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靖安縣人社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貫徹新發展理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開展就業創業、社會保障、醫療保障、人才人事、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優化營商環境等工作。現將上半年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各項任務指標完成情況
(一)就業創業工作。截至6月底,全縣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013人,占全年目標任務的61.32%;完成創業培訓和技能培訓491人,占全年目標任務的36.37%;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4757萬元,占全年目標任務的109.31%;失業保險參保10099人,占全年目標任務的88.59%;支持就業困難人員低成本創業11人,占全年目標任務的122.22%。零就業家庭繼續保持動態清零;就業見習20人。
(二)社會保障工作。截至6月底,全縣三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106802人,在職參保36136人,待遇領取13912人,累計待遇支出19607萬元;累計實現基金征繳6236萬元,完成征繳預算金額31.87%;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7039人,在職參保4263人,待遇領取2776人,累計待遇支出8653萬元;累計完成基金征繳4681萬元,完成征繳預算金額47.93%;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3627人,其中待遇領取19107人,累計待遇支出2667萬元;累計完成基金征繳1570萬元(其中集體補助757萬元),完成征繳預算金額51.13%;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8960人,其中按單位參保人數13519人,按新開工工程建設項目工傷保險參保率109.89%。累計完成基金征繳206萬元,完成征繳預算金額38.33%。
(三)醫療保障工作。截至6月底,我縣基本醫保參保人數為127772人,參保目標完成率98.39%,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112830人,參保目標完成率98.93%,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14942人,參保目標完成率94.56%。全縣職工醫保基金收入3586.32萬元,職工收入預算執行率47.31%,支出3578.14萬元,職工支出預算執行率52.75%,累計結余13162.35萬元,統籌基金可支付18.43個月;居民醫保基金收入4946.96萬元,居民收入預算執行率38.91%,支出6215.71萬元,居民支出預算率51.09%,累計結余9714.85萬元,可支付9.58個月。
二、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就業創業工作開展情況。一是惠企紓困精準直達。落實惠企政策組合拳,截止6月底,為496家企業降失業保險費;扶持26家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9104萬元,一季度貼息72.97萬元;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組建政策服務小分隊,開展專項行動,推動政策精準滴灌。二是創業扶持量質齊升。推動“政策找企”模式,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4757萬元,同比增長14.96%,直接扶持314人創業,帶動就業2014人;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6人3萬元。三是供需對接效能凸顯。依托“5+2就業之家”打造“就業服務大管家”,舉辦招聘活動11場,服務275家企業提供了5981個崗位;開展“就業服務進商圈”行動,創新“探店式”云招聘矩陣,實現供需精準對接。四是技能培訓靶向賦能。實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動,開展各類培訓19期,參與人員共計491人次,撥付各類培訓資金13.45萬元。五是重點群體就業優先。實施“重點群體創業就業扶助”工程,發放重點群體補貼237.73萬元(不含創貸貼息);安置公益性崗位293人,撥付補貼86.97萬元;零就業家庭全部動態清零。脫貧戶(含監測對象)勞動力就業人數比例達80.22%。
(二)社會保障工作開展情況。一是提升政策宣傳實效。采取“五步交叉走”方式,發放宣傳資料4000余份,開展政策業務培訓,提升群眾政策知曉率。二是多渠道助推參保擴面。常態化開展“社保服務流動窗口”和“社保主任講政策”活動,積極引導群眾“早參保、多繳費、長繳費、多受益”;開展“社保相伴,情滿贛鄱”春暖行動,制定擴面專項行動方案,加強與稅務等部門協作,推進參保擴面。三是落實被征地農民政府補貼;壓實工傷保障責任。提醒單位增加參保人員,發放延期工作提示函,開展工傷保險基金專項整治。四是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引導企業、參保人員通過多種渠道辦理業務,規范管理業務窗口工作人員,提升服務質量和專業水平。
(三)醫療保障工作開展情況。一是扎實開展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檢查行動。截至目前,已對7家定點醫療機構、2家定點藥店開展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檢查,涉及違規使用醫保基金30.98萬元,涉及基金正在退回處理中,其它重點機構的專項檢查也在逐步開展。二是開展醫保基金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目前發現29家定點醫藥機構存在重復收費、串換項目、超標準收費等違規情形,涉及違規使用醫保基金78.31萬元。較2024年退回金額16.48萬元增長375%。今年主動聯系公安、衛健、市監等職能部門聯合執法檢查5家定點醫藥機構,向紀檢移送線索1條,立案2件;移送公安部門涉嫌欺詐騙保案件線索1條。三是全力抓好醫保藥品追溯碼采集應用工作。藥店上傳合格率96%以上、鄉鎮衛生院94%上、縣人民醫院98%以上,縣中醫院81.38%、縣婦保99.7%、大部分村衛生室均98%以上。四是醫保幫扶扎實推進。截至6月,特殊群體共13341人,其中全額資助參保634人,定額資助參保6327人。全縣醫療救助累計救助33489人次,共支出醫療救助資金507.8萬元。五是開展醫保宣傳月活動。通過印制發放宣傳冊、折頁、海報等,覆蓋全縣各醫藥機構,采取集中宣傳與進村入戶相結合方式,向參保群眾宣傳醫保政策,營造濃厚氛圍,累計發放宣傳冊、海報等約3萬份。
(四)人事人才工作開展情況。一是開展“贛鄱英才計劃”技能高端人才項目申報工作,申報聘任專業技術職務38人,推進公開招聘工作。晉升專業技術崗位211人,其中向市局申請審批專業技術七級特色崗位2人,向市局審批專業技術六級崗3人;晉升工勤崗位3人。二是建立全縣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電子花名冊信息庫。全縣共有事業單位工作人員3159名,其中管理人員906人,專業技術人員2109人,工勤技能人員165人。專業技術人員占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總數的66.8%。三是會同組織部做好2024年度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核備案工作,其中考核優秀事業單位人員454人,優秀率達14.4%。
(五)勞動關系工作開展情況。一是強化根治欠薪源頭治理。在住建領域,全面落實農民工實名制管理、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制度、工程款支付擔保制度及應急周轉金制度;按規定收取農民工工資支付保證金(保函)677.37萬元。全力推進農民工工資監控預警平臺建設,對上線項目實施動態監控預警推送,目前我縣共有63個工程項目開通線上賬號,其中在建工程項目21個,停工項目5個,完工項目37個,在職工人4546人,線上支付農民工工資144055906元。聚焦重點項目、重點區域,高頻開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排查檢查,未雨綢繆消隱患,確保欠薪隱患早發現、早處置。二是加大欠薪行為打擊力度。2共調處舉報投訴28起,涉及人員225人次,解決被拖欠的工資約277.64元,舉報投訴辦結率達100%。三是積極發揮調解仲裁職能。靖安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共收到勞動仲裁申請28件,經審查,立案受理22件,不予受理6件。立案受理的22件案件中,調解結案13件,裁決結案7件,正在辦理2件,另案外調處各類勞動爭議52件。已辦結的案件的結案率為100%、調解率為90.28%。共計為72名勞動者維護各項待遇119.21萬元。四是扎實開展工傷調查認定工作。2025年共收到工傷認定申請54件。經審核,不予受理2件,受理52件,其中認定工傷49件,不予認定3件。在申請的案件中,行政訴訟2件。勞動能力鑒定申請25件。五是切實做好信訪工作。共受理12345市長熱線共39件,調處并回復39件;核實辦理各級轉辦的信訪件43件。
(六)黨的建設工作開展情況。一是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印發了《2025年中共靖安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方案》、《靖安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學習安排》。立足實際制定學習計劃,全系統79名黨員干部做到指定學習材料征訂“全覆蓋”,深入查擺問題,一體推進學查改。運用好江西干部網絡學院、警示教育片等方式,豐富學習教育內容。二是組織黨員干部“四下基層”開展“雙進雙服務”“送崗下鄉”、社保服務進萬家、困難群眾慰問等“我為群眾辦實事”志愿服務活動,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帶動機關黨建工作,互促互融,不斷提升黨員干部的黨性意識。三是嚴抓作風建設,廉潔自律,正風肅紀。緊盯“四風”問題,增強廉潔從政定力。
三、存在的問題
(一)培訓工作推進不理想。一是勞動者參加培訓的積極性不高及企業對培訓認識不足,二是培訓機構過多地注重經濟效益,認為當前培訓要求過高過細,導致當前培訓工作推進不理想,效果不明顯。
(二)參保擴面難度大。一是受經濟大環境影響,企業效益普遍不佳,企業參保意愿淡化;二是年輕人參加城居保意愿不強,“早參保,多受益,長繳多得”的保障意識還不夠強;三是延遲退休政策的實施,退休年齡延長和繳費年限增加,參保擴面難度將進一步加大。
(三)數據共享不及時。一是衛健、民政、醫院、司法、法院等部門死亡人員及服刑人員數據目前還未實現線上共享,家屬或用人單位申報不及時,易導致養老金多發、冒領情況發生;二是服刑人員因羈押時間與判決時間差的問題,以及省外服刑人員數據無法共享的問題,服刑人員多發冒領養老金的情況還時有發生。
(四)醫保基金監管效果不佳。一是對醫保基金的監督手段主要以智能監測、專項檢查、DIP交叉檢查等為主,過于注重事后監管,對醫藥機構的事前監管力度不夠,事前預防做得不夠。二是醫保基金監管專職人員不足,監管人員少,被監管機構多,難以對所有定點村衛生室實現有效監管。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就業創業方面:一是全力培育創建“靖安民宿管家”贛字號勞務品牌。結合縣域產業特色,全力開展“靖安民宿管家”贛字號勞務品牌的培育與創建,扎實推進民宿管家社會評價組織的落地,從而推動就業之家“三多一嚴”工作走深走實,讓“就業之家”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二是用心打造“就業服務大管家”全鏈條體系。以“5+2就業之家”平臺為服務主陣地,整合資源、優化服務,圍繞群眾就業創業全周期需求,全力打造政策落實到位、崗位精準推送、技能有效提升、創業服務優質、就業援助及時的“就業服務大管家”品牌,力爭“三個實現”:穩定城鎮就業總量、擴大就業增量、提高就業質量。推動廣大勞動者實現就業增收,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
(二)社會保障方面:一是強化宣傳動員,夯實工作基礎。制定精準擴面征繳實施方案,開展縣鄉村三級動員;聯合工業園區、稅務部門精準摸排企業用工參保情況;建立動態工作臺賬,實現數據共享、精準擴面。二是創新工作舉措,提升服務質效。開展入戶入企調查,建立常態化核查機制;多部門協同,督促轄區內企業按照上年度平均工資水平據實申報繳費基數,按季度據實向統計和稅務申報用工人數;開展“社保政策進企業”系列活動,強化政策宣傳;實施差異化參保政策,做到精準施策,確保應保盡保、應繳盡繳;對重點群體開展“一對一”精準宣傳服務。三是優化服務流程,提高經辦效率。簡化參保流程,加強部門協作;做好延遲退休政策宣傳解釋工作;持續開展補充工傷保險、工傷預防培訓,重點覆蓋建筑企業;推行工傷聯網直接結算,目標結算率達90%以上。四是強化基金監管,確保安全運行。開展基金安全警示教育月活動;嚴格待遇資格認證,確保認證率達98%;建立快認快結機制,提升工傷處理效率。五是加強疑點數據核查和內控檢查。每月對各類業務線下抽查不少于10件,每月將領取待遇人員名單與民政部門火化人員名單、與司法部門服刑名單進行比對,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發現問題線索及時移交相關部門,盡力防止死亡、服刑冒領養老金現象發生。
(三)醫療保障方面:一是抓好“全民參保”。扎實做好2026年的參保繳費工作。繼續加大醫保政策宣傳力度,提高廣大群眾參保繳費的積極性;加強與稅務、鄉鎮等部門溝通協作,積極動員廣大城鄉居民繳費參保,力爭實現應保盡保;落實分類資助參保政策,確保貧困人口應保盡保。二是抓好“基金監管”。繼續廣泛深入宣傳醫保基金監管法規政策,提高兩定機構及群眾對政策規定的知曉率。每月通過醫保信息平臺綜合監管子系統對定點醫療機構使用基金情況開展智能審核工作;繼續堅持每周曝光典型案例,舉一反三,引以為戒,以案促改,常抓不懈;三是抓好電子病歷上傳工作,持續把控電子病歷質控結果,清理問題數據。四是抓好醫保藥品追溯碼采集應用工作,逐步提高兩定醫藥機構藥品追溯碼上傳率。
(四)人事人才方面:一是進一步做好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工勤崗的等級晉升工作。二是繼續做好2025年事業單位人員、教師、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等招聘后續工作。三是做好2023年三支一扶服務期滿人員及三定向人員安置工作。
(五)勞動關系方面:一是加強政策宣傳,營造良好氛圍。二是規范用人單位用工管理,督促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規范的勞動合同,明確工資標準、支付時間和方式等。三是加大執法力度,積極開展日常巡查工作,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附件:

贛公網安備36092502000005號