萬元。

加強監測,地表排水,修建擋墻,坡改梯,強降雨避讓。

都鎮

9

黃浦村嶺下組吳恭炎等房后潛在崩塌

崩塌

(一)型

較大級

威脅3戶18人,14間房屋,財產2.8萬元。

加強監測,地表排水,削方減載,坡面防護,強降雨避讓。

10

小水村垅下組程裕銀房后滑坡

滑坡

(一)型

較大級

威脅3戶15人,12間房屋,財產8.6萬元。

加強監測,地表排水,裂縫填埋,強降雨避讓。

高湖鎮

11

羅灣電廠泥石流

泥石流

中型

重大級

威脅民房10棟,廠區住宅樓3棟,升壓站1座,電站機房1座,公路1條,農田20畝,財產200萬元,人口85人。

對雨量、水位和物源區進行監測和巡檢、排導工程治理。

12

西頭村義門組趙昌蘭、張國華房后崩塌

崩塌

(二)型

較大級

威脅6戶31人,24間房屋,財產4.8萬元。

加強監測,地表排水,削方減載,坡面防護,強降雨避讓。

仁首鎮

13

象湖村雙腦坪賴少香房后潛在滑坡

滑坡

(二)型

較大級

威脅5戶22人,12間房屋,財產2.4萬元。

加強監測,地表排水,裂縫填埋,強降雨避讓。

三爪侖鄉、

文廣旅局

14

恒泰渡假村B樓房后崩塌與上部溪河泥石流

滑坡

(一)

重大級

威脅景區公路交通安全,恒泰渡假村A、B兩樓,柏木嶺山莊兩棟別墅和入住游客安全。財產300萬元,人員80人。

加強監測,公路滑坡段兩側設立交通警示牌,久雨或暴雨時受威脅房屋禁止人員入住。

水口鄉

15

桃源水庫大壩潛在崩塌

崩塌

中型

較大級

威脅8戶60余人,數10間房屋,財產40萬元。

加強監測,夯填裂縫,對大壩進行工程治理,強降雨避讓。

水利局

16

小灣電廠辦公樓后潛在滑坡

崩塌

中型

重大級

威脅電廠辦公樓,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財產約300萬元。

加強監測,強降雨避讓。

寶峰鎮

17

寶田村太陽山陳定春房后崩塌

崩塌

(二)型

較大級

威脅1戶1人,11間房屋,財產3.2萬元。

加強監測,地表排水、填埋裂縫,地表排水,減少振動,水渠防滲,強降雨避讓。

附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返回頂部關閉本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曲县| 婺源县| 泰顺县| 泾川县| 青田县| 柘荣县| 青州市| 越西县| 浪卡子县| 屯昌县| 汉沽区| 淅川县| 开化县| 蓝田县| 儋州市| 滁州市| 江永县| 泾源县| 洪江市| 大名县| 桐乡市| 乐清市| 漾濞| 滨州市| 台山市| 台东县| 新源县| 汪清县| 瑞昌市| 苍溪县| 吉安市| 靖远县| 海丰县| 平利县| 沙田区| 无为县| 当阳市| 昌吉市| 安阳市| 同江市| 大厂| 佛学| 攀枝花市| 荣昌县| 香河县| 徐水县| 安化县| 荆门市| 许昌县| 安阳县| 扬州市| 祁连县| 兖州市| 平罗县| 奉化市| 灵山县| 苏尼特右旗| 哈尔滨市| 射洪县| 邹城市| 陆河县| 南江县| 澄江县| 德保县| 句容市| 蓬溪县| 华亭县| 鹤壁市| 崇礼县| 额尔古纳市| 濮阳县| 延庆县| 澳门| 鄢陵县| 固安县| 来安县| 四会市| 元朗区| 盐城市| 江口县| 宜城市| 中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